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章 我是反派厂公的爹【19】

第211章: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曹靖为了自保,想要杀鸡儆猴,所以手段格外的酷烈,但他没想到的是,他手段越冷酷无情,那些朝臣们对他的敌意就越重,甚至人人自危起来。

如果说最开始曹靖与朝臣们的对立,还是在皇帝的故意挑拨与平衡手段下,利益的冲突让双方阵营对立。

那么现在曹靖随意给人栽赃罪名,以酷烈的手段让人全家死在诏狱里,那就是让人感到生命受到威胁了。

朝臣们只会觉得,不把曹靖搞死,自己就迟早被曹靖以莫须有的罪名搞死。

于是曹靖的敌人变得更多了,但好在皇帝还站在他这一边。

如果是太平盛世,皇帝站在曹靖这一边,就足以让曹靖高枕无忧了。

可是如今不是太平盛世,天下各地起义军层出不穷,造反势力更是让皇帝为之惶恐苦恼。

满朝文武大臣们看着皇帝支持着曹靖迫害朝臣,心寒不已,于是本来还没联络叛军的朝臣们为了给家族留一条活路,真的开始联络起了各地叛军。

那些凡是他们觉得造反成功率高,胜算大的叛军,都有朝臣暗中联络。

林柊这个横推好几股造反势力的清君侧大诸侯更是收到了好几封重量级文武官员的投诚信。

看着信中描述的合作条件,林柊挑眉一笑:“看来这皇帝不得人心啊,他的这些朝臣们,只怕没几个是真的忠心于他的吧。”

皇帝越是怕朝臣们勾结叛军,背叛他,出卖他,就越是信任看重曹靖,派曹靖去监视这些朝臣们。

曹靖刚刚经历了被朝臣们联手逼迫皇帝处死他的事情,怎么可能客观公正的对皇帝汇报自己的监视结果呢?那当然是能公报私仇就公报私仇啊。

曹靖一旦公报私仇,网罗罪名陷害无辜,其他朝臣们必然会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对曹靖和支持着曹靖的皇帝产生戒备提防。

朝臣们与皇帝离心,是可以预见的。

负责将这些投诚信送到林柊手里的方圆听见林柊的话,也猜到了这些信件里面的内容大致就是一些投诚之类的话了。

方圆对林柊拱手笑着说道:“那就恭喜主公,大业在望了!”

随着林柊率军攻城略地,战功赫赫,地盘越打越多,方圆对林柊的态度也越发恭敬了起来。

以前还能仗着两人年幼时就结交的友谊直呼其名,但现在则是要恭恭敬敬的口称主公了。

顶多是林柊在笑着说不必拘礼时,私底下与他说话时更亲昵放肆一点,但在正式场合,方圆从来都是正儿八经喊主公的。

林柊也能察觉到方圆与自己渐行渐远,毕竟从朋友关系变成了主公和下属关系猴,曾经的那份友谊必然不可能继续纯粹下去。

以前林柊还没起事时,方圆还能仗着交情稍微不那么注重上下级之分,但如今林柊起事了,就算是为了维护林柊的威严,方圆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放肆了。

对于方圆转变的态度,林柊心中是怅然又松了口气的。

怅然是因为

自己地位逐渐变高?,

也会慢慢走向那个孤家寡人的至尊之位?,

曾经敢跟他一起玩闹一起说笑的朋友??[(.)]2?+?+???,

都会变得恭恭敬敬的不敢有半点放肆了?,

友谊变质了。

松了口气也是因为这份友谊也到了该变质的时候了,如果方圆在他起事之后还按照对待朋友的态度对待他这个主公,林柊也会很烦恼的,毕竟下属这样对自己没大没小的,会让他这个年轻的主公难以树立威严,但如果他主动对方圆要求改变称呼,又会让人觉得他一朝得势连过往的朋友都不认了,他会陷入两难境地。方圆能够自觉的改变态度,不让他为难,也是真的让林柊松了口气。

这也是上位者的通病了,对待曾经低谷时结交的朋友,在朋友态度变恭敬之后,会惆怅对方不能继续用以前的态度对待自己,感慨自己成了孤家寡人,高处不胜寒;可若是朋友态度依然不变,又会心里嘀咕对方没大没小,没尊没卑,不把他的身份放在眼里,逐渐演变成忌惮和嫌隙。

林柊现在就是这种矫情状态。

林柊看着面前神色恭敬语气也恭敬的方圆,在心里按照流程矫情完了,就若无其事的说道:“哈哈,那我就借你的吉言了!”

林柊走到书桌前,拿出信纸提笔写下回信,然后装在那些投诚信的信封里,交给了方圆,吩咐道:“把这些回信寄回去吧,为了表示我们这边的诚意,他们寄过来的信封和信纸也原封不动的还回去。”

林柊只是把回信塞进了投诚信的信封里,与那些朝臣们写的投诚信放在了一起。就这样一起寄回去,就是为了对那些朝臣们表示:我没有留下投诚信当把柄的意思,都寄回给你们了,你们可以随时销毁这些投诚信,这是我真心想合作的诚意。

方圆接过这些信封,有些犹豫的问道:“主公,这些投诚信真的都要还给他们吗?万一有人反悔了,或者给我们设下陷阱……”

他们连个能拿捏对方的把柄都没有,总不能靠对方的信守承诺吧?

林柊放下手里的毛笔,淡淡一笑,说道:“如果有人想反悔,或者想算计我们,这些投诚信也没什么用。毕竟如果是我的话,我肯定会在设计之前就跟皇帝提前通个气,到时候对方拿出投诚信,皇帝也不会相信我真的投敌了。而且……”林柊意味不明的笑了笑,“就算没有投诚信,也能制造出更多的把柄,以皇帝的多疑,想让皇帝相信他手下的大臣对我投诚了,太容易不过了。”

如果有人临时反悔或者借此算计他,那就做好自食恶果的准备吧。

毕竟一个拿北厂监视文武百官,任由曹靖公报私仇杀了个血流成河的皇帝,显然是相当多疑的人,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就能利用皇帝的多疑,解决掉那些敢算计他的家伙。

还有北厂的曹嘉荣……

林柊想到自己安插在京城的探子调查出来的关于曹嘉荣的身世背景,心中一笑,这个曹嘉荣也是一个可利用的棋子。

曹嘉荣作为曾经被皇帝抄家灭族的温家余孽,如今混到皇帝身边心腹曹靖的义子的地位,皇帝真不怕曹嘉荣记恨然后刺杀他吗?

皇帝肯定是怕的,只是皇帝并不知道曹嘉荣的真实身份,就连曹靖也不知道。

曹嘉荣入宫之后,就换了名字换了身份,虽然是罪奴入宫,但皇宫之中对去了根的小太监并不怎么分正常小太监和罪奴小太监,特别是他这种年龄很小的小太监,从小在皇宫里长大,过个几年难道还真的记得宫外的父母家人吗?

曹嘉荣在稍微有了一点势力之后,也特意给自己掩盖了一下温家余孽的身份,他被曹靖收为义子的时候,曹靖也没怎么深入调查曹嘉荣在宫外的身份。

毕竟一个六岁就入宫的小太监,谁会在意他六岁之前是个什么身份呢。

曹靖只调查了一番曹嘉荣是不是他在皇宫里的那些竞争对手派来的人就够了。

曹嘉荣就这么成为了曹靖的义子,之后从众多义子中脱颖而出,才有了机会被曹靖带在身边,得见皇帝龙颜。

皇帝对曹靖这个心腹也很信任,知道曹嘉荣是曹靖的义子之后,也就放心使唤了,毕竟皇帝也不至于多疑到怀疑自己心腹曹靖会收一个来历不明的义子。

曹嘉荣从六岁就入宫当太监,就算他说自己已经不记得六岁前的记忆了也没人会怀疑什么,毕竟一个六岁就在皇宫长大的太监,怎么看都算身家清白。

但皇帝和曹靖谁都想不到,曹嘉荣竟然会是曾经温家的遗孤,并且他记忆力非常好,不仅记得自己六岁前的记忆,还清楚记得自己的身世和导致他家破人亡的仇人。

只是曹嘉荣暂时没机会也暂时不敢报复皇帝,他只是在借着曹靖排除异己公报私仇的时候,稍微在汇报情报的时候,把那些可疑的人家里添了一个于家。

当年于家作为他的外祖家,不仅不救他,还狠心的将他交给了官兵,让他被送入宫受了宫刑成了罪奴小太监。

曹嘉荣固然对自己出身的温家有感情,但他六岁就家破人亡,那感情再深又能深到哪里去?他也没亲眼看见自己亲人惨死的惨况,受到的冲击不大。

但他自己这些年吃的苦他却是一点也忘不掉。

所以曹嘉荣最恨的是把他交出去的于家,其次才是把温家抄家的皇帝。

从小在皇宫里接受忠君教育的曹嘉荣对刺杀皇帝还是很难鼓起那个勇气,皇帝身边的保护者也更多,不是他一个太监一时冲动刺杀就能顺利成功的。

但曹嘉荣借着曹靖的势,对付一个于家还是很容易的。

混在众多被抄家投入诏狱的家族之中,于家一点也不起眼,他们全都在喊冤,但谁不在喊冤呢?没有人比冤枉他们的曹靖和曹嘉荣更清楚他们有多冤枉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