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之彦道:“这位老伯,你这话是何意,难道你之前见过我?”
老者赞许地说道:“将军身为姬氏大将军之子,对待我们并不似其他官员,看来我我们是找对人了。”
“看来老伯是有事想让我帮忙,你说吧,能帮你的我一定帮。”姬之彦道。
“此事只有将军可以帮我们,我们这次来就是想看看将军的为人,若是和您的兄长一般无二,那我们就当没见过将军,可是我们现在知道将军如传闻那般,老朽请将军替我们报仇雪恨。”说着老者跪在地上。
姬之彦让人将老者扶起来问道:“您刚才说报仇雪恨,难道是有人与您结仇了?您把这件事说出来,我看看能不能帮您。”
老者道:“老朽名叫安远,原本是都城里的一个读书人,恰逢乱世老朽无法考取功名,又手无缚鸡之力,只能等天下安定,老朽有两个孩子,老大是男孩,老二是女孩,一直以来我们都生活得很安稳。可没想到有一天一个自称是姬氏家族大少爷的男子找到我们,说是看上了我的女儿,可我女儿并不愿意,老朽只好婉拒,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那大少爷竟然带人强行将我的女儿带走,我的儿子为了保护自己的妹妹,也被他们打成重伤,之后我的儿子因为伤势过重死在了床上,他临死都还在记挂他的妹妹。”
“后来老朽曾找过许多身居要职的官员,他们一听是姬氏大少爷的案子,都闭门不见,五年了,老朽本打算放弃了,直到半年前,听闻将军待人宽厚,替百姓解决了很多事,我们也是多方打听,确定将军的为人才来这里找您的,将军,老朽别无他求,只求您能还我们一个公道,不让我那儿子白死,让我再看看我那可怜的女儿,将军若是肯答应,老朽愿意以死谢罪。”
姬之彦道:“老伯,你说的虽然比较详细,可这件事毕竟关系到我大哥的声誉,我不能听信你一面之词,要不这样吧,我替你问问,若真有此事我一定会还您一个公道。”
“将军,您以为您的兄长会轻易让您找到我女儿吗,若是将军没有找到难道以为老朽说的都是假的吗?”安远道。
“这……”姬之彦看向东方秋晖道:“他说的都是真的吗?”
“他说的都是真的,没有一句是假的。”东方秋晖道。
“那好吧,既然此事是真的,我一定会拼尽全力,还您一个公道。”姬之彦道。
姬之彦的话让在场的人都为之鼓掌叫好。
姬之彦看向安远身后的人:“你们呢,是不是也有什么事?”
“请将军为我们做主。”说着,老者身后的三人跪下。
“你们有什么冤屈?”姬之彦让人将他们扶起来问道。
“回将军,我的姐姐,还有他们二人的妹妹都被将军的大少爷抓走了,请将军为我们做主。”男子道。
姬之彦再次看向东方秋晖,东方秋晖点了点头。
姬之彦道:“既然如此,那我一并帮你们解决,传令下去,都城还有谁有任何冤屈没有得到解决的,都可以来我的府门,之后我会将所有的事解决,还你们所有人一个公道。”
周围再次爆发出阵阵喝彩声,赵安民五人相互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更坚信他们没有选错人。
很快,都城中很多人在得知姬之彦的命令后,都来到姬之彦的府门口,姬之彦安排人在门口搭了一个棚子,一边是记录案情的,另一边是送粮食和衣物的,只要百姓有需要,姬之彦都尽可能的满足。
大量的人群将本就不宽敞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为了防止发生踩踏,姬之彦调来军队维持秩序,让百姓排着队一个一个去报案。
沈锦道:“大师兄,我们选择将军真是选对了,他做的这些事不就是我们一直希望的吗。”
“是啊,若不是将军,这些百姓恐怕永远都不会有洗刷冤屈的那一天,将军这么做一定可以深得民心,至少,都城内不会有太多的人愿意再做不法之事。”许应辛道。
赵安民道:“你们说的这些,实际上很多达官显贵都知道,可他们并不愿意这么做,因为这么做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那些人想的都是如何获得更大的权力,如何掌控天下,没有人愿意把心思放在百姓身上,那些人争名夺利,哪管百姓的死活。”
“现在好了,有了将军,至少可以救下很多百姓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快帮助将军夺取天下,如此一来天下百姓就都可以活下来了。”东方秋晖道。
喧闹的场景很快传到姬安的耳朵里。
姬安问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属下道:“回禀大将军,听说事五少爷在酒楼吃饭时有百姓请五少爷为他们报仇,之后五少爷就让都城里的没有洗刷冤屈的人到他的府门口,将案件记录下来,还发一些吃的和衣物,如今百姓都对五少爷感激不尽,五少爷在百姓在心中呼声很高。”
“你刚才说报仇,报什么仇?”姬安问道。
属下不敢回答。
姬安也没有责备,起身道:“准备马车,我去他那里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姬安来到姬之彦的府门,虽说已经有很多百姓离开,但还有不少百姓围在姬之彦的府门口不肯走,姬之彦也没有赶这些百姓离开,而是让士兵保护好这些百姓,直到他们离开。
姬安进入府内,姬之彦行礼,姬安走到大厅内坐下,看了一眼周围的摆设,又看了看桌椅,眼中略显一丝疼惜。
看向站在一旁的姬之彦道:“这外面是怎么回事?”
“父亲,有百姓向孩儿说大哥他强抢民女,肆意欺压百姓,这些百姓说的都是真话,孩儿只能将他们说的记录下来,等查清后再向父亲禀报,没想到父亲知道了。”姬之彦道。
“你让都城的百姓到你这里伸冤,这么大的动静我能不知道?”姬安道。
姬之彦跪在地上道:“父亲,孩儿不知哪里做错了,请父亲明言。”
姬安略显怒色道:“我只是把军营里的事交给你,可没让你做其他事,你这么做,府衙还有存在的意义吗?那些官员是不是可以不用做官了?”
“孩儿没想这么多,只是觉得百姓有冤得不到伸张才来找孩儿的,若是他们的冤屈府衙给他们查清了,他们又怎么会找到孩儿。”姬之彦道。
“胡闹!不该管的事不要管,你这么做这叫僭越,我是可以治你的罪的,你马上把这件事停下,让外面的百姓离开。”姬安道。
不等姬之彦辩驳,许应辛道:“大将军,我认为将军做的事没有错,此刻您若是让百姓离开,百姓只会认为是大将军有意包庇,如此一来势必会激起民愤,到时候大将军该如何做,派军队镇压吗?若是如此一定会血流成河,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若是敌军知道姬氏都城发生动乱,一定会起兵,这是大将军愿意看到的吗?”
姬安自然知道他说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说道:“那你们说,该如何做。”
“应当立刻让将军调查百姓说的案子,优先查清涉及姬氏家族的人,只有如此才能安定百姓的民心,让百姓知道大将军也是与它们站在一起的。”赵安民道。
姬安让赵安民五人先离开,对姬之彦说道:“此事你做的冒进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若是因为百姓将大量的官员罢黜,也一样会引起动乱,所以你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区别对待,有些不重要的事不要抓着不放,知道吗?”
“孩儿明白。”
很快,都城内有些官员被罢免,有些官员被处死,百姓们知道自己大仇得报,自然感激姬之彦。
一个月后,姬之彦将自己兄长的案子交给姬安。
姬安问道:“你这是何意?”
“父亲,这些都是大哥他们这些年所犯的案子,大小案件一共三百余起,能查到证据的有一百余起,正如父亲之前所说,他们是孩儿的亲兄弟,处置他们就是在给姬氏抹黑,请父亲决定该如何做。”姬之彦道。
姬安满意的点点头:“你很聪慧,这一个月来案子办得也不错,既平息了百姓的怨恨,又没有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为父很欣慰,这件事就交给为父,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姬之彦走后不久,姬安的府门口出现大量的百姓,他们叫喊着让姬安交出凶手。叫喊声引来其他百姓的围观,当得知事情的真相后也加入进来。很快,百姓将将军府包围。
就在百姓声讨之时,负责守卫府邸的士兵将百姓包围,驻守在都城的守军接到军令,带领军队将附近的街道封锁。
动乱似乎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