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冰雁?
这个名字,听起来……怎么像是个女人的名字?
一时间,满殿重臣,不知道姬冰雁是谁的,面面相觑,而知道姬冰雁是谁的,则是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
让她当大周王朝的新一任皇帝,这是真敢说!
“荒谬!”
此时此刻,最有资格发声者,仍然还是姬光。
因为,他除了是大周王朝,专门管理皇族的宗人令,同时也是姬冰雁的爷爷。
“大周王朝立国八百年,还从来没有女人当过皇帝!”
女人?!
满朝重臣这次终于确定了,自己的感觉并没有错,这个秦风就不是个好东西!
让一个女人当大周新皇,这算什么?
牝鸡司晨!
这是要打所有人的脸啊!
然而,就在众人愤怒不已之际,秦风却再次慢悠悠的开口道:“我呢,只是提个建议而已,你们也可以不听。不过最多半年后,我就要去稷下学宫了,到时候……嗯,你们应该懂的。”
“……”
这算是威胁吗?
这真是!
阴狠的姬康、霸道的姬昭元,都不敢对世家子弟动手,但是秦风敢吗?
以现在的姿态看来,倘若他真拜入稷下学宫,绝对敢!
有圣地撑腰,就是了不起!
其他人都不说话,但颜守一忍不住问了句:“你口口声声说自己要进稷下学宫,但稷下学宫的门人,也有高下之分,你……”
“稷下学宫十长老陈守正,上次在骓阳山下分别时,他亲口说过,半年以后,他亲自带我去稷下学宫,不知道这个身份,颜尚书你是否满意?”
哗!
秦风此言一出,瞬间又是满堂哗然。
稷下学宫十长老!
对于在场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对稷下学宫的了解,其实并不多。
他们唯一所知道的就是——十长老,在稷下学宫之内,也是真正的大人物!
这种大人物亲自带秦风回稷下学宫,此等殊荣,截止目前,似乎还没人拥有过!
那么,秦风以后在稷下学宫,会是何等身份?
在所有人看来,秦风是真的对大周那张龙椅没兴趣。
毕竟,能留在稷下学宫,谁还愿意回大周,当什么所谓的天子?
这是这金銮殿上所有重臣们的共识!
「算了,姬冰雁就姬冰雁吧!」
「半年以后这小子就要去稷下学宫了,到时候我们再拨乱反正!」
「且容他猖狂半年,没必要此时和他拼个你死我活。」
「半年而已,等你走了,这皇宫大内,想让一个人不明不白的死掉,又不是很难……」
很快,在满殿重臣们的彼此对视交流中,他们原本激荡起伏的心绪,也渐渐平复了下来。
“老夫觉得,女子登基这种事,虽然在我大周前所未有过,但也并非不可以尝试一下,她就算做得再差,也不至于比那位差吧。”
这位出声的老大人,直接把矛头对准了龙椅上宛若泥塑木雕般的姬昭元。
矛盾有了宣泄口,瞬间无数人对着姬昭元集体开火。
“对,再怎么着,也不至于比他更丢人现眼!”
“女子登基就女子登基吧,只要她肯听谏言,有我等操持朝政,这大周江山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正是此理!”
很快,在秦风的冷眼旁观中,这次朝会,就落下了帷幕。
大周王朝的新皇帝,就是姬冰雁,这件事就这么随意的确定了。
至于姬昭元一家,也直接被姬光给带走了,就按秦风所说的那么办——让他们去给姬康守陵,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秦风也给自己设了个大周王朝前所未有过的职位:摄政王!
具体职务,就是所有事都可以插一手!
起先,秦风的要求,受到了众人的一致反对。
但是后来想想,女皇都可以有,摄政王……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最多也就干半年而已。
半年以后,这人就要去稷下学宫报到了,这半年够干嘛的?
在这金銮殿上的大周重臣们看来,不论士农工商,不管他秦风想动哪样,半年时间都不够!
于是乎,女皇姬冰雁、摄政王秦风,这些事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定下来了。
而这些消息,在传遍大周王朝三十六郡、一百八十城,七大诸侯国之后,也刮起了一轮新的风暴。
圣地的存在,自然是要对普通人保密的。
而在缺少了这条关键信息后,所有不知情者的认知,都发生了偏差。
秦赵两国,无疑是在举国欢呼。
余下诸国,则是一脸懵逼。
小小秦国,带头造大周王朝的反,竟然……还真成功了!
说出去谁敢信?
十六万秦赵联军,打五十万大周精锐,大获全胜不说,还成功俘虏大周天子,并逼迫对方骗开京城大门,结果呢?
秦风非但毫发无伤,反而还让大周王朝换了位新皇帝,他自己也成了大周王朝的摄政王!
这合理吗?
说书的都不敢这么编!
自古以来,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谁?
有时候,并非是亲人,而是——敌人!
所以,当姬冰雁在大周王朝成功登基,并再度改元“天授”后,在大周天授元年一月二十九日,以魏、齐两国为首,燕、卫、越三国附之,五国联军八十万,并单方面宣布——从今以后,不再接受大周王朝的统治。
他们也反了!
在五国联盟看来,小小秦国,都能以十六万兵力造反成功,虽然这个过程离奇了点,但终究是成功了。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大周王朝立国八百年,早已经烂到了骨子里!
和秦赵两国的十六万联军打了一仗,五十万大周天兵,居然打不过两个小小的诸侯国,这充分证明——所谓的大周,也没那么可怕!
如今,他们集结八十万大军,怎么可能会输?
不可能的!
而大周王朝这边,在收到五大诸侯国集结大军八十万,公然反周这个消息后,也再次开启了大朝会。元宝小说
只不过,他们所商议的,却并不是要如何应对那五国的八十万联军,而是——平灭这场叛乱之后,要如何处置这五大诸侯国。
“老臣觉得,此番平叛之后,这五大诸侯国所有王族成员,连同各国官员,男子及三十岁以上的女子,当一律坑杀,三十岁以下的女子,统统充入教坊司!”
“至于列国庶民,全部打上烙印,贬为奴隶。”
“非如此,不足以扬国威、振纲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