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朝堂之后的公子扶苏,回到自己的府上。看着眼前的亲信孔乐礼说道:“这一切太无耻了!!真的,如果我下一次看到陈天龙我一定要杀了他。
他是干什么的,一个骗子罢了!如果不是今天我的劝阻,今天父皇真的会听从他的妖言惑众。现在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争,时候该与民生息了。”
孔乐礼赶紧行礼说道:“公子!!你这又是何必呢!!现在陛下已经一同四海之境,他的丰功伟绩还没有得到彻底的释怀,他也不能够真正享受这种高贵的一切。
只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的问题。陛下一定会改变国策。到那个时候他就会知道现在做的一切是多么的愚蠢,而且亡国的诸侯贵族还是在蠢蠢欲动。
只有公子你能够看到这一切,安抚这些贵族。只要能够给与他们足够的礼遇,我相信这一切都会变好的,只不过是现在时机不成熟罢了。”
扶苏作为整个秦帝国乃至华夏未来的掌舵人。他的身上已经有了很浓厚的贵族气息,很多时候它做的事情已经在向一个正规进发。
非常可惜的一点就是扶苏从来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危难的磨炼。很多时候还是异想天开,他觉得这个世界就是很简单的一个世界,只要自己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自己好。
有些东西他是不会明白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面。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够生存。一切美好都会在实力面前稀碎。
现在是因为他的背后是无比强大,整个帝国畏惧的一代大帝秦始皇在他的背后坐镇。如果没有了秦始皇的话,我觉得他说的话就是在放屁。
总是觉得自己看着周围的人都很善良,很多人都愿意听从他的意见。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到,他让很多大臣看到了礼乐而治的高尚。
却在快乐之中忘记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利益交换才换来的。如果他不是帝国未来的主人,谁会觉得那些繁琐的东西是值得自己付出去做做的追求。
扶苏看着孔乐礼说道:“我现在已经做了这么多,我觉得只要父皇愿意听我的。我们的理想就会实现,到时候我会将儒家视为国家的正统。
到那个时候什么狗屁墨家,我要让他们彻底的拜倒在儒家的脚下。只要能够文明开化,天下必然大治。这样的理想还需要多久才能够实现呢。”
孔乐礼作为孔氏后裔,儒家的宣扬传播者。能够被秦始皇选择作为未来帝国接班人的老师,也是有秦始皇的道理的。
现在的他对于公子扶苏也是有些意见。他觉得公子扶苏是一个好的帝国接班人,但不是最好的帝国接班人。因为治理国家并不是像他幻想的那样。
他教导的说道:“公子!!我能够交给你的是你对于天下,对于国家的认识。但是这个世界很多事情不是那么的简单。
要不然也不会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等的前辈著书立学流传后世。我们儒家是传承华夏的礼乐制度,但是不能够单纯的去执行这样的想法。
为什么几百年间,儒家也没有成为一家独大的局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时代,国家的需求。诸子学说都是为更好的建设国家提出自己的意见。
但是真正用到实处的时候,是需要不断地变通不断地去理解。如果只是尊崇礼乐宏伟,最终的结果只能够是礼乐崩坏,天下纷乱。
几百年的纷乱,是谁结束的。是大秦,是国家法治。是整个国家都以天下为己任而成。外行儒家之法,内省法家之道。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家是最好的。只有实用才是最好的,无论以后我们儒家是不是真的成为天下正统。我觉得我们都不应该觉得是一家之言的功劳。
这一切都是大家为了天下而做出来的贡献,如果你什么时候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成为国家真正的接班人。”
公子扶苏喜爱贤良,并不是因为他真的觉得贤良之人可以成就国家。能够让这些人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更多的是对于一种至高无上思想境界的追求。
怀揣着这样的目的,他一直以来都是将所有的一切流露于表面。他觉得只要自己可以和贤良之人心心相惜,就可以站在很高的地方。
这样的想法,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从小到大他没有经历过颠沛流离之苦。秦国自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国家发展以来。
几乎后来的每一代君主都曾经人质于他国,在困苦的环境之中见证了秦国一步步从一个西垂弱国,一个不被中原国家认可,甚至是歧视。
一点点走到今天富国强兵,最终一统天下的局面。正是因为从小到大他看到的是秦国一点点的蚕食诸侯各国,几乎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就走到了今天。
这种被富贵包裹的生活,让他对于那些浴血奋战的事和人都充满着无线的鄙视。认为这些人都不懂浪漫,不懂得礼仪高尚。
如果没有这些人的付出,他们所作所为。真的不会有他什么事情,或许秦始皇不能够统一华夏。在他这一代走的下坡路秦国可能就会是另一个局势。
或许那个时候,秦国也会步强国没落的后尘。只是还好秦始皇终结了这一切,留给公子扶苏的是一个可以随意发挥的舞台,这让他失去了应该有的血性。
扶苏这个时候有些生气,他看着眼前的师父。心中有些不满,这种样子像极了一个孩子。
他看着师父说道:“老师!!我觉得你说的不对!父皇,残暴不仁!这样的性情怎么能够让天下长治久安呢!这不过是一时的局势罢了。
如果真的想要让国家延续下去,就需要实行仁政。只有仁政爱国,爱民!!只有这样的国家才能够被人爱戴,才能够长远下去。这才是正道。”
扶苏最终还是需要和陈天龙碰撞,他的成长需要更多的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