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下山
陈北辰微微低着头,瞳孔在五官投下的阴影中微不可察地缩了一下。
他控制着语气,控制着音量,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了一句:
“是谁?”
“别着急,我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证明,毕竟很难保证这件事里面只有他们参与其中。”陆灵泽笑着摆了摆手,随意地说道:“这次出门游历的人当中,除去许青之外,我都找他们谈了一下。徐常钧没问题,他会去追查红米教的源头。在五年前,这帮家伙还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教派。而到了现在,他们居然有能力解决真武殿都无法解决的旱灾,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诸葛端负责去查有没有北越之外的势力参与其中,我总觉得五年前有些事情不太对劲,或许背后还有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敌人。诸葛端在这方面有点人脉,不过他本人不是很喜欢用这些人脉。我已经和他谈过了,虽然他的情绪比较激动,但他会去做事的。”
陈北辰脑中闪过刚刚诸葛端那副气冲冲的模样,对陆灵泽的说法深表怀疑。
“赤鸾有她要做的事情,暂时帮不了我们这边。至于你,你要去查另外一些事情。”
陆灵泽的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他微微眯着眼睛,那双狐狸眼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仿佛闪着诡异的光。
“五年前,金沙河龙王坠于青州县。陈家庄所有百姓几乎被全数屠戮,在那之后,不断有力量试图掩盖这件案子,又不断有另一股力量一次次地将它提起。”
“掩盖这案子的力量我大概心里有数,但到底是谁一次次地把这件事提起来,这个我真的不清楚,需要你回自己老家查一下。”
“除此之外,为防万一,我给你找了一个外援。”
陆灵泽话音刚落,陈北辰就看到了他口中的外援。
许青身穿一身低调的青色道袍,腰间佩剑,正一脸煞气地看着二人。
陆灵泽伸手拍了拍陈北辰的肩膀,一脸得意地说道:“放心吧,有她保护你,这一趟一定万无一失。”
陈北辰缓缓转过头去,表情僵硬地看着陆灵泽,手指微微颤动,似乎是想从身上掏出个什么东西出来打爆他的头。
可惜陆灵泽没给他这个机会,冲着二人摆摆手就直接转身离开了。
清风吹过,偏僻的小道上除了二人之外空无一人,真是个绝佳的杀人藏尸之地。
过了好一会儿,许青那双仿佛利剑一般的双眸才微微低下,语气平静地问道:“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陈北辰的嘴角抽动了一下,微微叹了口气后,才跟着说道:“先去带上干粮和水,青州县粮食贵得很,水也少,没必要花那份钱。”
许青皱着眉头沉默了一下,才缓缓点了点头。
看她的情绪貌似还算稳定,陈北辰才缓缓吐出一口气,开始思考起自己这次回去该从哪里查起。
尽管陈北辰对陆灵泽本人有极大的意见,但他对陆灵泽的判断还是很认可的,一件本该被人轻易压下去的悬案,居然在五年间被人反复提及,这背后一定有着很大的问题。
红米教、境外势力、以及五年间不断将陈家庄灭门案翻出来的神秘势力,五年前的那件事背后,隐藏着太多的东西,有太多的人都想在这些事情里面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可惜,他们没把事情做干净,留下了一个死剩种,留下了一个个或许不致命但足够清晰的线索。
所以现在,该轮到这个死剩种去找他们了。
陈北辰缓缓吸了一口气,脸上挂上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他走在前面,把后背暴露给了许青。
“走吧,咱们的事情很多,耽误不起时间。”
许青愣了一下,随即无声地叹了口气,跟在了陈北辰身后。
……
陆灵泽穿过真武殿旁的小路,一步一步,慢悠悠地向山下走去。
他的手指放在腰间的符包上一点一点,路边的婆娑树影如走马灯般闪过他的面容,让那双狐狸眼在光暗交替之间变得逐渐锐利起来。
穿过这条偏僻无人的小路,陆灵泽的目光随之闪动不已,一个人影已经在道路的尽头等候他多时了。
徐常钧站在道路中间,面无表情地看着陆灵泽,手里还拿着一摞厚厚的宣纸。
“怎么了?”树影交替之间,陆灵泽的表情又变回了以前那副笑眯眯的样子。
徐常钧张了张嘴,却又什么都没说出来,只是默默地低下了头,看着怀里那厚厚一摞宣纸。
阳光下,上面密密麻麻的墨迹隐约反射着淡淡的流光。
“我找不到……”徐常钧低着头,声音比蚊子大不到哪去。
“这些关于红米教的记载全都含糊不清,而且还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我找不到红米教发扬的地方在哪?”
陆灵泽看着他这副样子,无声地仰起头,冲着天空深深地叹了口气。
“你应该知道红米教是怎么起家的吧?”
徐常钧愣了一下,随即很自然地说道:“这个知道,他们是靠着卖符水起家的。”
“你都知道了还问我?”陆灵泽的嘴角控制不住地抽了抽,捂着脸叹了口气说道:“你动动脑子,什么人会买他们的符水?不就是那些住在偏僻山村里面,身无长物,没钱看大夫,又找不到正经法师的农民百姓吗?”
“你自己找一找,找那种地形偏僻,生活落后,地形封闭的南方山村。然后对着上面的记载挨个排查一下。”
徐常钧微微有点发愣,随后脸上红了一下,连忙捧着那一摞宣纸转身离开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陆灵泽忍不住又深深地叹了口气,随即仰起头,眯着眼睛,口中低声自语道:“小混蛋们,快点吧,快没时间了。”
与此同时,真武山上,陈北辰和许青已经从食堂带够了干粮与清水。诸葛端一边痛骂着陆灵泽的祖宗十八代,一边气冲冲地向山下赶去。
徐常钧也离开了真武山的范围,一边看着宣纸上的内容,一边从城里的驿站租了一辆马车。
而另一边,在一座气势恢宏,金光灿灿的寺庙中,一个年轻的僧人睁开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