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位于秦岭北麓,长安南边门户。
还挺远,易凡坐着马车,一个半时辰才到的地方,到时已到午时。
“少爷,若是饿了,我们先到县里吃点东西。”
跑得太远,马车里的冰全化了,外间的热浪翻腾,他本没胃口,不过见阿金此刻也是长汗直流,只得同意下来。
“走吧。”
没有凉粉、凉面,他也吃不进东西,就让阿金他们随意吃一些。
因为想着晚上回长安,所以众人吃完就开始往田间赶去。
“少爷,你看,那就是分配您的田。”
易凡顺着阿金所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挺满意!
蓝田多山,而自己的田就是在一片山峦的包围之中。
“那是小村子,就是租种这一片田的佃户,现在那个庄子也属于咱家了。”
并没有路,只是窄窄的田埂。
路上所过之人,都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们一伙人。
易凡先没有去地里,而是去了小庄子。
远处看风景很好,两条小河延着庄子两边流过。
说是庄子,其实比窝棚也好不到哪去,庄子里的每个人,不论老幼都干巴腊黄。
“几位官人这是?”
一个老头被众人簇拥着走过来。
“这是蓝田县侯,就是你们的主家。”
众人上前见礼,领头的老丈应该有六十多,看他要下跪大礼,易凡终于还是起了恻隐之心,当下拦下老丈。
“老人家今年贵庚啊?”
老头茫然的看了看旁边的阿金,阿金说了句问你几岁,老丈才明何意。
憨笑着答道:
“小老儿今年四十有九了,明年就过半百。”
易凡那个惊啊!
这老头看上去都六七十了,现在还不到五十,未老先衰的如此严重吗?
随着老头,进入了庄子里。
脏且不说,主要是太破旧了。
经老丈介绍,他姓刘,反正是下苦人也没个名字,因是家中老二,所以就刘二这么叫着。
“老刘叔,庄子的粮食还够吃吗?”
“禀主家,今岁还好,每家都还剩下几斤粮,这个季节野菜多,混着煮一煮,就能混到新粮食下来。”
老头的话很质朴,说这句话时面上还带着一丝童真的笑容,他真的认为今年的光景不错。
百姓的要求何其的低!
老头的一句话,让易凡的心中突然有点揪疼。
他自认不是心慈之人,但不知为什么,在见到这么一伙人时,他就发现这样的一群人,应该与他是有羁绊的。
大概也就十来户,易凡数了数,没有劳力的孩子仅仅只有七个,这在没有计划生育的现今是不正常的。
但想了想他也明白,一是孩子多了难养,其二是现今孩子那恐怖的早夭率。
老刘带着他来到田里,指着一片片就像是得了斑秃的田地道:
“主家您看,这小米长的多好。”
易凡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样的收成能好到哪去。
转了一圈,一肚子没来由的气。
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气谁,李唐也才得天下两年,恨杨广?那货应该是黄土一坯了。
回到家中,他就一头钻进书房里。
反正家里的书房,他老子一年也就进来个十次八次,更多的时候是作为样子货。
植物斑秃,绿色不正,这是地里的肥力不足,他下午还在田边抓了一把土,一捏就碎内心呈灰白。
他将自己能想到全部写下来,接着就是开始划分该如何做。
别人他管不了,
但这个庄子是他的庄子,庄子里的人是他的人,他一定要让他们变成全大唐最富裕的农民。
“凡儿人呢?”
“禀老爷,少爷自从蓝田县田庄回来,就进了书房。”
易怀看了看月色,估摸着已经是午夜时分,面上带着欣慰,又有点心疼。
“阿金,让厨子做点吃食给你家少爷端进去。”
说完,昂头颇为自豪的走了。
直至下半夜,他才将一切都理得明白。
书房太热,他让阿金将吃饭摆在中厅。
他泯了一口葡萄酿,对旁边站着一脸担心的阿金笑了笑道:
“我没事。明日你将牛叔和我自己庄子的老刘接到家里来,我有些事要给他们安排。”
阿金点点头。
…………
ps:铺垫章节哈,写得有些闷,仅此一章,兄弟们见谅。来点鲜花和评价票,小秋秋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