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足向后跃开两步,大叫道,
“等等,等等!”
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中,他一边脱下布履,一边说道,
“等我脱了鞋再打嘛。
光脚的,才不怕穿鞋的。”
阮七贤那日见过莲足与崔彧的一战,
他并不吃惊,只是冷冷答道,
“我以前曾经收养过一名塞北流民,算来也有半子之谊了吧。
我当初遇见他时,他也是光脚的。
但他学成北归的时候,已经穿上了鞋子。
穿鞋的人,总还是手段多些。”
“哦?那倒要见识见识了。”
莲足大师一旦足接地气,似乎整个人的神采也因此焕然一新。
他进而抢功,双足轮起,如白莲初绽,瓣瓣含香。
“好家伙!
这小子斗崔彧的时候果然未出全力。
我早说未必能胜他,
你看看,这架势。”
萧锋向场中指指点点,看得是眉飞色舞。
“不过我觉得一定是那道士赢。”
庆云留意着每一个人的微表情。
阮七贤成竹在胸,自然逃不过他的观察。
宗罗云喃喃道,
“这道士有些眼熟,莫不是……”
“阮七贤,道门第二人。
后面那个公子哥长得和萧鸾儿时仿佛,看年纪应是六皇子萧宝夤。
他是嫡出公子,我北上的时,他年纪还小,
没想到这小子居然投身做了忽律的天机。”
萧锋离开南朝的时间要比宗罗云晚许多,对这些叱咤南朝的人物多少还都有些印象,竟然一一辨认了出来。
“既然那道士是阮七贤,又怎么可能输给这家伙?”
宗罗云嘟囔着。
“我又没说过阮七贤会输。
我只是说我不一定打得过那个光脚的而已。
至于阮先师,那就不是我能比的人。
我赌,十招!”
几人拌嘴的功夫,场中已经腿来袖往过了五招,莲足丝毫未露败相。
这次宗罗云又有些不大相信了,
“十招?夸张了吧?”
话说间光脚的居士已经抓了破绽,莲足高举,一个凤点头,中宫直进,逼阮七贤与他硬碰。
青衣道人不负众望,也是水袖一卷搭在对方足上发出噗的一声轻响。
那裂帛声微不可察,庆云这边距离较远,根本无法听到。
但是庆云还是从莲足居士的脸上读出了些许异样。
一股似松香,又似香樟的味道散发开来,冲得莲足居士鼻端一痒。
切!这是要卸我的硬炁功?
可惜莲花护体与那些低级的金钟罩铁布衫不同,主要是通过步法和脚型的变换刺激足底,改变内分泌和发力。
当然,在那个时代应该叫做“采气”。
故此莲足浑然不吝,依旧换步抢攻。
那阮七贤倒像是怂了,忽然飘身而退。
叭,青衣道人凭空打了一个响指。
随即便是轰的一声响,一团烈焰如龙王吞象般一口便将莲足囫囵裹了进去。
莲足惨叫连连,扑地滚倒,
虽然只是一次爆燃,但是他身上衣物多处都已经起火,果露的肌肤也有不同程度的烧伤,
最要命的是,那一双招子已经一片焦黑,眼见是废了!
“火遁!豪火球之术!”
阮七贤右手结印,口中唱名,潇洒自如,
让眼前奇幻景象更具神秘的气息和厚重的仪式感。
“看!那就是五行遁术,道家的绝学。
据说华阳先生的五行遁术修为远在阮七贤之上,只是先生一向不屑为之。”
阮七贤顺利提前取胜,萧锋说话的时候自然也气壮起来。
“这东西威力还不如二哥的烨鹄弹呢。”
庆云倒是颇不以为然。
莫说祖暅之的那些发明,就算是刁冲的青魔手,只要在使用的时候装些腔势,效果应该都不会比眼前的旁门左道要差。
若单论气势,阮七贤的火遁更无法与当日龙王张重的血遁六芒星相提。
“什么野狐谈?”
萧锋的反应和当年祖暅之一般无二。
庆云笑了笑,
“没什么。总之,这种遁术应该都是借助道具完成的,只要明白其中道理,便没有什么神秘可言。”
“庆哥哥不是也会雷遁?”
“嗯,有理!
下次用雷切的时候,我也给自己加个口诀。
雷遁·雷切!
是不是很酷?”
“不好,不好,太俗气了,
我觉得雷切拉出的电弧有如千鸦比翼,叫千鸦讲究些。”
“乌鸦的鸦吗?
那也太不吉利了。我看应该叫……”
“千鸟?”
庆云与殷色可含笑对望,同时吐出了一个答案。
莲足的金刚不坏毕竟还没有到水火不侵的地步,阮七贤使用了非物理属性攻击,轻松破防。
他本来只是打算随便应付几个回合便佯败而走,怎料到对手如此强悍,竟然直接将自己点燃。
对于天宗来说,这可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意外折了一员大将。
呼延双鞭阵中立即便有几人冲出,将莲足抢了回去。
庆云望着场中众人的微表情,将可疑的天宗卧底一一指出。
蒲留仙招认将有大变故发生,庆云等人急于赶来善后,并没有时间一一拷问天宗卧底的姓名。
再说,就算整理出一张清单,和眼前这些人也对不起来。
所以这慧眼识魑魅的任务还是要落在庆云的这一双火眼金睛上。
他虽然不敢吹自己是百试百灵,但有华阳先生的科学总结在先,他的判定准确率还是非常高的。
花无忧这时也带来了好消息,元彧居然愿意为庆云背书。
这位元氏娇子还想邀庆云细谈,共同商量如何让各方暂且罢手。
庆云一听,大喜过望,立刻跃下假山,向小阁行去。
“风向有变!风向有变!
断腕!断腕!”
一阵声嘶力竭的喊声忽然响起。
庆云闻声眉头微蹙,
“蒲留仙?”
萧锋也跟着撅了撅嘴,
“好一个鬼手!
两个肩膀都卸掉了,居然还能脱困。”
“速去支援元彧!”
庆云并不知道蒲留仙的黑话究竟是何用意,但他能感觉出来一定会有变化发声。
忽律和保义实力未失,各有自保的手段,
眼下最不容有失但是防御力量最薄弱的就是元氏族人了。
因此庆云加快脚步,向小阁冲去。
可是正如庆云所料,变局骤起!
呼延双鞭和萧宝夤的阵中忽然大乱,相继有人出手,向身边毫无防备的同僚疯狂砍杀!
小阁里也有惨呼声起,元氏的护院友人当中也有卧底!
局面彻底乱了!
外围许多正在厮杀的忽律和保义忽然停下手,一齐转身向庆云等人围了过来。
我去!
原来天宗还雇了群演?
》》》》》敲黑板时间《《《《《
五行遁术,脱胎于奇门遁甲,结合了阴阳家五行说后形成的新产物,盛于汉代(《后汉书》有专门方术列传)。
传说黄帝曾用奇门遁甲之术大败蚩尤。关于此术比较早期的专著有《遁甲开山图》,这是一本至少在汉代就已成形的纬书,原书已佚,但在《后汉书》注,《路史》以及南北朝《水经注》中多有引用。尤其是北宋体《太平御览》引用了大量《遁甲开山图》资料,成为了这部佚书研究的重要参照。由此可见,《遁甲开山图》至少成书于汉,在北宋仍有抄本,所述皆三皇五帝之事,可见遁甲确出上古。
关于奇门遁甲的详解将在本系列涉及上古的作品中另行展开,这里仅作简述。所谓奇,门,遁,甲,各有意义。奇,指的就是术数中的三奇:乙,丙,丁。门为八门,八卦派生的阵术。遁就是隐。换句话说,奇门遁甲并不是玄学,而是策略学,博弈学,是一种开拓性的思维方式。设目的为甲,我们要将之拆分为乙,丙,丁,三个看似与甲无关的小目标,或者先决条件,是为遁甲。然后通过利益或则策略的交换诱导对手在局部做出错误选择(八门分三吉门生、开、休,三凶门死、惊、伤,两平门杜、景。),累积致胜,最终达到目的甲。三,是道家常用概念,画策时可以以天时,地利,人和为乙丙丁,也可以以正,反,奇为乙丙丁,所以道家兵书名为《三略》,上溯黄、老。这些东西现在成为了玄学,是因为你不了解。奇门遁甲现实的用法有很多,可以体现在《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可以体现在心术相学中的诱导性提问。三国时候有位鬼谋之士叫郭嘉,他为什么能那么厉害,点评天下豪杰,无所不中?这里面有学问,家传绝学,打两汉之交郭宪的时候就有这能耐了。郭宪,郭亮,郭嘉这个家族,封于宋,在颍川汝南之间,秦时属颍川,西汉属汝南,东汉为宋侯国,在颖水(川)之阴(南)。
和奇门遁甲一样,阴阳五行也是一门老学问,自有夏以来已具雏形,盛于邹子。其核心是辩证(阴阳)更替(五行)。物急必反,不平衡、存在长期偏向,就会催生质的改变。这其中的逻辑精华,后来渗透入了儒,道,释(中土佛教)三教的核心学说,也为中国医药理论均衡调理这一核心哲学的奠定打下理论基础。中医不是玄学,任何现代科学都有哲学基础。比如西医的哲学基础就是减缓外在症状,人工干预病原,内外结合。中西医可以结合,也需要结合,尤其是在减缓症状方面,当化学物质无法直接起效或者副作用太明显的时候,西医也开始广泛接受了中医的各种传统手段。现在按摩理疗,针灸艾灸,甚至火罐在国外也是很有市场的。
用这些作为引子,笔者想重复一个旧话题。就是中国科学发展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为什么走过弯路,为什么明明似乎已经达到了某个高度,却忽然又出现落差?领先时代太多的学术在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与推广的前提下确实是会消亡的,这也需要机遇,需要人才的机遇,需要政策的机遇。笔者曾经说过,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四次重大的科技倒退,其中三次其实我们之前都已经有过分说。
第一次就是秦始皇焚百金,坑术士。这里我们不是要彻底批判秦始皇。在他的位置,每一个决定都具有进步性和副作用两个方面。他当时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将大华夏统一为一个民族。夏人,商人,周人,夷狄蛮戎,匈奴,其实都是部落,方国,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秦王在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时候对百家争鸣时代也做了彻底的终结。先秦诸子有很多很多人的研究成果就此失传,民间冶金大幅倒退。有人说方术之士,邪魔外道。不,不能以偏概全,这其中也包括了墨家,鲁班,偃师这些技术大鳄,包括了为丹道(化学)作理论的一批先驱。奇巧神技,终成绝响。
第二次发生在汉末,中医外科理论之死。随着《黄帝外经》,《扁鹊外篇》,《青囊书》这些史书中实名点出的外科理论书籍消亡,以及儒学对外科手术在伦理上的抨击,让中国医学从此瘸腿走路。手术变成了西医的专利和代名词,中医和西医的区别也因此被妖魔化为现代医疗手段和原始医疗手段之间的区别,令人无语。
第三次是之前我们着重讲过的,隋唐以来数学大倒退。数学从南北朝祖氏最高峰直接回档几百年,回到了刘徽时期甚至更早的水平。《缀术》因此失传。
第四次则是明末清初,火药技术与航海技术遭到的限制与打击,让中国错失了地理大发现红利。这一次科技倒退与西方工业革命同时发生,火药武器与造船术在此消彼长之下被西方一举超越,从而埋下了中华百年屈辱的种子。
与这四次大幅度的科技倒退相比,哪怕是科学氛围至暗的元代,也只能用停滞来形容。这样冷静的分析后,我们发现中国科技发展出现的问题,根源似乎并不来源于关外较落后民族的入侵,而恰恰都是因为大一统王朝的某些政策失误。以史为鉴,具有开放性,进步性的国策才是推动科学技术持续向前的动力和保障。
*.雷切,又名千鸟。在日本文化中的溯源出自战国名将立花道雪。传说他曾以佩刀千鸟切雷,故雷切千鸟同。这个出典其实是有问题的,千鸟与雷的关系是因为雷光之动如万粼波转,千鸥翔集。应是先有此意境,再由人编了故事附会在立花道雪身上的。千鸟,实在不像是刀名。日本刀名都是用汉语起的,其实很好懂,要么叫xx切,要么叫xx丸(丸之释义见上古倭皇族武氏说),要么叫虎彻(刺穿老虎)等等。千鸟?这不应该是暗器的命名吗?所以雷切同千鸟的文化溯源应该更早,远在立花道雪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