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 我是假太子的爹【11】

第93章: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王昭仪与李昭仪是好友这个消息,在周熙心中是要打个问号的,因为他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反正在受苦受难的时候是不曾听说过的,等到他成为表面上看起王昭仪与他名义上母亲李昭仪是好友的消息。

所以要么是两人交情不怎么样,被王昭仪夸张的说成是好友,要么是王昭仪对李昭仪是塑料姐妹情,李昭仪落难进冷宫之后她就单方面对李昭仪绝交了,等李昭仪的儿子成了风光无限的太子之后她才想起来重拾这段友情——给她儿子抱太子大腿创造机会。

周熙对王昭仪趋利避害的行为不置可否,在这皇宫之中,这种行为无可厚非。

他也并不在意王昭仪是不是真的对李昭仪有情义,反正李昭仪也不是他的生母,他之所以愿意亲近七皇子,无非是因为七皇子年幼,对他没有威胁,是个很适合用来刷兄友弟恭人设的工具人。

其他几位皇子,大皇子到四皇子这四位跟他斗得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就不必说了,见面不掐架已经是养气功夫好了。

名义上的五皇子就是他本人,真正的五皇子还在英国公府当他的嫡子呢。

六皇子虽然也年幼,但其生母出身名门,背后势力也不小,周熙作为太子故意亲近六皇子,容易被看做是他想拉拢六皇子母家势力。

八皇子九皇子十皇子等三位小皇子都还是吃奶的年纪,走路都不利索,周熙也没那个兴趣去带奶娃娃玩儿。

所以还是母家不显自身又年幼没有威胁,但已经开始启蒙懂事的七皇子,才是周熙最好的刷兄友弟恭名声的对象。

恰好王昭仪曾经与李昭仪还有过那么一段过去的塑料友情,周熙名义上还是李昭仪的儿子,倒是正好有机会跟七皇子亲近起来还不会引人怀疑。

事实上各方势力也的确对周熙与七皇子的交好乐见其成。

王昭仪在后宫并不受宠,当初会跟李昭仪交好,只不过是因为觉得自己跟李昭仪都是不受宠的小可怜儿,互相抱团取暖正合适。

李昭仪表面上不受宠,实际上是皇帝的真爱,所以她面对王昭仪这个真的不受宠的嫔妃是有优越感的,王昭仪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感觉不出来?虽然王昭仪不知道李昭仪的优越感从何而来,但这并不妨碍她对李昭仪不满,于是两人之间的友谊就变成塑料友谊。

后来李昭仪被宠妃们针对,被皇帝打入冷宫,王昭仪又不知道她是皇帝的真爱,自然对她避而远之,不敢接近,也从此再不提起。

皇帝在李昭仪死后,又为了保护李昭仪为他生的五皇子,将五皇子换出宫外养着,他连思念李昭仪之后找他俩的亲儿子怀念心爱的女人都没办法了。

于是皇帝就想起了曾经跟李昭仪交情好的王昭仪,特别是在皇帝把周熙从冷宫里接出来,为了表现出对周熙的无比宠爱,更是频繁的去王昭仪的宫里怀念五皇子的生母。

这份怀念既有真心实意也有对外做戏的意思,王昭仪隐约摸到了皇帝的意思,皇帝似乎对当年被他打入冷宫的李昭仪还念念不忘,在她这里怀念李昭仪求安慰?

王昭仪搞不懂皇帝的脑回路,也不知道皇帝对李昭仪是不是真爱,如果是真爱为什么要把人打入冷宫,等人死了再怀念,李昭仪生的皇子也是在冷宫生活了十年才被皇帝想起来;如果不是真爱为什么又把李昭仪记得那么清楚,现在还对她的儿子那么宠爱……

王昭仪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她有自知之明,于是她就顺着皇帝的意思,陪皇帝一起怀念李昭仪。

好在王昭仪的确跟李昭仪曾经来往密切,知道不少李昭仪的事情,她宫里还有很多李昭仪送的礼物,此时也翻出来拿给皇帝过目,两人一起怀念李昭仪,怀念着怀念着就滚到一起去了。

王昭仪趁机承宠,生下了七皇子,也算是未来有子嗣依靠了。

王昭仪知道自己儿子年幼,母家又没什么势力,她表面上看起来受宠,实际上她清楚自己在皇帝心里没什么分量,于是她就让自己儿子努力去抱如今最风光的太子的大腿。

在皇帝面前,王昭仪也没少想借着夸赞太子来获得皇帝的好感,只是王昭仪有些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她夸‘太子英明神武’皇帝会沉着脸不太高兴,但她夸‘李姐姐生的孩子就是聪明绝顶’皇帝就特别高兴。

难道皇帝是爱屋(李昭仪)及乌(太子),所以才更喜欢听她夸李昭仪的儿子,而不是直接夸太子?

王昭仪脑洞开得再大也不敢往太子不是皇帝亲儿子方面去想,她不够聪明但足够识趣,从那以后她在皇帝面前夸赞太子的时候,总是把‘太子’替换成‘李姐姐的儿子’,每每都把皇帝哄得很开心。

而她儿子那边抱太子的大腿也很顺利,如今她儿子七皇子已经成为太子最宠爱最重视的兄弟了。

皇宫外的人都知道,太子殿下是个非常友爱兄弟的人,特别是对并非一母同胞的七皇子,几乎是像宠爱儿子一样宠爱这个弟弟。

皇帝也多次夸赞太子友爱弟弟,将太子推上风口浪尖。

大皇子等人却并未因此太嫉妒太子,因为太子拉拢母家势力不显的七皇子,总好过去拉拢母家强大的六皇子吧,所以对太子与七皇子交好也是乐见其成的。

周熙把跑来找自己玩的七皇子拎过来考校了一番功课,直把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给考得焉头搭脑的才罢休。

不过七皇子是真心喜欢周熙的,不是因为他母妃王昭仪叫他来跟太子哥哥玩,也不是因为想抱大腿,他还年幼不太懂这些,他只知道周熙是诸位皇兄之中唯一真的对他充满善意对他好的哥哥。

所以七皇子焉了一会儿,很快又重新抖擞了起来,像只小麻雀一样围在周熙的身边叽叽喳喳起来。

周熙也没嫌烦,耐心的陪他玩儿。

不管是之前在冷宫,还是出了冷宫后来当上太子,他身边从来就没人敢这么亲近过他,也没人在他耳边这样喧哗过,他其实还挺喜欢这种感觉的。

直到快用晚膳的时候,周熙才派人把七皇子送回到王昭仪那里。

周熙对七皇子再喜欢,也从不让七皇子在他的紫宸宫里留宿或者用膳,因为皇宫里各种阴谋诡计多如牛毛,他要是敢把人留下,估计要不了多久七皇子就会被人下药吃坏肚子或者直接被毒死,幕后黑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栽赃他这个太子。

所以为了七皇子的小命着想,也为了不给人栽赃自己的机会,周熙从不留他。

大概大皇子等人也是看穿了七皇子是周熙刷名声的工具人属性,对七皇子也就不怎么上心了,专心致志的对付周熙本人。

对于周熙而言,大皇子等人都是老对手了,就算如此的局势与前世记忆里的局势完全不同了,周熙也没太把他们四个当做势均力敌的敌人,他真正防备警惕的是皇帝。

皇帝虽然现在不会对他动手,但没少往他的势力里掺钉子,他得盯紧了皇帝,最起码不能在皇帝想揭穿他身世的时候他还毫不知情,毫无准备。

当年换子一事,办事经手的都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皇帝是个多疑的人,所以他那几个心腹在办完事之后就被他灭口了,他如今派到周靖身边保护的人手,也是对周靖真实身份毫不知情的那部分心腹。

也就是说,真正知道周熙身世的,除了周熙和司源父子俩,就只剩下皇帝这个罪魁祸首。

周熙只需要保证皇帝不对别人透露他的身世,然后在皇帝打算揭穿他身世之前弑君上位,他就能让这个秘密永远变成一个秘密。

周熙今年已经十六岁了,朝堂上忽然有人上疏请皇帝为太子选太子妃。

皇帝和周熙还有司源都愣了一下,才想起如今周熙的确到了该娶妻的年龄。

只比周熙大一岁的四皇子早在两年前就娶妻了。

皇帝想的当然不是假太子该娶妻了,而是他的真儿子该娶妻了,他的真儿子可比假太子还大了好几天,也是同岁。

英国公是怎么回事?嫡子都这么大年纪了也想着给嫡子娶妻?

皇帝将不满的眼神投向司源。

司源:“……”狗皇帝要不要反省一下自己?

皇帝全然没想到自己也忘记太子到了娶妻的年纪。

作为当事人的周熙就更没想到了,因为前世他二十多岁了还没娶妻呢。

前世皇帝大概是不想他获得更多的支持者了,特别是妻族这种成亲之后就跟他彻底绑定的势力。

所以皇帝一直以‘太子储君,太子妃是未来的国母,必须要慎重挑选’为由,将前世周熙娶妻的事一拖再拖。

不过为了不让人说嘴,皇帝没少给前世的周熙赐美人,所以太子的后院里倒也不是没有女人,也不是没有子嗣出生,只是没有名正言顺的太子妃。

后来太子身世曝光,他本人就是个假太子,连他都被皇帝赐了鸩酒一命呜呼了,更何况是他的那些子女,一个个也都没机会活下来。

周熙重生之后一心只有弑君上位的念头,为这个事业奋斗而不停歇,压根没想什么风花雪月,所以一直没想起娶妻的事情来。

周熙:“……”这事不急,等他登基之后再选皇后也不迟。

皇帝:“……”这事不急,等揭穿假太子身世之后就不用选太子妃了。

司源:“……”这事不急,等干掉狗皇帝想选谁就选谁。

作者有话要说

第93章: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王昭仪与李昭仪是好友这个消息,在周熙心中是要打个问号的,因为他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反正在受苦受难的时候是不曾听说过的,等到他成为表面上看起王昭仪与他名义上母亲李昭仪是好友的消息。

所以要么是两人交情不怎么样,被王昭仪夸张的说成是好友,要么是王昭仪对李昭仪是塑料姐妹情,李昭仪落难进冷宫之后她就单方面对李昭仪绝交了,等李昭仪的儿子成了风光无限的太子之后她才想起来重拾这段友情——给她儿子抱太子大腿创造机会。

周熙对王昭仪趋利避害的行为不置可否,在这皇宫之中,这种行为无可厚非。

他也并不在意王昭仪是不是真的对李昭仪有情义,反正李昭仪也不是他的生母,他之所以愿意亲近七皇子,无非是因为七皇子年幼,对他没有威胁,是个很适合用来刷兄友弟恭人设的工具人。

其他几位皇子,大皇子到四皇子这四位跟他斗得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就不必说了,见面不掐架已经是养气功夫好了。

名义上的五皇子就是他本人,真正的五皇子还在英国公府当他的嫡子呢。

六皇子虽然也年幼,但其生母出身名门,背后势力也不小,周熙作为太子故意亲近六皇子,容易被看做是他想拉拢六皇子母家势力。

八皇子九皇子十皇子等三位小皇子都还是吃奶的年纪,走路都不利索,周熙也没那个兴趣去带奶娃娃玩儿。

所以还是母家不显自身又年幼没有威胁,但已经开始启蒙懂事的七皇子,才是周熙最好的刷兄友弟恭名声的对象。

恰好王昭仪曾经与李昭仪还有过那么一段过去的塑料友情,周熙名义上还是李昭仪的儿子,倒是正好有机会跟七皇子亲近起来还不会引人怀疑。

事实上各方势力也的确对周熙与七皇子的交好乐见其成。

王昭仪在后宫并不受宠,当初会跟李昭仪交好,只不过是因为觉得自己跟李昭仪都是不受宠的小可怜儿,互相抱团取暖正合适。

李昭仪表面上不受宠,实际上是皇帝的真爱,所以她面对王昭仪这个真的不受宠的嫔妃是有优越感的,王昭仪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感觉不出来?虽然王昭仪不知道李昭仪的优越感从何而来,但这并不妨碍她对李昭仪不满,于是两人之间的友谊就变成塑料友谊。

后来李昭仪被宠妃们针对,被皇帝打入冷宫,王昭仪又不知道她是皇帝的真爱,自然对她避而远之,不敢接近,也从此再不提起。

皇帝在李昭仪死后,又为了保护李昭仪为他生的五皇子,将五皇子换出宫外养着,他连思念李昭仪之后找他俩的亲儿子怀念心爱的女人都没办法了。

于是皇帝就想起了曾经跟李昭仪交情好的王昭仪,特别是在皇帝把周熙从冷宫里接出来,为了表现出对周熙的无比宠爱,更是频繁的去王昭仪的宫里怀念五皇子的生母。

这份怀念既有真心实意也有对外做戏的意思,王昭仪隐约摸到了皇帝的意思,皇帝似乎对当年被他打入冷宫的李昭仪还念念不忘,在她这里怀念李昭仪求安慰?

王昭仪搞不懂皇帝的脑回路,也不知道皇帝对李昭仪是不是真爱,如果是真爱为什么要把人打入冷宫,等人死了再怀念,李昭仪生的皇子也是在冷宫生活了十年才被皇帝想起来;如果不是真爱为什么又把李昭仪记得那么清楚,现在还对她的儿子那么宠爱……

王昭仪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她有自知之明,于是她就顺着皇帝的意思,陪皇帝一起怀念李昭仪。

好在王昭仪的确跟李昭仪曾经来往密切,知道不少李昭仪的事情,她宫里还有很多李昭仪送的礼物,此时也翻出来拿给皇帝过目,两人一起怀念李昭仪,怀念着怀念着就滚到一起去了。

王昭仪趁机承宠,生下了七皇子,也算是未来有子嗣依靠了。

王昭仪知道自己儿子年幼,母家又没什么势力,她表面上看起来受宠,实际上她清楚自己在皇帝心里没什么分量,于是她就让自己儿子努力去抱如今最风光的太子的大腿。

在皇帝面前,王昭仪也没少想借着夸赞太子来获得皇帝的好感,只是王昭仪有些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她夸‘太子英明神武’皇帝会沉着脸不太高兴,但她夸‘李姐姐生的孩子就是聪明绝顶’皇帝就特别高兴。

难道皇帝是爱屋(李昭仪)及乌(太子),所以才更喜欢听她夸李昭仪的儿子,而不是直接夸太子?

王昭仪脑洞开得再大也不敢往太子不是皇帝亲儿子方面去想,她不够聪明但足够识趣,从那以后她在皇帝面前夸赞太子的时候,总是把‘太子’替换成‘李姐姐的儿子’,每每都把皇帝哄得很开心。

而她儿子那边抱太子的大腿也很顺利,如今她儿子七皇子已经成为太子最宠爱最重视的兄弟了。

皇宫外的人都知道,太子殿下是个非常友爱兄弟的人,特别是对并非一母同胞的七皇子,几乎是像宠爱儿子一样宠爱这个弟弟。

皇帝也多次夸赞太子友爱弟弟,将太子推上风口浪尖。

大皇子等人却并未因此太嫉妒太子,因为太子拉拢母家势力不显的七皇子,总好过去拉拢母家强大的六皇子吧,所以对太子与七皇子交好也是乐见其成的。

周熙把跑来找自己玩的七皇子拎过来考校了一番功课,直把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给考得焉头搭脑的才罢休。

不过七皇子是真心喜欢周熙的,不是因为他母妃王昭仪叫他来跟太子哥哥玩,也不是因为想抱大腿,他还年幼不太懂这些,他只知道周熙是诸位皇兄之中唯一真的对他充满善意对他好的哥哥。

所以七皇子焉了一会儿,很快又重新抖擞了起来,像只小麻雀一样围在周熙的身边叽叽喳喳起来。

周熙也没嫌烦,耐心的陪他玩儿。

不管是之前在冷宫,还是出了冷宫后来当上太子,他身边从来就没人敢这么亲近过他,也没人在他耳边这样喧哗过,他其实还挺喜欢这种感觉的。

直到快用晚膳的时候,周熙才派人把七皇子送回到王昭仪那里。

周熙对七皇子再喜欢,也从不让七皇子在他的紫宸宫里留宿或者用膳,因为皇宫里各种阴谋诡计多如牛毛,他要是敢把人留下,估计要不了多久七皇子就会被人下药吃坏肚子或者直接被毒死,幕后黑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栽赃他这个太子。

所以为了七皇子的小命着想,也为了不给人栽赃自己的机会,周熙从不留他。

大概大皇子等人也是看穿了七皇子是周熙刷名声的工具人属性,对七皇子也就不怎么上心了,专心致志的对付周熙本人。

对于周熙而言,大皇子等人都是老对手了,就算如此的局势与前世记忆里的局势完全不同了,周熙也没太把他们四个当做势均力敌的敌人,他真正防备警惕的是皇帝。

皇帝虽然现在不会对他动手,但没少往他的势力里掺钉子,他得盯紧了皇帝,最起码不能在皇帝想揭穿他身世的时候他还毫不知情,毫无准备。

当年换子一事,办事经手的都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皇帝是个多疑的人,所以他那几个心腹在办完事之后就被他灭口了,他如今派到周靖身边保护的人手,也是对周靖真实身份毫不知情的那部分心腹。

也就是说,真正知道周熙身世的,除了周熙和司源父子俩,就只剩下皇帝这个罪魁祸首。

周熙只需要保证皇帝不对别人透露他的身世,然后在皇帝打算揭穿他身世之前弑君上位,他就能让这个秘密永远变成一个秘密。

周熙今年已经十六岁了,朝堂上忽然有人上疏请皇帝为太子选太子妃。

皇帝和周熙还有司源都愣了一下,才想起如今周熙的确到了该娶妻的年龄。

只比周熙大一岁的四皇子早在两年前就娶妻了。

皇帝想的当然不是假太子该娶妻了,而是他的真儿子该娶妻了,他的真儿子可比假太子还大了好几天,也是同岁。

英国公是怎么回事?嫡子都这么大年纪了也想着给嫡子娶妻?

皇帝将不满的眼神投向司源。

司源:“……”狗皇帝要不要反省一下自己?

皇帝全然没想到自己也忘记太子到了娶妻的年纪。

作为当事人的周熙就更没想到了,因为前世他二十多岁了还没娶妻呢。

前世皇帝大概是不想他获得更多的支持者了,特别是妻族这种成亲之后就跟他彻底绑定的势力。

所以皇帝一直以‘太子储君,太子妃是未来的国母,必须要慎重挑选’为由,将前世周熙娶妻的事一拖再拖。

不过为了不让人说嘴,皇帝没少给前世的周熙赐美人,所以太子的后院里倒也不是没有女人,也不是没有子嗣出生,只是没有名正言顺的太子妃。

后来太子身世曝光,他本人就是个假太子,连他都被皇帝赐了鸩酒一命呜呼了,更何况是他的那些子女,一个个也都没机会活下来。

周熙重生之后一心只有弑君上位的念头,为这个事业奋斗而不停歇,压根没想什么风花雪月,所以一直没想起娶妻的事情来。

周熙:“……”这事不急,等他登基之后再选皇后也不迟。

皇帝:“……”这事不急,等揭穿假太子身世之后就不用选太子妃了。

司源:“……”这事不急,等干掉狗皇帝想选谁就选谁。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