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得最多的还是独孤玉凤,鄯善得到,最好的金银珠宝,佛像,都交给她在打理。
独孤玉凤在女人街举办了两场专卖,所有的金银珠宝,玉石佛像,都卖出了高价。
一些品相差的宝石和玉石也没有浪费,被镶嵌到了皮包,鞋子,腰带上面作为配饰。
别以为后世的人会玩,其实如今的人更会玩,尤其是有钱人。
后世只会玩品牌,最多加几颗钻石,说不定还是人工制作的钻石,现在可是实打实的镶嵌金银珠宝。
镶嵌几十颗宝石的鞋子都不算少见,更别说金丝玉腰带,丝绸做的腰带,用金丝织花,一圈玉石环绕,还有宝石点缀,看得人想动手抢劫。
薛云可没有忘记,自己窥视贺兰山的主要目的,他派人询问,终于找到了贺兰山的铁矿和煤矿。
“这就是废铁山。”一个老年突厥人,指着前方说道。
积雪覆盖之下,看不出山的样子,不过树木很少,确实像有矿的样子。
“为何叫废铁山?”薛云问道。
“这里的铁没用,打造的武器很脆,一砍就断。”突厥人解释道。
薛云轻轻点点头,他猜测应该是铁含量的问题,这个问题对突厥人来说没有办法解决,不过中原的工匠应该有办法,大不了慢慢试验就是,废铁矿,后世可没有这种说法。
薛云也明白了,为何突厥人明明掌握着铁矿,反而没有多少铁器,不少箭支都是用骨头磨出来的。
根据突厥人的介绍,他们试过不少次数,从山顶到山脚,他们都挖了不少的矿洞,不过都挖得不深。
草草的看了一下,薛云决定回头就让人来挖,然后来说试验。
用了十天,薛云跟着突厥人,来到一处山脚。
“这是火焰山,上面全是你说的那种黑色的石头。”突厥人面带恐惧的看着山顶说道。
“火焰山?”薛云惊讶的抬头看去,在他记忆中,火焰山可不在这里。
“是的,那种石头会突然燃烧,进山的人不小心就会被烧死。”突厥人很肯定的说道。
薛云忍不住笑了,贺兰山这里夏天温度高,煤炭没有自燃,说明品质很好,至于进山的人被烧死,这说明这里是露天煤矿,而且含量很高,这才可能摩擦起火。
煤炭根据燃烧的能量分为低卡和高卡,低卡煤含有机物多,容易自燃,高卡煤更纯,燃烧温度更高,烧得也很久,反而不容易自燃。
这里山势不算高,已经算贺兰山深处,因为在大山深处,所以空气湿度很大,应该是这个原因,所以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火焰山。
如果这煤山单独存在,四周没有大山,薛云猜测,这说不定真的会形成一个燃烧几百上千年的火焰山。
扫开积雪,下面就是黑乎乎的一片,薛云笑得更加开心了,这已经露在地面了,简直就是最好的煤矿。
就脚下这座山,已经足够薛云让人挖一辈子的了。
只是有些麻烦,这位于贺兰山深处,即便不是冬天,估摸着也得走三四天,距离少说也有上百里。
直线距离当然没有那么远,但是这上山下山的,事情就麻烦了。
“能不能修一条轨道?”薛云喃喃自语道,随后把目光看向来的方向。
和其它山脉一样,越是靠近山脉中心,海拔越高,从这里修一条轨道,未必就不行。
回忆了一下来时的道路,薛云决定再考察一下,虽然没有电,不过薛云相信匠作监那些巧匠,他们应该有办法解决。
用木头搭建轨道,利用下坡的惯性来冲下一个上坡,有上坡缓解速度,不至于控制不住,至于平坦的地方,可以用人来牵引,只要度过最麻烦的那一段路,后面就能用马车拉出去。
所以要修轨道,还得修一条出山的道路。
如今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修建轨道,这不但需要懂行的人来计算,还得厉害的工匠来修建,不然一跑就脱轨,那就完全没用,并不是说随便弄两根木头就行。
铁矿那边虽然距离山外也不近,不过有一条溪水从山边流过。
溪水夏天应该不小,从河道宽度就能看出来,再修整一下的话,完全可以用船只运送铁矿石。
哪怕用小船,一船装三五百斤,也比人运送来得快,麻烦的是河道修整需要不少时间。
幸好手里还有不少俘虏,这些人正好用来做苦力,至于李世民要的突厥女人,送一万过去就是了。
经过薛云的分化瓦解,贞观八年到来的时候,铁勒部落已经成功瘦身,薛云拥有了七万铁勒人。
其实能让这些铁勒人臣服,一来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臣服大唐,虽然以前没有大唐官员来管理他们;二来就是薛云用的手段。
最主要还是薛延陀做得过份,夷男不但带走了他们三万青壮,还有大部分牛羊马匹,剩下的这些牛羊马匹,属于部落的种子,想要恢复到以前,还不知道需要多少年。
牛羊马匹就是突厥人最重要的财物,被人生生夺走了大半,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怨言,而且被夷男带走牛羊马匹,还有粮食,已经让留下的人感到生存危机。
有了来自中原的支持,他们心里的危机感减轻了许多。
薛云并不担心夷男反扑,想要反攻贺兰山,一是翻山,一是渡河。
拒河而守,即便只有一万人,薛云也有把握抵挡四五倍的敌人。至于翻山就别说了,贺兰山要是那么好翻越,也不会成为险地。
翻越贺兰山,最低也得度过两千多米海拔的山峰,不说需要多少时间,等大军走出贺兰山,还能发挥三成战力就不错了。
薛云和令狐德棻,李孝同等人商量过,夷男应该只能吞下这颗苦果,最多就是索要铁勒人,到时候正好把那些老弱幼塞给他,免得浪费粮食。
夷男绝对不敢面对大唐和阿史那社尔的夹击,除非他真的疯了,想和大唐翻脸,否则只能忍下这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