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高昌最后的挣扎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修橹轒韫:制造大盾和攻城的四轮大车。橹,藤革等材制成的大盾牌。韫,攻城用的四轮大车,用桃木制成,外蒙生牛皮,可以容纳兵士十余人。

白话就是,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得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如果将领难以拟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象蚂蚁一样爬墙攻城,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

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一段,也说明要。攻打一座防御充分的城池,需要做的事情有多少。

李道宗与薛云商量之后,留下两千步卒,一千骑兵,堵住交河城南北两个出口,同时让工匠打造器械,而他们领兵去打另外的城池。

与交河郡城比起来,另外几个小城就容易攻打一些,何况还有内应,即便人数不多,也足以造成混乱,只要在关键时候出击,破城的希望很大。

本以为要大战几场,谁知道等大军一到,几座城池纷纷开门投降。

其实也不怪他们,本身只是抱着侥幸心理而已,城外的大军已经吓到他们了,投降还有活路,不投降弄不好就死定了。

投降的城池,高昌官员没动,军队被接管了,城防都由大唐军队负责。

等到薛云和李道宗回到交河城,时间已经是九月底,天气已经开始变冷,天山以北已经开始下雪,南边应该也不远了。

“您怎么来了?”

见到薛云,李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瞪了他一眼道:“老夫帮你做了快两个月的政务,剩下的你自己去弄。”

“才一个月,哪有两个月,这不是怕你累着了嘛。”

“老夫身体自己干了,而且老夫宁愿带兵打仗!”李靖提高音量说道。

“行啊,这城你看怎么攻!”薛云指着远处说道。

李靖不屑的说道:“小小一座城池,无需内应,半月之内,老夫也能破城。”

“你不会是想强攻吧?器械可不多,我已经让人收集了麻袋,可以快速堆高地面。”薛云问道。

“强攻,没有必要,只需要轮流佯攻,昼夜不停,不需十日,他们就承受不住。”李靖摇摇头道。

薛云眼睛一亮,他还真没考虑这个办法,一直以来,他习惯了野战,突袭,两军对垒,攻防演练这事他还没遇到过呢。

这是孤城,用疲劳战术来攻城是个非常好的办法,谁让他们人少城也小呢,在城外吹吹号角,敲响战鼓,全城都能听见。

“厉害!”薛云赞叹道。

“高昌还不如吐谷浑,也就是城池没那么好打而已。”李靖摇摇头道。

薛云想想还真是的,吐谷浑至少敢出兵和大唐打两场,麴文泰这个高昌国王都被吓死了,手下还有多少抵抗的心思呢。

被吓死的国王,高昌的百姓,估摸着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抬不起头。

“这些少年俊杰,你们闲下来自己认识吧,我给你介绍,这是凉州都督李大亮、利州刺史高甑生。”李靖介绍道。

少年俊杰之中,长孙冲,李嘉他认识,另外十多个人就没见过了。

李大亮虽然是亲王府老臣,爵位却是武阳县男,高甑生是个猛将,其人作战勇猛,曾与尉迟敬德一起在洛阳城外生擒王琬,或许李世民就喜欢没多少心眼的猛将,高甑生到是被封为县公。

“见过薛都督!”

“薛云见过二位!”

两人到是很客气,也很热情。

至于那一群少年俊杰,薛云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就算打过招呼了,毕竟以他的官职和爵位,要比他们高不少,哪怕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未来都是国公。

“这些年轻人你带走,尽快平定高昌,对了,朝廷送来了一批棉衣和粮食,回头尽快把棉衣送来。”李靖挥手开始赶人。

薛云瞪大眼睛问道:“你这是过河拆桥,他们如何安排?”

李靖摇摇头道:“不是过河拆桥,而是卸磨杀驴,如何安排那是你的事情,快走,别耽误老夫攻城。”

没想到一向正经的李靖也学坏了,薛云只能带着一群年轻人离开。

李绩的长子李震,张公瑾的长子张大象,加上长孙冲居然来了三个国公长子,薛云一听就知道是来镀金的。

剩下的年轻人,大多都是军中将领的儿子,就像牛秀儿子牛通,吴黑闼的儿子吴泰来。

除了长孙冲,其他人家里和他关系谈不上差,薛云心里有就有数了。

“你们能力,我不清楚,正好给你们一个机会,每个人分给你们一座城池管理。”

听了薛云的话,众人相互对视,随后张大象行礼问道:“都督,不知我等以何种身份,前去管理城池,又需要做到哪种地步?”

“这个问题问得好,你们去了之后,城池驻军也交给你们掌管,身份是县令。

我只有一个要求,你们去的城池,只需要留下普通百姓,所有的官员,富人,僧人,全都抓起来,然后城池要保证平稳。”薛云竖起拇指赞扬了一句,随后笑着说道。

这下把一群年轻人弄得有些发愣,这样去管理一座城,还要求平稳?这种方式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没有想过。

“是不留一个高昌的官员吗?我们能不能任命小吏?”张大象愣了一下问道。

“再说一遍,只留下普通百姓,重新任命小吏,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除了驻军,我不会再安排人帮你们。

下雪之前把事情办妥,然后清点粮食,派人来告诉我。”薛云说道。

张大象眼睛一亮,抱拳行礼道:“我明白了!”

“既然如此,你们就去休息吧,明天一早出发,具体去哪个城池,明天再告诉你们。”薛云点点头道。

这些年轻人,都是家里重要的人员,身边跟着家将,所以薛云也不担心他们的安全,何况还有驻军帮忙,考察的只是他们执行,统筹,管理能力。

说是考察也不算,他们本身就是来镀金的,薛云只是顺手使用,正好手里没足够人手。

说完之后,薛云就让他们离开,而他拿出地图,思考如何安排地方,以及善后工作,这些年轻人未必能做好,这时候就需要他保驾护航,总不能让他们镀金不成,反而掉进坑里吧。

做不做得好没有关系,一定不能让他们大意把命丢在西域,虽然薛云和他们年龄差不多,心里年龄却要大不少,也得为她们考虑一些事情。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安排信得过的人,前去保护,而且是暗中保护。幸好薛云有兵权,他安排一些人过去,还是很轻松,保证不会让他们发现。

薛云在思考,离开的年轻人却聚在一起,他们在商量接下来的行动。

“你们说,都督如此安排,有何用意?我们应该怎么做最好?我们单独去一座城做县令,可没有其他人帮忙。”张大象问道。

“谁说没人帮忙,每个城池都有驻军,还有护卫,用他们也是一样。”李嘉沉声道。几年前他就见过薛云,那时候他是千牛卫备身,薛云只是一个典史。没想到三年多过去,自己只是千牛卫,而别人已经是坐镇一方的都督。

三原李家的人不说了解薛云,至少是很熟悉的,因为商业街,家具店,他们都赚了不少钱。所以李嘉很清楚,薛云的地位,可不是娶一个郡主得来的,而是真正的功劳。

李嘉记得,父亲李客师和伯父李靖聊天的时候,曾经提起过,按照薛云的功劳,封国公都不为过。当时李靖说,这可能是陛下故意压制,要留给下一个皇帝用。

这其中代表的意思,李嘉还是明白的,所以他很重视这次行动,万一将来薛云入住中枢,他至少会被重视。

作为三原李家的嫡系男丁,得到的培养自然是极好的,治理县城肯定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要做得出彩。

使用军人管理,这是李家很擅长的事情。

“很明显,大唐不需要高昌的官员,甚至不需要任何有话语权的人,所以这次要清理干净。

你们记不记得,薛…薛都督多次提起,只留下普通百姓,这意味着什么,大家自己想想吧。

只要清理得够干净,剩下的事情,其实不算一个事。”长孙冲淡淡的说道。

被薛云指挥安排,心里当然不舒服,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镀金之行。

将来能继承父亲的爵位又如何?官职又不能继承,想要身居高位,就得有足够的功劳。

从父亲口中,长孙冲知道,这次大唐不但要灭吐谷浑,高昌,还要尽可能的占领西域。

吐谷浑那边他没去,虽然那边会有许多世家的人过去,但是那些人根本不知道,朝廷对西域的雄心。

龟兹的煤矿,铁矿就不说了,中原并不缺少,关键还有一个巨大的铜矿,这对朝廷来说,就是一座金山,怎么可能放弃,或者说放在危险的地方,所以得重视。

虽然知道如今这边做主的人是薛云,不过长孙冲也知道,以后这边还会有一个亲王府,那是自家亲戚,表弟,所以暂时听话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但要听薛云的命令,而且得做好,以后等表弟掌权,自己就能依靠熟悉地方和能力,得到更大的重用。

“没错,一定要清理干净。”牛通点点头道。

“还有一点,把这些富人,官员清理了,粮食一定要找出来,都督提醒过,清点粮食,然后上报。”张大象提醒道。

“中原距离西域太远了,粮食非常重要,这次大军过来,一时半会也不会撤军,以防万一,这粮食是就是救命稻草,大家不要忽略。”李嘉说道。

“言之有理,那么就是两件事,清理县城和粮食,一定要做好,大家还有没有补充的?”长孙冲问道。

“都督提到了僧人也需要清理,这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据说这边的人很信那些,会不会引起百姓的抵触?”张大象迟疑了一下问道。

“想那么多做甚,都督的命令,自然有他的道理,抵触又能怎么样?都督又没说过,百姓不能清理。”吴泰来沉声说道。

“没错,我们是来占领这里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听话的百姓,一起清理就是了。”牛通点点头道。

“嗯。”不少人都纷纷点头赞同,都是将领之后,能动手解决,就不需要动嘴。

不得不说,这一批年轻人,都是他们家里未来的顶梁柱,能力是没得说,脑子也够用,商量了一下,就把薛云的意图掌握了七七八八,至于执行如何,就看个人的本事了。

第二天他们就拿着,加盖了安西都督府印的公文,前去各城上任。

薛云又做了两个安排,第一就是原来高昌的军队,全都被集中起来,他们将会进行训练,然后挑选一部分精锐的出来,明年加入战斗序列,剩下的人则会成为辅兵,用来运送粮草,看守其它国家的城池。

那些僧人,官员,甚至后续的地痞流氓,将会成为,挖矿的主力,老实本分的百姓,以后就安心种地。

这就是薛云对高昌的规划,甚至说对整个西域的规划,也是他这几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

只有把上层一网打尽,剩下普通的百姓,牧民,他们才能很好的接受新的统治,因为新的统治比以往更好。

等到他们习惯了中原的治理,与汉人完全的融合,随着下一代人成长,就会逐渐忘记过去,只会从老人嘴里,听到属于过去的传说,过去那种苦日子,将来或许会再次出现,不过短时间来看,是比以前过得更好。

统治西域的工作,任道而重远,薛云已经做了一个长久的规划,而这个规划,如今正摆放在李世民的书桌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