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儿笑道:“我可不这么认为。”
胡静之对爱还是抱有希望。
“但愿我们的命,在九殿下心里能有价值。”
虽为高湛的贵妾,但彭文儿心里也清楚。对于一个有权势的男人来说,没价值的女人,是不会多看一眼。
此时,彭文儿的心情,也是沉重的。
“姐姐。我们一定要回到九殿下身边。”
只要彭文儿知道怕,就会和胡静之站在一队对付李现霓。
胡静之当然也得适时,拉拢一下彭文儿。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这话说得一点也没错。一出事,就把我们丢出去做诱饵。”
彭文儿听得莫名奇妙:“姐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看时机实际恰当,胡静之道出忧虑:“早不走。晚不走。这个时候,让我们走。”
还是听不明白,彭文儿直接问:“这个时候,有什么讲究?”
“我们是九殿下的家眷。我们晚去邺城也没关系。再过一个月,就是九月九的重阳节。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登高,饮宴祈寿。等祭祀的仪式,举行完毕。我们再走,也来得及。”
虽然彭文儿也对急着去邺城这事不满,怕在胡静之这里留下话柄。
“兴许,是怕天气变化。我可听说前段时日,周国那边还下了大冰雹。独孤伽罗就是那日被顺阳公主赶出杨府,被冰雹打得鼻青脸肿。可惨了。”
这事胡静之不知道,彭文儿却知道。这说明,彭文儿的消息渠道比胡静之的厉害。
低估了彭文儿的背景,胡静之心里有点害怕。
“天啊。这也在……玄乎。冰雹是什么样的?”
彭文儿以为胡静之没见过冰雹,特意解释:“最大的冰雹,比铜钱还要大。是圆的。能砸死人和牲畜。”
想核实一下彭文儿说的是否属实,胡静之马车外的婆子去把高颎找来。
随后,高颎到来马车外行礼。
“夫人找我何事?”
彭文儿适时掀起马车车窗帘子。
胡静之看向高颎:“你见过周国的冰雹吗?”
听到胡静之突然问周国的事情,高颎警觉:“见过。夫人是想见冰雹吗?”
这个时候要是能见到冰雹,必定会打伤。
胡静之可不想见冰雹。
“彭氏说周国下过冰雹。我是怕我们路上会不会遇到冰雹?我的两个儿子还小。”
高颎安慰胡静之和彭文儿:“我们走时,九公子已命和公子找钦天监测算过。我们此次出行天气良好。”
胡静之眉心舒展。
“阿敏。你可见过独孤伽罗被拖出杨府?还有被冰雹打砸是什么样子?”
这可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说独孤伽罗样子丑,这话要是传开,会影响杨家的声誉。
要说独孤伽罗样子不丑,有可能会引起胡静之和彭文儿的怀疑。
必须先弄明白,这是彭文儿说冰雹这个话题的真实目的。
“你们怎么知道?”
胡静之叫彭文儿解释。
听出高颎话语中的不悦,彭文儿反问:“阿敏。是我丫环上街时听到。有何问题吗?”
高颎没有说话。
感觉事情有些严重,胡静之问高颎:“难道这个话题不能说?还是你有什么顾忌?”
高颎低语。
“独孤伽罗是周国未来的皇后。有损威严的事情,周国会封锁消息。独孤伽罗被冰雹砸伤这事,是不可能传到齐国。你们有听九公子说过吗?”
高湛都不曾提过的事情,彭文儿却知晓。这就验证了彭文儿的不寻常身分。
胡静之等着彭文儿给自己一个交代。
彭文儿懊悔自己多嘴,硬撑着头皮辩解:“我真的是听我的丫环说的。不信,你可以找我丫环问。”
胡静之准备叫彭文儿的丫环,被高颎阻拦。
“夫人。这事不宜再提。最近蹴鞠比赛的消息传开,可能有邻国的人到来,故意散布消息,想让九公子知道。这事等方便时,你再找九公子问清楚即可。我们歇息许久。也该赶路了。”
越是回答利索,越是心中早有谋算。高颎为彭文儿解围,彭文儿对高颎的身份更加怀疑。
胡静之听从高颎建议。
“那就走吧。”
高颎喊道:“整队!出发!”
坐在路上休息的人,马上站好。
和士开骑马在前方带路。
高颎去驾最后一辆马车。
车队又向前行进。
坐在马车里的元淓,从车帘缝隙中看到高颎,向高颎那边移了移。
“你怎么来赶车?”
高颎当然不能说自己感觉到危险,特来保护独孤伽罗和元淓。
“我没去过邺城。后面的路状,我不熟悉。和公子说他带走。我就来驾车。”
靠在马车里独孤伽罗,自然听出异常。猜测可能有事要发生。
经过半日行走。
途经一家大客栈。
和士开并没有叫队伍停下。
车队中,有人开始心里暗骂和士开不是人。
坐在马车里彭文儿,问胡静之:“姐姐。我记得我们来邺城时,有停下来休息过。”
胡静之提点彭文儿:“我们来时,有九殿下保护我们。自然不用害怕。如今,我们打乱行程。这有利于保证我们安全。和士开家里人在九殿下手里。他没胆害我们。”
彭文儿向胡静之道歉:“是我想得不周全。”
再往前走十里地。
和士开才叫队伍停下休息,骑马去到高颎附近:“阿敏。我们在这里停多久合适?”
高颎笑了笑。
“我对这里的地形,不太了解。总之,赶在天黑之前,要到官驿。我们的队伍人多,太扎眼。”
和士开认可,又去到胡静之的马车旁:“夫人。休息片刻后,我们还要加快速度赶路。”
身感疲惫胡静之已没心情再多理会。
“你看着办吧。”
“是。”和士开又骑马到队伍最前面:“为了安全起见!去驿站前没有休息!”
队伍中随行的人,赶快吃干粮充饥。
一刻钟之后。
和士开又带队前行。
傍晚。
终于进了一座城。
进城,就有休息的地方。
队伍中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进到官驿。
一名驿丞,带着六个随从出来恭迎。
和士开叫驿丞赶快安置队伍。
和士开请胡静之和彭文儿到最好的房间。
彭文儿搀扶胡静之坐到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