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免费赠送几句</P>
“张处长,检测报告呢?”</P>
“还没来得及测!”</P>
厉害……你是睁着眼说瞎话,明晃晃的拉偏架。</P>
这就没意思了,总不能为了这么个破顾问,我还得走一下后门?</P>
得,自个玩吧……</P>
李定安再懒得说话,拉过一张椅子,一屁股坐了下来。</P>
代有年想了想,走过来坐到了他对面,笑眯眯的,神情说不出的和蔼:“生气了?”</P>
呵呵……你也不是好人。</P>
从进了门就一直观察,那眼神就像激光似的扫来扫去……来,采访一下,你老是干嘛的?</P>
他笑了笑,又摇摇头:“不至于!”</P>
这表情不对……</P>
代有年继续刺激:“小伙子挺自信啊,制瓷的工艺懂得这么多?”</P>
你一个警察,懂什么制瓷?</P>
这就是没话找话了……</P>
他点点头:“确实有点!”</P>
这一下,反把代有年搞不会了:突然就没情绪反馈了?</P>
他诧异着,又给张汉光使了个眼色,张汉光秒懂。</P>
“具体讲讲!”</P>
我给你讲个毛?</P>
“就瞎猜!”</P>
你鬼扯什么?</P>
就你刚说的那些,感觉比检测报告还详细,这是靠猜出来的?</P>
张汉光确实很好奇,总觉得忽略了什么非常重要的信息,但李定安摆明不想说……</P>
其实还是挺难的。</P>
因为这几样东西确确实实是元朝的物件,而且仿的极为肖似,做的也相当精美。李定安怀疑,这批瓷匠既便不是元蒙南下后从汴京逃到福建的那一批官窑老师傅,也绝对是那些人的后代。</P>
好在这段时间专攻蒙古瓷,对各大名窑土质相关的文献看的比较多,不然还真看不出这几件东西的制胎工艺,自然也就推断不出这些东西出自建窑,也就更不知道是仿的了。</P>
如果不是深入研究过龙纹大缸,他也和于正则一样,至多也就能看出青花盘这一件是后做的包浆。</P>
所以如果说心里话,他应该要比于正则强一点,但也不多。</P>
包括后面的笔洗和胆瓶,他就看不出来是做旧的,只是凭直觉怀疑有问题,就用系统测了测,这一测,就测出了了不得的东西。</P>
要说仿古瓷,故宫说自个第二,没人再敢称第一,但后面那两件的做旧手法,保证故宫的馆员们想都不敢想:牛肚子里装药水,先泡,再煮,后烤……</P>
前后需要三天,肉只能六成熟,然后一件崭崭新的海淘瓷就有了传世百年才有的老包浆。</P>
随便在国内市场转两圈,上上小公司的拍卖会,再请几个专家稍稍的吹一吹,这几件玩意就成了宋瓷珍品。</P>
宋瓷喛,一件动辄上千万,开什么玩笑?</P>
还有那只青花盘……这可是人物元青花,要下了“亿”,李定安敢抱起盘子啃着吃了。</P>
所以说,他对这伙走私犯的兴趣比警察浓厚多了:</P>
运气贼好,打捞技术过硬,修复和仿古瓷的技术更是超级高……特别是后面的这两项技术,李定安敢保证,要是能给他透露一下几个关键的点,申请几个部级项目绝对没问题。</P>
但估计不怎么好接触……</P>
一时魂游天外,脑洞大开,旁边的三位却不停的对着眼神,交换着信息。</P>
也不知道两个警察是怎么忽悠的,刚刚产生的那点怀疑不翼而飞,于正则又恢复了矜功自伐,淡然若定的模样。</P>
他施施然的靠着椅背,手指轻轻的点了一下桌子:“李同学,咱们要不要打个赌?”</P>
李定安还没回过神来,下意识的问:“赌什么?”</P>
“当然要看你有什么!”</P>
噢,有彩头的……嗯?</P>
看着于正则从脖子里解下一块玉,又往前一推,李定安的眼角止不住的抽搐了两下。</P>
古玩行当里倒是有这样的习惯,彼此不服气时,就会赌点东西,就赌谁的眼力高。</P>
但在这里……于会长,你搞笑呢?</P>
旁边那两位的屁股都快歪到天上去了……</P>
他摇摇头:“不赌!”</P>
“不敢?”</P>
“不是不敢!”李定安叹了一口气,“而是不够!”</P>
于正则又斜起了眼珠:“你看清楚,这不是普通的玉!”</P>
李定安没说话,只是笑了笑,又看了看桌子上的玉。</P>
圆形,直径六公分左右,厚约两公分,中间有牙签粗细的孔,用红绳穿着。</P>
玉质很细也很白,光泽温亮,包浆圆润,上面刻着一条没有角的龙,风格古朴自然。</P>
龙底下还有云纹,下面还刻着一个米粒大小的虫篆,仔细辩认,应该是一个“达”字!</P>
确实很少见,如果上拍,估计能值个三四百万。</P>
“放心,我看的很清楚,但没必要……”</P>
话没说完,李定安的又愣了愣。</P>
无声无息之中,眼前浮现出一行行的小字:</P>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