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不会写家书的庆皇

太子天天一封家书,先期还是正常的。

至于后面,就差给秦风写日记了。

搞得他跟检查太子作业似的。

比如秦风收到的第八封太子家书。

‘吾弟安好

兄今早吃盐水鸭,味美滋鲜,特派人送你一份,可还有什么想吃的?尽管跟熊为兄说,都给你送去。

雄英说想吃熊掌,让叔父寄来尝尝。

六弟你字得练,附赠字帖两幅,临摹完同信寄回,为兄检查。

秦标。’

秦风看到这信,还有冷封的盐水鸭以及字帖,整个人都不好了。

快马从京都跑到这来,至少也得三天时间。

就算用冰裹着盐水鸭,就算能吃,味道也终究差了。

但这终究算是太子秦标的心意。

至于顺手寄回点熊掌啥的,这倒没啥,辽地的熊足够吃。

况且大侄子要,能不给吗?

多送回去几条。

就是……

“一直催着本王练字什么鬼。”

秦风有种被人盯着催促学业的感觉。

想了想,秦风最终还是选择摆烂,字那东西谁爱练谁练,大不了下次让红鸾写。

嗯。

“红鸾,学着本王的字,将字帖临摹了,回头寄回京都。”

“奴这就做。”

有红鸾代写,秦风日子依旧逍遥快活。

至于太子每日一封家书,秦风就随手看看,偶尔回一封。

倒是负责送书的东宫侍卫们,貌似都瘦了不少。

谁家好人总跑三千里路啊!

是不是京都那边人太多,太子殿下在这创造就业机会呢?

秦风当真无语。

就连宁王秦棣得知后,也是一阵无语。

“皇兄啥时候成这样了。”

“你问我我问谁?”

秦风直翻白眼。

鬼能想到这便宜兄长隔着三千里的距离,还要给他布置课业……

他是藩王。

不是小孩子。

不过除了课业之外,其他都挺好的,这太子皇兄还是挺好的。

“皇兄的信都送了这么多了,为何父皇还没回信?”

宁王秦棣有些难安。

他已经在广宁城待了快半个月了,怎么还没回信?

“是不是路上出了什么意外?”

秦棣不由如此猜测着。

秦风摸了摸下巴。

“应该不至于。”

这封信由王公公亲自送去,一路上连半点惊险都没有,压根就没有意外。

只是庆皇在收到这封信后,迟疑了多日,甚至派人去探查,故而一直没回信。

至于探查的结果……

“宁地青壮变多,宁王兵马数量应已至十三万。”

听着这消息,庆皇又不由拿出秦风写的书信。

“老六说十三万是谎称,实际只有九万。”

“老三这么多年,没给朕来信,确实过于不正常,是朕疏忽了。”

“可老三究竟是怎么想的?”

庆皇看着桌子上摆着的一份份调查。

上面所有一切都指向了一点。

宁王想割土自立。

庆皇也是信这一点的。

因为他曾经布置在宁地的眼线,在很多年前一个个全部都莫名其妙的死了。

虽说死法很正常。

可眼线全没了,这就很不正常。

庆皇都感慨宁王秦棣真是大了,能力都这么强了,连他眼线都能查明拔掉了。

他也多次下诏申饬,可全都杳无音讯。

以至于庆皇几度怀疑宁王是否出了事儿,可宁地总会有宁王跟北胡人战绩传回来。

后来因为朝廷天灾有点多,庆皇抽不手来教训宁王秦棣,便放任自流了好多年。

原本他来范阳,是准备带兵去宁地看看的。

可阴差阳错的,他来了晋地这。

在相互矛盾的文书上,庆皇纠结了多日,最后狠狠地将文书拍在桌子上。

“老六是不会骗朕。”

“应是真的有问题。”

“沐胜。”

“臣在。”

“派御林亲卫全力调查,是否有人在暗中阻扰朕与宁王通信。”

“是。”

“王得水。”

“老奴在。”

“代朕亲走宁地一遭,问问宁王他到底怎么想的。”

“老奴遵命。”

王得水相当激动。

虽说此行可能相当凶险,但终究是庆皇给他的重任。

有重任,就说明庆皇已经信任了他。

只要好好干,说不准能以太监之身,成就功名。

历史上拥有声名的好太监可不少。

比如指鹿为马的。

比如乱政的十常侍。

比如……

王得水很想狠狠抽自己一大嘴巴子。

不能再想了。

他所知道的太监,都不是啥好人呐。

还是本本分分的做事吧。

到时候希望广宁城的医术提升了,好让他恢复男儿雄风。

那个时候,再想着建功立业的事儿。

领了诏书后,王得水本要离去,却又被庆皇叫住了。

“等下。”

“陛下尽管吩咐。”

“朕给老六回封信,你先给老六送过去,再从广宁城去宁地,这样危险更低。”

王得水瞬间感激涕零,差点就哭了。

“陛下如此厚待老奴,老奴定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庆皇并没有理会王得水,只是自顾的写着书信。

甚至为了这封信该怎么写,庆皇斟酌了许久。

“写奏疏都没这么难过。”

“这个写废了。”

庆皇一把将信纸团成一团,随手扔了出去,随后又扯过来一张新的。

可写了写,庆皇又扔了出去。

“这个写的太像诏书,不行。”

“这个写的有点肉麻,咱自己读着都起鸡皮疙瘩,不行。”

庆皇写写扔扔,最后直接将笔摔在桌子上,沉默了许久。

“咱什么时候开始不会写家书的?”

庆皇想了许久,最终想到是六年前,辽地陷落,许达出兵关外大败,而后他忙于救治整个大庆北方。

大庆的发展,是极度不均衡的。

北方,特别中原地区长期战乱,人口凋零的厉害。

而南方则因安稳发展,社会依旧保持着无比繁荣的状态。

特别江南地区,随着北方流民廉价的人工汇聚,当地人的生活简直更上一层楼,繁荣的让庆皇都有些害怕。

这种南北极度差距,显然是不正常的。

他也相继出了许多政策,却都无效。

“罢了,不写家书就不写吧。”

“王得水,你替朕传个口谕给老六。”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