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进入外城

却说杜勋离开乾清门以后,同王德化赶快走出紫禁城,到长安右门外上马,扬鞭疾驰,到阜成门下马,登上城头。曹化淳早在城楼等候,并且命人备好酒肴。杜勋已经很饿,坐下去饮了一杯长春露酒,正要吃菜,王德化提醒说:“子猷,皇上秉性多疑善变,你赶快缒城走吧!”

杜勋一听,投箸而起,连声说:“是,是。宗主爷想得周到!”随即他们屏退从人,交头接耳地商量一阵。在城楼外伺候的内臣听不清他们所商何事,只看见王德化和曹化淳轻轻点头,最后王德化叮咛说:“子猷,你向范王献出了宣府重镇,又劝说居庸关的监军内臣和镇将迎降,为范王立了大功。范王坐了天下,你必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我同曹东主都已年近半百,早有退隐之心。今后要仰仗你多赐关照,方好安度余年。”

杜勋说:“范王十分仁义,请两位前辈完全放心。”

城头上的长绳子和竹筐子已经准备好了。杜勋要缒下城时,被一群熟识的太监围住,问长问短。杜勋对他们说:“你们都不要害怕。范王进城,坐了江山,我们的富贵仍然照旧。”

有个别太监还拉住他问别的话。杜勋又说:“你们不必多问,有我杜勋在,你们就不会吃亏。”说了以后,同大家拱手告别,坐在竹筐中缒下城去。

杜勋出城后不到一个时辰,申时未过,守彰义门的太监和百姓将城门打开了,西便门也跟着打开了。几千大顺军整队进入外城,占领了各处十字路口和重要街道,其他外城诸门也都随着开了。

杜勋的几个奴仆和长随、答应等太监,牵着马立在西郊离城约三里远的一个高坡上已经等候多时了。因为他们不知杜勋是否仍由彰义门缒城出来,或者改变主意,出宫后就近由阜成门缒城出来,所以他们选择一个适当的地方,可以兼顾两个城楼。那时西郊居民稀少,多是旷地,丘岭起伏,要选择一个可以望见从阜成门到彰义门一带的高阜并不困难。他们在一个高阜上,从午时三刻就等候杜勋缒城回来,愈等愈觉焦急,愈觉害怕,以为杜勋进宫去凶多吉少,已经被皇上杀了。

直到交了申时,才望见有人从阜成门附近缒出城来,许多人站在城头上送行。在高阜上等候的人们突然大喜,纷纷奔下土丘,向城边跑去迎接,同时大声叫道:“监军老爷!监军老爷……”

杜勋同他的奴仆和随从太监们在离城一里远的地方相会,被众人包围起来,向他纷纷地问长问短。杜勋说:“我现在饿得很,许多话以后再谈!”但是对自己能平安归来感到庆幸,一面说以后再谈,一面忍不住说道:“多承宗主王老爷亲自带领进宫,在乾清门叩见皇上,他在旁见机行事,尽心照料,才使我逢凶化吉,平安回来。东主曹老爷命人在城楼上准备了酒肴,可是我没敢在城头多停,只喝了一杯酒就缒出城来。如今饿得肚子咕噜噜叫。”

杜勋的手下人告诉他说在会城门的临时公馆早已备好了一桌酒席,请他先回公馆休息用膳,然后去钓鱼台向新主子禀奏进宫经过。杜勋说道:“胡说!本监钦奉新皇爷圣谕,进宫去劝崇祯皇爷让位,皇命在身,怎能先回自己的公馆休息!走,先到钓鱼台行宫去面奏新君,再回会城门休息用餐不迟!”

杜勋的手下人听了他说出的堂皇道理,不敢再说二话,纷纷随他上马。就在这时候,他们望见东南方四五里外的彰义门城头的城垛间挤满了守城的人,有的人在俯首与城外说话。城下的情况看不清楚,但知道城门外必是站立着许多范青的人马,正在呼喊打开城门。总之城上和城下已经不再对峙,惊人的事情就要发生了。杜勋想道,昨晚和今早晨在钓鱼台听到要先破彰义门的传闻,马上就要证实了。

因为知道大顺军即将由彰义门进城,杜勋认为自己必须赶在大顺军进入外城之前向李自成禀报他进宫劝说崇祯让位经过才有意思,所以在马上加了一鞭,沿一条捷径向钓鱼台方向驰去。

杜勋赶到钓鱼台行宫,在值房中见到了侍卫长王从周,要求叩见大顺皇爷。王从周知道范青正在与文武官员商量破城后的事宜,恐怕没空见他,便让他在此等待,范青的会议结束之后再说。

杜勋心中十分迫切的想要见到范青,把自己冒死入宫,几乎被斩的情况诉说给范青,以展示自己的一片忠心,最好能受到新主的温语褒奖,见王从周不让自己进去,登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他见王从周表情威严,不敢多恳求,只能伸着长脖子向行宫内望,却也什么都看不到。

这时候,李岩和傅宗龙一起来参加会议,走到门口。杜勋一见,好像见到救命稻草一般,连忙上前叩拜,口称:“丞相,大学士!”

李岩向来鄙视太监,只是微微点头,傅宗龙当年在朝中做官,却与杜勋有些来往,说了一句:“杜总管,你去见崇祯皇帝回来了?”

杜勋连连做揖,把自己冒险见到崇祯,现在要向范皇回话,却被拦在值房外的情况说了。

傅宗龙笑了笑道:“那你就与我们一同进去,皇上对崇祯肯不肯禅让江山,还有皇上给你安排的三个任务是很重视的。”

杜勋一听这话,好像被主人赏赐了一块肉骨头的狗,浑身无处不舒坦,连连做揖,道:“小人粉身碎骨也要报答皇爷的知遇之恩。”

杜勋同李岩、傅宗龙二人一起进入行宫,到了大厅当中,大顺朝的文武诸臣,几乎全到了,这是破城之前最重要的御前会议,所以几乎所有重要文武大臣都来开会。武将是这次东征的四名大将,刘芳亮、高一功、红娘子、陈永福,再加上一个负责情报的刘体纯和负责内务的吴汝义。文臣则是丞相李岩,大学士傅宗龙,再加上六部尚书,牛金星、顾君恩等六人。

众人都没有落座,围在一张八仙桌旁,桌上摊着一张木版印的京师地图,几乎有整张桌子那么大。这么大地图在任何地方也买不到,是刘体纯从京师坊间购买小地图,然后回到开封特制而成,这次东征一起带来的。

杜勋一看到这张超大的地图,就暗自吃惊,心想,新皇上这次东征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

他见范青穿着一身暗黄色龙袍站在八仙桌前,立刻上前扑倒在地上,高呼:“皇上万岁,万万岁!”

接着对刘芳亮等人叩首道:“拜见磁侯、毫侯……”

他头磕得咚咚响,给众人都叩遍了头。刘芳亮等武将特别鄙视太监,只是瞥了他一眼,没有丝毫还礼的意思,还继续凝神看地图。

杜勋见状心中一寒,心中忐忑,不知范皇怎样对他。

却见范青放下笔,笑着说:“杜勋,你辛苦了,请坐下说话,不必多礼。”

只听这一个句话,就让杜勋好像吃了人参果一般,浑身上下无一个汗毛孔不畅快,尤其是范青的一个“请”字,把他感动的差点落泪,想到自己在崇祯皇帝面前,死里逃生,要不是自己机智,差点丢掉性命,但只为了新皇帝的这一句话也就值了。

一名亲兵给杜勋搬了一张椅子,放在一旁。杜勋见范青等人全都站着,他哪敢坐下,依然跪在地上,道:“奴才为皇爷办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抛头颅,洒热血也心甘情愿,绝对不会感到辛苦,只要能为皇爷把事情办好,就是辛苦十倍百倍,小人也甘之如饴。”

范青微微一笑道:“你见到崇祯了么?”

杜勋跪在地上拱手道:“回皇爷,奴婢臣已经见到崇祯了。”

“他肯让出江山么?”

“他还指望着吴三桂赶来救驾,不肯让位。”

刘芳亮用鼻孔哼了一声道:“哼,白日做梦,他派出两个人送手诏给吴三桂,催吴三桂火速进京,在通州境内给我军抓到了。哼!不管他崇祯肯不肯让出江山,我们按时进京城!你进城的时候,我就对皇上说了,差杜勋去劝崇祯让江山,其实是六指抓痒,多一道子,没用。”

范青笑了笑,对杜勋道:“你且起来说话。”

杜勋这才叩了一个头,起来说话,把自己面见崇祯的经过讲了一遍,刻意夸大自己见崇祯时的危险,和自己宁死不屈,对新皇忠心耿耿的样子。

范青听完,笑了笑,温言褒奖了两句,又道:“朕给你安排的三个任务怎样了?”

杜勋立刻道:“奴婢臣已经把新皇的意思告诉曹化淳公公,和王德化公公,他们两个在宫中势力很大,人手众多,生擒崇祯不敢说,保下皇爷所说的哪些妃嫔、公主、宫女,是差不多的。”

范青正要说话,忽然王从周匆匆进来禀告,彰义门和西便门相继大开,大顺骑兵步兵整队入城,两座城门内的居民夹道欢迎。

刘芳亮一拍巴掌,快活笑道:“丞相,你预料的真准,果然是八日破城。”

范青也点头微笑他先对杜勋道:“杜监军,你先回去,我们还有一些事情要商议。等进入内城之后,朕还有许多事情要依靠你,还有曹公公、王公公。”

杜勋一听这话登时大喜,连连做揖,道:“皇爷英明,奴婢和曹、王两位公公,一定全力以赴为皇爷效力,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杜勋一脸喜色的退出行宫,他的随从太监立刻围拢过来,看他脸上高兴,连忙问道:“监军老爷,皇爷对你说了什么话?”

杜勋一脸得意的说道:“那还用问?皇爷说了很多称赞我的话,还说以后进入紫禁城,要依靠我,重用我,还有曹公公和王公公也一样重用。”

这些太监都是杜勋亲信,闻言一起大喜,一个太监连忙拱手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看来老爷在新朝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地位已经十拿九稳了!”

杜勋笑道:“我若在新朝地位显赫,你们这几日的功劳,我一定不会忘记的。”

众太监在一旁谀词如麻。

范青看着杜勋退出行宫大厅,这时,刘芳亮重重哼了一声,道:“这些吸食民脂民膏,专门欺负百姓的家伙,统统该杀。”随后拱手对范青道:“皇上,你刚才说以后还要重用这些太监,不知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臣心里想不通。”

范青微微皱眉道:“君无戏言,朕当然说的是真话,你有什么想不通的?”

刘芳亮气哼哼的道:“皇上,您知道这些太监在京城里做了多少恶事,他们欺压百姓,勒索钱财,蒙蔽崇祯,中饱私囊,每个人做的恶事都说不完,小民百姓一旦提起这些人都痛恨不已,如今,咱们大顺军好不容易夺取了天下,让天下穷人翻身,正该杀杀这些坏蛋的气焰,应该把他们全部吊起来拷打,没收他们的家产,充作军资才对,怎么还要依仗重用他们?这是什么道理?”

高一功也拱手道:“臣也以为不妥,咱们以前每次攻克重要城池,除了罪大恶极的贪官劣绅之外,这些名声狼藉的狗太监都是优先被惩处的,怎么到了京师,这规矩也改了?”

范青微微皱眉,扫了几名将领一眼,红娘子和陈永福虽然没有说话,但看样子也是对他的做法不满意。他看了一眼文臣,李岩平日最讨厌太监,他对明朝历代宦官之祸深为痛恨,范青北伐檄文中那两句“宦官皆龁糠犬豚,而借其目”,就是李岩建议添加进去的。刚才杜勋进来后,向他磕头,他是冷脸相对,没有丝毫表示。

傅宗龙等文臣自然也是鄙视太监的,不过傅宗龙还是拱手道:“这些太监罪行滔天,死有余辜,应该重重惩治。不过,前朝也有皇帝重用太监,取得不错效果。比如三宝太监郑和就是例子。由此可见,重用太监,也像选拔人才,关键看圣主的眼光。”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顺第一谋士九桃”查找最新章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