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后,王有才想起一件事,开口向黎子君说道:
“行了,我知道你也忙,就别按了。”
“你有时间去看看小石头吧,我这个当爷的,说话他完全不听,他现在天天闹着加入龙卫,你帮忙劝劝吧,他最听你的话了。”
看来,王有才老爷子还有一个孙子,只是这个孙子让他颇为头疼。
“好,我知道了,一会我就去。”
听见王有才的话,黎子君沉默了一下,才开口答应道。
这王有才老爷子,本是一家四口人逃兵灾,因为当时王有才和他的儿子被挑选上了,但是那时候兵荒马乱的到处打仗,王有才就决定带着一家人隐居山林,不参与那些打打杀杀。
结果在逃跑的路上遇见秦兵,儿子儿媳都被秦兵追杀了,只剩下王有才和他的孙子逃了出来,还在他们遇见了张猛,就将王有才爷孙二人带回了寨子。
张猛当初也是被逼无路才选择当土匪的,但张猛只是针对秦兵进行抢杀掠夺,遇见走投无路的人们就将其收留,带回了寨子。
这也是这个寨子的形成原因。
每一次想到王有才和这个寨子里众多村民,都有着一段悲痛经历,黎子君的内心就非常的悲痛复杂。
他不是什么圣人,也没有那么大的慈善之心,只是,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曾拥有着无比的自由,见到这个世界的人都被命运所左右,黎子君就感觉十分的漕蛋,想打破这个束缚,让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在告别了王有才后,黎子君来到了寨子中央的一座房子前。
只见房子是用泥土做的,房子上面还搭的有瓦片,房子里面传来阵阵读书声……
没错,这里是学校。
是半年前,黎子君说服村民后成立的,将寨子里所有的小孩子聚集在这里,为他们传授知识,教他们识字读文。
因为当时大人们都把小孩当成一个劳动力在使唤,让小孩去上学,就等于大人要多干一些农活,但在黎子君告诉他们权衡利弊之后,都点头答应送孩子来上学。
这个学校只有一个老师,那就是张玲儿。
其实,从张猛的身上就能看出,他们父女俩都有着非同寻常的过去,张玲儿识字,而且还懂得不少知识。
所以,在黎子君提出建立学校的时候,张玲儿是主动承担起教书先生的这个责任的。
至于背后的故事,黎子君不愿去打听人家的隐私。
黎子君推开门走了进去,就看见张玲儿站在最前方,正在一块黑板上写着字,后面是一群孩子们乖巧的坐在后面,认真的看着张玲儿写的一笔一划,小手也跟着挥动着。
这些孩子有大有小,高的也有小的也有,但现在,都是十分的认真在学习。
黎子君并没有发生声音打扰,选择静静的走在一边,默默地看着眼前场景。
看着看着,黎子君的脸上慢慢挂上了一丝笑容,一种被春日阳光照耀着的笑容。
似乎黎子君那千疮百孔的心灵,也在此刻得到了些许治疗……
“这个字叫意,大家跟我读,y-iyi。”
“y-iyi。”
“非常好,现在你们谁会写这个字?举手上来在前面给大家写写看。”
“我!”
“我!”
……
看着张玲儿现代老师的教学方式,不用多想,黎子君教的。
在张玲儿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干巴巴的给学生们念起四书五经时,那些小孩子们早就听到打起瞌睡了。
看见张玲儿没有掌握好方法,黎子君将后世的那一套教给她,好在张玲儿本就聪慧,在黎子君示范过一次之后,就明白该用怎么样的方式了。
也有一些比较眼尖的孩子,发现黎子君来了,一边喊着“小君哥哥”一边就朝黎子君跑了过来。
在这群孩子们的心中,黎子君是他们的大哥哥,对他们特别的好。
黎子君会时不时的给这些孩子们一些糖果,还会带带这些孩子们做一些小游戏,将一些童话故事,告诉他们一些道理……
这些孩子们看见黎子君当然是开心的不行,这不,看见黎子君来了,都不管前面的老师,就跑了过来。
顿时黎子君的身边就围满了一群孩子,黎子君看着这些幼稚的面孔,依次叫着每个人的名字,并给上一颗糖果……
看着眼前的场景,张玲儿心里是又气又喜。
气的是这群孩子们看见黎子君来了,就忘了自己;
喜的是,这群孩子们如此喜欢自己的子君哥哥,替黎子君感到欢喜。
女人的心思还真怪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