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陆长清授课

二月份的东海天气还是比较冷。

这一天早上。

陆长清起来后,林启芳问道:“长清,今天你要去给学生上课吗?”

“是的,老妈。”

林启芳看着这个儿子是越看越满意。

当陆长清穿好衣服,拿上那本《金匮要略》,开车来到赵家。

此时,赵祖焘在等他。

“长清,今天去上课吗?”

“赵老,按照他们的工作安排,我上午上两节课,下午继续上班。”

“也好,虽然转来转去有些累。”

陆长清在赵家吃完早餐。

来到光明医院。

陆长清看到田颖早已在等他。

现在两人上到车上,坐车往东海中医药大学总校过去。

现在东海中医药大学有几个校区,而且分得比较远,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很可能会走错校址。

来到东海中医药大学总校。

校门口的安保看到陌生的车辆开过来,都需要登记身份。

陆长清停下来。

“先生,你是来做什么的?”

“这位是陆长清陆医生,他是新聘请的大学讲师,来给学生上课的。”副驾驶座上的田颖说道。

陆长清?

保安觉得有些熟悉。

他拿起保安亭的电话打电话。

“陆先生,你等等。”

保安让陆长清把车开到一旁。

过了一会。

让保安没想到,多位校领导居然亲自来迎接陆长清。

除了没有见到校长身影,其他几個人都来了。

“陆医生,欢迎欢迎。”

陆长清的身份可不简单,不但是赵祖焘的爱徒,还是现在光明医院最重要的全科医生。

甚至还为东海中医药大学带来巨大捐款。

“陆医生,需要我们为你搞一个欢迎仪式吗?”

“不,不用,我来给同学上课就行,上完课,我就回医院,下午我还要上班。”

“陆医生,那辛苦你了。”

在保安目瞪口呆眼神中,陆长清和田颖开车来到其中一栋教学楼。

现在这里校园还是挺大的,只是,陆长清以前没有来过。

而且,他母校东海医学院,离这里还是挺远的。

陆长清和田颖来到提前安排的阶梯教室。

这里的阶梯教室和其他大学的阶梯教室差不多,可以容纳一百到两百人,看起来还是可以容纳不少人的。

基本上,两个,甚至三个班的学生都可以同时在一起上课。

而有些大学的教学楼可能多了许多,这种阶梯教室可能就慢慢减少,另外一方面,大教室的情况下,可能有些坐在后面的学生不一定能够听得清楚。

即使现在许多老师上课会戴着扩音器,甚至有些用到麦克风。

此次。

陆长清来到这个阶梯教室。

他发现已经布置好了,甚至连麦克风都有给他准备好。

而昨天的时候,东海中医药大学已经公布了关于光明医院中医院全科医生,也是现在网上很火的陆长清将作为讲师给学生上课。

其中,周四上午两节课,周五下午两节课。

因为报名想参加听陆长清的学生很多,以至于差点爆满了。

这种情况下,东海中医药大学决定先让尖子班,也就是自认是东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最好的学生,来上陆长清的课程。

至于其他没有办法到教室看,到时只能看陆长清的讲课视频回放了。

“陆老师,你可以先试一试这个麦克风。”

一位穿着裙子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

她刚刚接待陆长清的一位年轻工作人员,具体工作,陆长清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对方是在其他校领导身边工作的。

陆长清会用麦克风,只是现在还是第一次用到这种麦克风。

“喂,喂!”

陆长清试了试这个麦克风,发现声音效果还不错,坐在最后排的同学应该都能够听得到。

此时,离上午第二节课8:50,还有二十分钟。

许多同学已经涌进教室。

这里最多只能容纳二百人的阶梯教室,但是,现在看起来可能不止两百人。

除了这些学生外。

还有一些应该是中医药大学的副教授,教授,甚至领导,只是那些人都分开来做。

第一次看到那么多人。

陆长清心中有些紧张。

但是,想到自己都上了两次电视,这些根本算不上什么。

当教室的叮铃铃声响起。

时间来到上午8:50。

这是中医药大学第二节课。

至于第一节课,陆长清当时还没有来到这里,自然还是太早,又太赶了。

此时,站在教室讲台上,看着这些学生,陆长清感觉他们年纪和他差不多,甚至要比他大一两岁。

不过,此时,陆长清站在讲台上做他们的讲师。

“同学们,我姓陆,叫长清,陆长清,我想许多人已经听说过我的名字,这次很荣幸,受到贵校邀请来担任讲师。因为我有正式工作,在光明医院上班,所以,我按照我的要求,以后一周能够给你们上四节课,争取在一个学期之内,能够给你们讲完《金匮要略》。”

张仲景的代表作是《伤寒论》。

而《金匮要略》又是《伤寒杂病论》基础上增加的理论。

中医是学中医的,这两本中医理论都是不能忽视的。

但是,可能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重点学《金匮要略》。

“在谈《金匮要略》前,我先谈谈为什么要谈这一本书。”

陆长清看着下面的学生,然后继续说道:“金匮是延续伤寒论而来的,属于杂病范畴之内,每个章节讨论不同的病,但是其辩证的基础还是以伤寒论为主,这次谈伤寒与金匮的解说,我采用许多过去历代的经方大师,如江阴曹颖甫撰写的《伤寒发微》与《金匮发微》,四川唐容川撰写的《中西汇通医书五种》,陆九芝、傅青主、戴天章著,秦伯未、林直清校定《世补齐医书全集》,江忍庵增批,林直清勘的《徐灵胎医书全集》等等,经方也因为这些历代名家的研究与发扬,才能流传至今,这些名家也因此而流芳百世。”

“每当想起唐朝名医孙思邈时,我就会发出会心的一笑,因为他是先写出《千金要方》一书,当时他以为这将是经典之作,数年之后他看到了汉朝张仲景所写的《伤寒杂病论》,大为惊讶于经方,于是将《千金要方》做了许多修正,也就是后来的《千金翼方》,足证历代名医都将经方视为唯一的最高指导原则,也就是说不知道使用经方的中医,是不配被称为中医的,更不配被称为名家或是国手,所以要发扬中医学,就必须发扬经方,唯经方才是真正能够代表我国的正统医学。”

“经方的辨症论治法,不但更加科学,治疗效果迅速,好处比西方医学不知超过多少,比方说西方医学制造出许多吓人的病名,许多病人一听到自己得到某种病后,当时就已然吓傻了,心慌焦虑随之而来,完全失去斗志,任由西医药与病魔的宰割,使得绝大多数的病人是因为西医药的过度治疗与心理的惊吓而死亡的,并不是因为病而死的。”

“反观中医学的辨证法,中医学不立病名,是因为立病名,会让疾病的定义变为更狭隘,符合于老子所谓的名可名非常名,中医学讲究同症同治,就是不受到病名的限制,立下病名对于病情非但是于事无补,有时病名立得过多,连西医自己都搅乱掉了,而西医认为不立病名是无法说服众人的,于是各种奇怪的病名充斥,试问西医师,哪种病是被你们治好的呢,答案是没有一个病被他们真正地治好。”

“而经方依据的辨证法则,只要医师使用得当,就可以很迅速地让病人恢复过来,无论医师是面对何种西医所谓的病,只要症状一样就可以使用同方来治疗,当病人只知道自己的症状,不知道自己的病名时,病人必然无惧于任何症状,在一开始与疾病作战时,病人的这种心理就已经胜利了,加上由训练精良的医师来施治,怎会治不好呢?”

“现在临床上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病人被西医制造的病名先吓住后,中医再动手治疗,也就是说中医尚未开始治病时,就已经先输一着,治疗上就倍增困难,中药什么药都有,就是没有大胆丸,心理上的恐惧却往往是病人的致命伤所在,时常是无知胜于有知,这里的有知,指的是半个有知,如果是全有知当然最好,但是病人怎么可能都是全知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