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庶民可登庙堂四

君子辄就这样看着卫人们向姬龄高呼,他脸色越发难看。

通过徒木立信,姬龄将“新法”有利于卫人的信号,传递给卫人。

姬龄向孔丘、王孙贾拱手行礼请辞,孔丘看着自己这个出众的弟子,很是满意,便自行回到了游县庄园。

姬龄本想派人亲送,但孔丘却拒绝了,王孙贾也自行回到了军中。

回到司寇府中,姬龄当即将修改好的《垦草令》、《军功爵令》发出,这两道法令皆加盖了卫侯元、南子的君印。

朝歌南市、北市上,由于人们听说有人获得官府的五十金赏,纷纷赶来看热闹,人们的贪婪之心渐渐的被五十金勾起来了,见官府又要张贴告示,以为官府又要发布赏金,纷纷围绕告示议论道:“这是要宣布什么事情?”

“不知道啊!可能是官府宣布的事情,还能落着我们的好?”

“且听听他们怎么说吧,俺觉得官府和这位司寇挺不错,跟之前很不一样,我相信这样的官府,绝不会坑害俺们的!”

“对呀,这位大夫和其他官府中人可不一样嘞……”

“大夫,您请说,俺们听你的!”

这些话张贴告示的吏员听到了,但却恍若未闻。

他大踏步往前走,后面跟着士卒和几个小吏。

他默默的看着下面。

人群迅速的围了过来,静静的等待着。

这样的官府,着实让位人们看到不一样的官府,使他们不由自主充满了好的期待。

而吏员却是并不作声,低低一笑,对着子岸说:“卫司寇,奉君上之令,行卫国新政,变革法令。”

这是姬龄和家臣们拟订多时的法令,可惜家臣们被安排处理其他事务无缘见证这一刻。

旁边的一位吏官恭敬的将一卷帛书奉上。

这个版本是写给平民百姓听的,文字写得比较直白,方便百姓能够听懂,能够赢得他们的支持。

以便发动广大下层人民起来,消灭卫国一切腐朽的既得利益势力!

吏员接过帛书,展开,洪亮的声音回荡在北门前的广场:

“为君者,当以立法为要务,以农战为国本,方能强国,今寡人思卫国本薄弱,特颁此令,全国遵行,以资农战,以强国本,以光卫国,为此,君上决定在我卫国推行新法,一切政务法令皆依新法行事,现颁布法令《垦草令》、《军功爵令》,自发布,各地官吏收到法令,即刻依此令推行,广布告示,喻晓百姓。”

吏员念到这里的时候,目光稍稍迟疑了一下。

他突然觉得嘴唇一阵干涩。

随后他又吸了一口气,方才念道:“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则农不败。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上壹,则信;信,则臣不敢为邪。民平,则慎;慎,则难变。上信而官不敢为邪,民慎而难变,则下不非上,中不苦官。

下不非上,中不苦官,则壮民疾农不变。壮民疾农不变,则少民学之不休。

少民学之不休,则草必垦矣。

无以外权爵任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别则国安不殆。民不贱农,则勉农而不偷。国家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

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则以其食口之数贱而重使之,则辟淫游惰之民无所于食。民无所于食,则必农;农,则草必垦矣。

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商不得籴,则多岁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

窳惰之农勉疾,商欲农,则草必垦矣。

声服无通于百县,则民行作不顾,休居不听。休居不听,则气不淫。行作不顾,则意必壹。意壹而气不淫,则草必垦矣。

无得取庸,则大夫家长不建缮,爱子不惰食,惰民不窳,而庸民无所于食,是必农。大夫家长不建缮,则农事不伤。爱子、惰民不窳,则故田不荒。

农事不伤,农民益农,则草必垦矣。

废逆旅,则奸伪、躁心、私交、疑农之民不行,逆旅之民无所于食,则必农。农,则草必垦矣。

壹山泽,则恶农、慢惰、倍欲之民无所于食。无所于食,则必农。农,则草必垦矣。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然则商贾少,农不能喜酣奭,大臣不为荒饱。商贾少,则上不费粟。民不能喜酣奭,则农不慢。大臣不荒,则国事不稽,主无过举。上不费粟,民不慢农,则草必垦矣……”

“垦草法令第一条:不许官员放置政务不及时处理,那样会导致官吏滋生殆政之心,如果官吏及时处理政务,那么百姓就会开垦荒地;发令第二条,根据粮食的产量来计算田赋,那么国家的田赋制度就会统一,而百姓承担的赋税才会公平;第三条,鼓励开荒,无论是大夫、士人、氓隶、游民还是商贾等人,都应该重视农业,而且要开垦荒地,不要过多重视财富,财富不如谷仓满仓;第四条,荒废农事,是重罪,比官吏贪污之罪还重,荒废农事,来年就没有粮食可以饱腹,国家就会大乱,敌国就会趁机入侵;第五条,趁着国家发生灾祸动荡而哄抬物价,致使粮荒,是有被判处判国通敌罪的,国家可以依照实际的损害,抄家灭族……”

随后在跟随的小吏们,开始为百姓们解释垦草的内容,并且呼吁卫人趁着法令颁布后应该及时抓紧开荒,错过这段时间,等君上颁布减税免赋过后,又要交税赋了。

姬龄制定的《垦草令》与商鞅颁布的《垦草令》有所不同,商鞅的法令中有禁止农民购买粮食,迫使农民专心务农,实行愚民政策,隔绝农民与知识的接触,强迫农民心如止水,使农民愚守于耕种,抑制商业发展等内容,而姬龄选择性的将这些内容剔除。

对于商业,姬龄没有抑制,但在法令中提出了严格的限制,譬如提高商税,禁止私人经营盐铁、酒业,私人想要经营盐铁、酒业,需要祖上三代在卫国居住,并且每年向官府缴纳专税,赎买凭证。

商人想要在卫国经商,必须要在官府登记,并接受官府的检查和监督,一旦有违背律法、出现劣迹行为,官府将收缴商人的货物、经营所得,在官府的监督,缴纳罚金整改后,才可以恢复经营,同年内若发生战事,要被征调服役。

姬龄对商业虽没有太大的抵触和意见,但在生产力,尤其是这个农业落后的春秋时代,限制商业发展,是为了避免此时的人们过分热衷行商。

商人获得的利益,明显高于农业,若不加以限制,恐怕时间长了,农业会被商业挤压。

不过虽然姬龄给商业发展加了许多限制,但也给了发展机会,不过这一切的前提都要求商人必须遵守律法。

当然像禁止军队的市场出现歌姬,商人必须为军队提供兵器铠甲;禁止军队内部的市场私自运送粮食,严格规范运送粮食的车辆;加重交通要道市集的税赋;商人的奴仆必须服役,整肃吏治,保证官吏廉洁奉公,政令措施一致,不拖延公务;裁减官吏的从属人员,减少官吏扰农等好的措施。

姬龄也没有作出修改,反而补充了限制贵族蓄养奴仆、私兵的权力,并按照周礼和汉制限制了他们招揽宾客的权力。

但又颁布了《举贤》、《考察》、《征辟》的选士任官制度。

举贤即由卫国士卿大夫一级的官员,按照官阶地位的不同,享有向国家推举为官的名额。

这是为了拉笼贵族,同时分化卫国贵族。

考察则是由官府向民间出题,或地方官员推荐本地贤名、有德之士,或求官士子作答制定策略,由国君、重臣阅览后,派专人考察后才学、品德后,才可以任命官职。

这是姬龄会在此后注重的选官方式。

征辟官府亲自下令,征调某人入仕为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