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子……朝廷有新的章程送到了望夷宫来,以供大公子参阅。”
望夷宫中,一个宦官,拿着几卷竹简,来找扶苏。
“都有什么?”
扶苏听了问道。
虽然扶苏这些时候也不怎么上朝,但是只要朝廷有什么朝会和大事,嬴政也都会让人把重要的事情都誊抄一份来交给扶苏,供他学习参阅。
这个有点相当于现在的内部报和内参,比较有地位和影响的人,按照人物的重要程度和信息的重要程度,哪怕不同,都得人手一份。
得让你知道上下已经发生和接下来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免得你跟不上节奏,到时候对谁都不好。
“回禀大公子,朝廷上已经批准了,要推行新的儒道了。”https:/
宦官言道。
秦朝的宦官还是得识字的,毕竟秦朝的宦官,那是真的官,需要帮助皇帝和一些皇族的人来处理事情的。
而等到了后来,宦官都成了太监了,反而不能识字了,原本宦官需要做的那些事情,变成了皇帝专门挑选一批没有身份但有头脑的人来做。
这种人,后来被统一称作内阁……
所以,宦官才是最原始的内阁。
“什么?这么快?”
听到宦官的回答之后,扶苏一阵骇然大惊。
这新的儒道在朝堂之上,竟然这么快就被推行了?
这怎么可能?
难道老秦权贵们没有反对吗?
这不可能啊……
扶苏心说以前自己在操场上弹起儒道的时候,那帮老秦权贵们可是一个个的站出来,纷纷反对。
当然每次都是冯去疾挑的头……
而且同时,左丞相李斯也绝对会反对。
所以扶苏也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他每次上朝总是以一人之力妄图挑战整个朝廷,包括坐在中间的他那位父皇。
然后每次都失败……
“是啊大公子,朝廷已经准许在关外,推行新的儒道了。”
宦官回答说道。
什么情况?
关外?
扶苏听了又是一愣,心理大致稍稍明白几分。
关外的话倒也是合乎情理,这样老秦权贵们,也说不定会不反对。
只是,扶苏却并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为第一他没有完全推广,第二他就算推广了,也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结果。
“哎……”
想到这里,扶苏深深叹了口气,怅然说道,“儒道要是被歪曲曲解了,而众人全都被蒙蔽,百姓不会真正的顺从,士族不会真正的安心,长此以往,难道真的是好事吗?”
“大公子?”
就在这时,淳于越走来,扶苏见状马上,抬手指着这些卷宗说道,“博士来的正好,你也看一看吧,朝廷要在关外推行新的儒道了。”
嗯……嗯?
卧槽?
听到扶苏的话之后,淳于越一阵大惊,“朝廷通过了?”
“是啊……”
“那帮老秦权贵竟然会同意?难道就因为不在关中?”
淳于越又瞪眼问道,满星都是不悦。
“现在还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只知道他确实通过了……”
说着扶苏苦笑了一声,心说,看来自己之前是真的小瞧了叔孙通呀……
没想到他就上这一次,朝廷竟然就把事情给办成了?
当然事实情况是他的确是上了一次朝廷,这事情也的确是沉了,但是他不是重要的那个……
他从头到尾,只不过就是一个棋子中的棋子,被摆在最前面罢了。
所以有些时候不要光看什么行动什么公司被摆在最前面那个人,有时候他只不过是一个空壳牌子而已,他适合摆在前面,那就把他摆在前面,这也是他仅有的用处。
“这个叔孙通,名为大儒,实为儒贼!”
淳于越怒道,“让这样的小人能够得逞,像大秦如此的朝廷,还能有什么未来?简直是有辱斯文,让天下为之蒙羞!”
“博士息怒,我们再想办法。”
扶苏听了,只好说道。
“是得想办法,绝对不能坐以待毙。”
淳于越听了说道,“如今叔孙通这贼人还把这么多的儒生全都诓骗过去,以富贵为之,引诱他们为其摇旗呐喊,这实在是可恨……向使儒生们站在我们这边,那就好了……如今只剩咱们两人了,也不知该有什么办法……”
说着叹气的摇了摇头……
这帮不争气的东西,哎……
嗯?
听到淳于越的话,扶苏反而是心里一动,“博士,兴许未必只有咱们两人……”
什么?
听了扶苏的话之后,淳于越一愣,马上瞪眼问道,“不知大公子还想起什么人?难道这咸阳城中还有一帮没有被他所哄骗的儒生吗?”
“这咸阳城中未必了……”
扶苏只好说道,“可是难道儒生只有在咸阳城中才有吗?而且这些儒生论名气,也远非那么出名……但是有一些人,他们的名气可是远胜过这些儒生的,倘若他们能够出来,势必能够天下震动!”
嗯?
谁?
听了扶苏的话之后,淳于越脸色一变,随即面色复杂的问道,“大公子,你说的该不会是商山四皓吧?”
“正是也!”
扶苏兴奋说道,“商山四皓,名声在外,是真正的大隐大儒!如果能够请的他们出山,能让他们支持咱们,那不就妥了?”
扶苏心说,如果能让商山四皓出来,匡扶正义,支持自己这些,那普天之下的儒生,岂不是都会震撼?
到时候不管这些普通的儒生怎么宣传宣扬,那肯定都比不了他们四人的一根呀!
不过……
对于这样的事情,扶苏当然是开心的,乐意的。
但是,淳于越,那就未必了……
没错!
淳于越,还真不太愿意让这四个人出来。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淳于越最在意的,是儒道的发扬吗?
那当然也是的!
为了这个,他甚至是愿意牺牲性命,以死明志,博德万世流传的美名!
但是,却也不完全是。
这是有那么一个条件的,那这个条件是,这个把儒道发扬光大,甚至为儒道以死明志的这个人,得是他!
没错,功名利禄人之所向。
有些人追求立功,有些人追求利益,有些人追求官位,也有些人追求的是名声。
在古代社会,名声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一是古代很多人相信灵魂,认为名声恶臭,那么灵魂就脏了,人可以死,但是灵魂要是受到玷污,那就没下辈子了,或者下辈子遭受恶报。
第二,那就是跟现在差不多,名声是一个人的社交准入证,与人交流交谈做生意,但是我臭名昭著的话,就没有人愿意跟我这样了。
比如劈腿pc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那下次找对象还是容易吗?
比如坑了合作伙伴的事情发生了,人尽皆知了,那下次还好跟人做生意吗?
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