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瓷回到汇丰台院内,看到黑着脸的赵禾得站在她的房间门口,上了台阶:“你想说什么?”
忍无可忍的赵禾得质问:“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你有办法,分陈姬的宠吗?”杨锦瓷进了她的房间。
赵禾得紧跟杨锦瓷坐到案几前。
“我就怕,我们没成功分宠。还被一帮子世家妹妹围攻,死得更快。”
叹了一口气,杨锦瓷劝告赵禾得。
“我打听到,要进宫的那个八个女人,出是大臣之女。”
认为杨锦瓷说得是废话,赵禾得打杨锦瓷的话:“这还用你说吗?早传开了。你在招祸。”
杨锦瓷却不以为然。
“我没听人说,那八个女人中,没有皇太后和皇后娘家的人。你不为皇太后和皇后做点事。她们会容下没有价值的我们吗?所以,这个坏人,我做了。不关你事。”
“……”赵禾得权衡利弊。
杨锦瓷捶打自己的腿。
赵禾得和杨锦瓷住在一个院子。
后宫出事攀咬,是常见的事情。
感觉还是有风险,赵禾得向杨锦瓷进言。
“皇太后老了。希望娘家有姑娘进宫。皇后还年轻。你怂恿陛下再纳多两个女人。这就是让皇后记恨你。”
想了想,杨锦瓷无奈看着赵禾得。
“陛下就要纳八个大臣之女进宫。这明显,就是对皇后不满意。陛下找过皇后谈过。皇后不同意也得同意。我也知道,这样皇后也很难接受。可,皇后应该清楚自己的位置。皇后的儿子,还没有被立为皇太子。这才是皇后的大事。我已经在陛下那里为你求情。陛下高兴,没说要惩罚你和陈姬。”
赵禾得不满意。
“我没让你这样求情。陈姬,先欺负你我。我可不想再死。”
杨锦瓷劝告。
“我感觉……陛下的心,还在桑夫人身上。我们不知道陈姬和桑夫人,暗中有什么交易。如果陈姬是桑夫人用来对付我们的人。陈姬有陛下保护。我们斗不过陛下。这事,要小心。”
进宫这么久,杨锦瓷遇到危险都能惊险过关。
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的情况下,只能相信杨锦瓷的办法。
往杨锦瓷身边靠近一些,赵禾得费解。
“这事,不能靠猜。得有证据。要是我们能抓到陈姬和桑夫人的把柄,就可以控制陈姬。”
“……”杨锦瓷沉默。
看杨锦瓷暂时拿不出可行的办法,赵禾得不想等死。
“我们必须得和皇后,沟通。不然,闹出误会,就会有大麻烦。我去找皇后。你看行吗?”
这正合杨锦瓷的心思。
“皇后在气头上。你说话,要谨慎。”
“知道了。”赵禾得前往昭阳殿。
在昭阳殿外面值守的宋莺旋,问赵禾得:“你来做什么?”
赵禾得当然不会给宋莺旋讲她的秘密。但,也得罪不起宋莺旋。
敷衍。
“我来找皇后。说我和陈姬打架的事情。我想问个明白。请通传一下。可以吗?”
也想看热闹,宋莺旋进殿内,向靠在床榻上的元舒培请示。
“赵姬来了。您见不见?”
还在生杨锦瓷气的元舒培,不想见与杨锦瓷住同院的赵禾得:“让赵姬回去。”
“皇后。您能否听奴婢一句劝?”
元舒培点头。
宋莺旋低语。
“杨嫔向来是聪明的人。当时她与陛下见面,没有合适的理由来见您。兴许。赵姬就是代表杨嫔来见您。后宫之人,来向你请安。这也是规矩。没人会乱说。”
转念一想,觉得宋莺旋说得有道理,元舒培同意宋莺旋的看法。
“叫赵姬进来。”
“是。”宋莺旋出到殿外,示意赵禾得赶快进殿。
得到元舒培召见,赵禾得走路自然得快。
去到元舒培的床榻前,赵禾得向元舒培行礼。
“奴婢拜见皇后。”
元舒培心里有气。
“你倒是挺勤快。”
听出元舒培质疑,赵禾得连忙解释:“奴婢得知您受了委屈。特意过来为您分忧。”
看出赵禾得有野心,元舒培给赵禾得开出条件。
“只要你能帮我想出好办法。将八个女子挡在宫外。我就推荐你为嫔。往后,你就和杨嫔平起平坐。”
晋升为嫔,就能有自己独立的院子。
赵禾得向元舒培进言。
“奴婢愿意为您打头阵。奴婢想为您尽忠,感谢您对奴婢的救命之恩。”
这话听着顺心,元舒培问赵禾得:“有什么对策?”
“有陈姬在陛下面前挑拨,想为桑夫人回宫复宠做铺路。奴婢愿意托陈姬的后腿。请您向陛推荐。”
杨锦瓷,是元舒培提拔。
结果,杨锦瓷只是顺从高演。这让元舒培非常生气。
害怕以后赵禾得也像杨锦瓷一样不听话,元舒培对赵禾得持保守态度。
当然,还得给赵禾得一点希望。
“陛下要纳八女八宫,来知会我。当时,我就向陛下举荐你为嫔。可陛下说,陈姬和你资历一样。我感觉陛下,是想晋升陈姬为嫔。陛下不让我多说,我也不能再为你说话。”
赵禾得向元舒培谢恩。
宋莺旋到门口。
“皇后。平原郡王妃带着婆子来了。”
“让她们进来。”元渠姨连续咳嗽。
元渠姨带着一个婆子,进到殿内。
“赵姬。好久不见。你的病可好些?”
在赵禾得眼里,元渠姨是一个喜欢制造麻烦的女人。赵禾得不愿意和元渠姨多相处。
“好多了。多谢郡王妃记挂。你们聊。”
等赵禾得离开,元渠姨关好殿门。
婆子跪到床塌前,给元舒培诊脉。
元舒培紧张。
“怎么样?我还能生吗?”
婆子小声说:“回禀皇后。您的气血比以前好多了。再养一个月,身体就能好。”
想以再怀孕固宠,元舒培问婆子:“能不能多吃点补药?”
婆子进言。
“皇后。万万不可。之前你生儿子伤了身体。再贸然用药。会伤了元气。就算孩子生下来,也是非常弱。有可能还会一尸两命。您经过大难,必有后福。”
厌烦婆子,看在元渠姨的面子上,元舒培准许婆子去备药。
“陛下要纳八个大臣之女入宫。杨锦瓷多嘴,再建议陛下加两个女人。他们这是把我往死里逼。”
元渠姨同情元舒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