第371章 兵器论道

秦煜身为大夏的王爷,是众兄弟当中最独特的那个,他自幼就喜欢军事,对于各种兵器的特性也自然是了如指掌。

然而,他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兵器,此刻他手中所持的这件兵器,却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与好奇,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刚才,他从秦昊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三面开刃,便如同醍醐灌顶般恍然大悟,他瞬间领悟到了其中的妙处。

“三面开刃的兵器。”

秦煜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精光,“这个东西一旦刺入人体,那伤口将是何等的诡异与棘手。普通的兵器,或许还能勉强缝合,但这三面开刃的兵器所造成的伤口,必然是难以愈合,甚至是无法愈合。”

想到此处,秦煜不禁对这件兵器产生了更深的敬畏与好奇。他深知,这件兵器绝非寻常之物,它的存在,必将给战场带来更加残酷与血腥的杀戮。

秦昊听闻此言,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欣慰之色,心中暗道:“孺子可教也。”

在他前世的记忆中,曾流传着三棱军刺因太过残忍而被逐出战场的传闻,据说其造成的伤口难以愈合。

然而,这不过是世人误解罢了。实际上,三棱军刺之所以退出战场,并非因其残忍,而是因为其功能过于单一,难以适应现代战场的复杂需求。

但对于这个还处于农耕时代的古代,情况却截然不同。三棱军刺所造成的穿刺伤,在这个医疗条件匮乏的时代,无疑是一道不会被破解的难题。

因为在这个世界里,即便是宫中的御医们,也无法像现代社会那样进行精细的手术处理,更别提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物来促进伤口愈合了。

因此,三棱军刺在这里依然可以保持着其独特的威力。它的尖锐和锋利,足以让敌人在短时间内失去战斗力,甚至直接丧命。

秦昊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对于三棱军刺的使用格外谨慎。

他明白,在这个充满未知和危险的世界里,只有拥有了更多的武器装备,让他所处的这个国家强大起来,他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而三棱军刺,就是他在这个世界中赖以生存的重要武器之一。

秦煜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啧啧称赞道:“此物真是好东西,不过,我似乎觉得还有改进的空间。”

秦昊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期待,他微笑道:“哦?三弟莫非还有其它好想法?”

秦煜顿时兴致盎然,他搓了搓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嘿嘿笑道:“大哥,你且看。我们可以在这军刺之上,增添一些锐利的倒刺。这般一来,当军刺刺入敌人身体时,拔出来的时候这些倒刺还能将敌人皮肉撕扯下来,使得伤口更为扩大,让他们痛不欲生。”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继续道:“再者,我们还可以尝试淬毒。即便军刺不能一击致命,那剧毒也能慢慢侵蚀敌人的生命,毒也能毒死他们。”

秦昊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他呆呆地看着秦煜,心中暗道,这个三弟,总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哦,对了,三弟,我还想起了这个!”

秦昊眼中闪过一抹灵光,手中的笔疾如闪电,迅速勾勒出一把钩镰枪的模样。他指着画好的图样,兴奋地说道:“看,这便是钩镰枪,其锋利之钩,能巧妙勾住马腿,专克那连环马阵。”

“大辽之强,不就在于其骑兵骁勇吗?我们可以组建一支专使钩镰枪的军队,让他们专攻马腿,如此一来,定能大大阻碍重骑兵的速度。骑兵之威,在于其冲锋陷阵之势,一旦速度受阻,或是马没有了腿,其威胁便大大减弱。届时,我们便能以步兵之力,击溃那骄横的骑兵,取得战斗的胜利!”

言罢,秦昊从秦煜手中接过那张图纸,细心地从中挑选出一张,眼中闪烁着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战场一般。

他指着图纸上的图案,兴奋地说道:“三弟,你看,这也是朕专门为了对付大辽的骑兵而设计的法宝,叫做铁蒺藜。一旦我们与敌人交锋,便可假装败退,让我们的骑兵在撤退的过程中,随手将这些铁蒺藜洒向地面,保管敌人的骑兵所过之处人仰马翻!”

秦煜好奇的凑近图纸,只见上面画着一个四角尖锐的物体,他不禁有些怀疑:“大哥,这真的有你所说的那般厉害吗?”

秦昊自信地笑道:“这铁蒺藜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威力却不容小觑。一旦敌人的骑兵踏过这些铁蒺藜,它们便会刺入马蹄,让敌人的战马难以保持平衡,必然会人仰马翻,无法再追击我们。如此一来,我们便可借此机会反败为胜,让敌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正当秦昊说得起劲之时,他忽然察觉到身边的秦煜和秦渊的神情有些异样。

他们两人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仿佛是看到怪物一般,直勾勾地盯着他。

秦昊心中不禁有些不解,下意识地问道:“你们这样看着朕,是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秦煜皱起了眉头,好奇地问道:“大哥,你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儿学来的?我们怎么从未听说过这些?”

秦渊也放下手中的图纸,凑上来说道:“大哥,虽然这些手段看似高明,但会不会有些过于阴损了?”

“阴损么?朕可不这么认为。”

秦昊避重就轻,没有回答秦煜的问话,而是选择了为两人解释心中的困惑,“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有时候,为了实现更为崇高的目标,我们不得不采取一些看似不那么光明的手段。只要我们的初心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福祉,那么这些手段就都是值得的。”

“再说了,上了战场,本就是生死较量,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那自然是一切要不择手段求胜,哪有什么阴损不阴损的,难不成打仗还讲什么公平、仁义道德吗?你让辽国的骑兵放弃战马,跟我们的步兵对决,这可能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