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你们这帮贱货!很多人都是你们抹黑的!
当陈寒在这里喊出来这句话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也输了。
他原本是那么的不屑充当这些文人的谈资,但是现在它却不由得自主地去跟这些流言蜚语计较。
如今的这个官场早就变成了读书人的天下。
他们说谁是黑的,谁就是黑的。
他们掌控着天下所有的舆论,他们不允许有人反抗他们一旦有这样的人出现,那就必须要去抹黑。
就必须要在根子上面完全地将这样的人扼除。
他们之所以不愿意让贫病百姓们得到知识,就是因为一旦百姓们得到了知识,就会冲击他们掌控舆论的能力。
一旦让百姓们知道如何去思考人生,这些人就不好控制了。
这些人就不会一味地听从他们这些读书人的。
也是因为如此现在他们要遏制住陈寒,可惜陈寒不是一个随便能让他们摁住的人。
陈寒的思想深度也不是他们能够随意的控制的。
吕本在疙瘩都起来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能够从陈寒的嘴里面,听到这样发人深省的话。
他作为读书人,很明白读书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们之所以阻拦这件事情,不是因为这件事对他们的名声有多少的冲击。
而是一旦这样的口子开了的话,阶级的壁垒可能就变得模糊了。duwo.org 比奇小说网
那他们那可怜的自傲,从何处而来。
他们那可怜的一点高傲,从何而来。
他们必须要通过这样的手段让所有人都明白,他们读书人是最高贵的。
虽然科举制度是隋唐发明出来的,两宋之时也一直都在运用但是讽刺的是,真正让科举制度成为了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的当官途径地,居然是明朝。
有历史记载。
隋唐之时,真正通过科举做官的人,少之又少。
更多的还是推荐和门阀。
两宋之时,读书人增多也没有改变每一次科考录取的进士人数不多的现实。
而到了明朝开始,每一次都能录取上百号人。
而也是因为朱元璋的户籍制度的关系,把读书人的地位瞬间拔高到了所有百姓之上。
让本来普普通通的读书人瞬间成为了高人一等的存在,这才让这些读书人从此之后有了一种爱好感。
而为了维护这种高高在上的尊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团结在一块。
即使明知道眼前这个人是坏人,但只要他做的事情是为了维护读书人的利益,那都可以团结起来。
而这也是明朝后期,畸形的文官集团形成的原因。
他们已经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认为自己比任何一个阶层的人都要高贵,他们怎么可能将高高在上的头颅低下来去看看别的阶层取得的成就。
在他们认为一切伟大的事情都必须是出自于读书人之手。
如果不是,那就摒弃掉。
吕本看透了这一点之后才会去经商做买卖。
因为作为一个读书人他都很讨厌这种习气。
所以当陈寒在说出了那句话之后,它不仅是佩服陈寒的勇气同时更是欣赏,陈寒能够看透这一点的睿智。
“他真的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我为何要跟他作对?”
此时的氯苯可以说是很痛苦的。
他很想和陈寒握手言和,但是他却明白自己身后面的是一个大的利益集团,这些人是不会同意他这么做的。
这些人为了利益一定会推着自己去跟陈寒作对。
而且自己已经深陷在其中他也明白,自己绝对没有什么可能回头了。
欸!
不由得叹了口气。
边上的文官听到她的这声叹息,还以为他在为礼部尚书叫屈。
“吕公,您没必要跟这样的人一般计较。
礼部尚书大人虽然败下阵来,但是他还有很多的门徒,一定不会放过这个人。”
这一刻的吕本突然感觉自己身边真的缺少一个知心的人。
往往都是这样的虚伪之徒。
陈寒在说完了这番话后,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是迈步离开。
留下被门徒搀扶的礼部尚书还有所有发愣的文官。
……
乾清宫书房。
当朱元璋得到了在广场上面,陈寒与礼部尚书说话的记录。
并且看到了锦衣卫画的木片上面,陈寒声嘶力竭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一时间也是非常的感慨。
正如陈寒所说很多时候其实根本不是没有人做事,而是做事的人往往都被这些不做事的文官给抹黑了。
文官不允许有人比他们更加的强大,更不允许有人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强势。
他们希望所有人都能跟他们一样的中庸。
“陈寒啊陈寒,你这个年轻人真的是让人很意外。”
朱元璋说着,笑了起来。
“难怪你会说你就是一个孤臣,现在看来的确是如此。
那就让咱好好地看看你这个孤臣到底能做出什么样的成就来。
就让咱也做个问心无愧的君王吧。
走!上朝!!”
朱允熥听着自己的皇爷爷刚才的话,眼睛里面终于有了一丝光彩。
他刚才也看了蒋瓛他们记录的,自己的先生与礼部尚书的对话。
能看得出来自家先生非常的激动。
不可能不激动。
因为这些人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根本不讲事实摆道理,就一句话,那就是,如果让我们这些读书人去教导工匠的话,那你就是个佞臣。
可是面对先生说的的事实,他们却选择逃避。
这帮虚伪的家伙。
难怪自己的兄长会被这样的人教坏。
……
朝堂上。
“陛下,礼部官员乃是教谕天下百姓的,岂能被安排去给工匠教书。
小小工匠只需要会干活就行,何必让他们读书习字?”
礼部的官员大言不惭地说道。
陈寒马上反驳:“这位大人说得真好,工匠不需要学习,那请问一下你们这些有学识的家伙,水泥如此好用也已经被证实了,为何你们这些读书人没有发现,反倒是工匠明白其中的配比。
然后告诉了我?我经过了实验才确定了这是正确的。
这些难道不是学识?
齐民要术流传千年之久,那是一部农书,照你的意思,只有识文断字的人才能去看这部书,然后去种田?种田的百姓就不需要知道?”
礼部的官员被驳斥得完全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