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十四卷大乘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全本免费阅读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三面,「第六、谄」,这是随烦恼的第六个心所,我们看它的体性跟业用。

『六、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谄」,就是『为罔他故』,「罔」是欺骗的意思。就是这件事情的出现,是想要欺骗他人;为了欺骗他人而『矫设异仪』,「矫」我们前面说过「伪装」,现出一种异仪、很特别的威仪。这地方说特别的威仪,是指很谦卑的态度、很柔和的言词,谦卑的身业、柔和的口业。这种谦卑跟柔和,本来都是佛陀所赞叹的,但是这样的一种异仪,感觉上很不自然,已经超过原有的状态。他的内心是『险曲为性』,「险」是邪恶,「曲」是不正直,弯曲不正直,就是不老实。

前面的「诳」,是说本来没有功德,却想要把功德表现出来,所以装成有功德的样子,所面对的对象,多数都是对于下辈,或是出家众面对信徒,为了得到对方的供养,表现出一种很特别的功德样子。而「谄」,所面对的境界,多数是对同参或者师长。《瑜伽师地论》上说,「谄」是由「覆」引生的。好比这个人身口意,多少有一些过失,因为害怕同参跟师长知道,故意现出巧言令色、不自然的威仪,来讨好对方,所以是『险曲为性』。

这样有什么业用呢?『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由于表现很谄媚的样子,希望同参道友、师长不要指责他,所以不堪任师长跟同参道友真正的教诲,这也是「贪」跟「痴」一分为体。谄就是谄媚,多数跟「覆藏」过失有关,表现出一种谄媚的样子,而这种谦卑、柔和的相貌,感觉上不是很自然,这叫做「谄」。

『七、憍者,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此以贪爱一分为体。』

「憍」就是『于自盛事』,「盛」是指殊胜。内心有一些殊胜的功德,大多是自己很精进,拜佛、诵经很多、善事也做很多,有一点资粮了。『深生染着』,对于这样的福德资粮,或者智慧资粮,内心染着。『醉傲为性』,整个人迷迷糊糊,像喝醉酒一样,觉得全世界你的功德最大,看不到真相,「醉」了;「傲」是凌驾他人,有一点类似高举的意思,跟前面「慢」的性质很接近。我们一般讲「傲慢」,其实「傲」也有高举的意思,凌驾他人之上,这就是「憍」的体性。

『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憍」的这种醉傲体性,使令我们很难看到自己的过失;身口意的杂染法,就在我们醉傲的体性保护之下,一天一天的增长、一天一天的增长。

这个「憍」,通常一个初学者刚来到僧团,罪障深重,福德智慧资粮都没有,还不容易生起憍慢,会很谦卑。但是三宝有大功德,你在三宝当中,又是忏悔业障、又是积集资粮,一年、二年、三年,或者出家、或者没出家;世间的事情就是因缘所生,苦恼的人不是永远苦恼,快乐的人也不是永远快乐。因为不断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你的生命开始改变、功德慢慢增长了,这时候就会有问题,就是你会生起憍慢心,因此而引生放逸!憍慢以后就放逸,放逸以后就栽跟斗,就是这样子。所以为什么很多修行人,慢慢进步、慢慢进步,进步到一个程度,摔下来,就是这个问题──憍慢──骄兵必败;当你进步到一个程度,一憍慢,眼睛长到头顶上,很快就摔下来了。

记得民国七十九年,我从佛学院刚要毕业,那时候我们净律学佛院第一届,有六位同学毕业,印象很深刻,我带着同学一起去向我们的恩师上果下清律师礼座。到了果清律师的寮房,向他顶礼后,果清律师要我们全部坐到地上,他就坐在我们的正对面,说:「讲讲你们毕业之后的理想,每个人都讲出自己的抱负!」那时候大家都很天真,不知天高地厚,大谈未来要怎样自利利他。清和尚听完之后,没有任何评语,只讲一句话说:不管你们以后有什么抱负,要记住一句话︰

螃蟹小说网!

意思是说:不管我们将来能够成就多大的功德、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内心始终都要保持谦卑学习的态度。这句话我发觉非常重要!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功德,随着修行不断的增长,这正是个关键 ──能够谦虚把头低下来!我发觉一个人不要把自己抬得太高,位置站低一点啊;人跟人相处,你站低一点,就容易进步;站太高,摔下来,就很严重了。

古人说:「聪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这句话,我们不容易了解,我初学佛的时候,我在格言联璧也读过,但就是不懂。刚学佛意气风发的时候,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聪明就聪明,为什么要表现出很厚道的样子呢?刚开始不了解。但是慢慢在人事中,经过一段历练之后,再看看那些大德、老和尚的修持,正是中国佛教的特色,原来忏公师父强调一个人的性格老实厚道、谦卑恭敬,这两个性格太重要了。虽然你的观察力很敏锐─聪明睿智,但是为人要厚道一点。「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这个「愚」,不是愚笨,是说在是非分明当中,应该加一点厚道。那么「道德隆重,守之以谦」,虽然你这几年的确很精进,又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福德智慧资粮都广大了,但是「守之以谦」,谦卑一点,你的资粮才会不断增长。

我们中国文化很重视「愚」跟「谦」,这两个字我们年轻一辈比较不容易体会出来,前一辈的老法师,如果经常跟他们相处,就会发觉这些老法师的身口意,都有这两种功德︰一个愚、一个谦。这两个非常重要!这个只有中国佛教才有,藏传佛教师父不强调,南传佛教也不强调。所以中国五千年文化,真的是不可思议,那些大智慧的圣贤不得了,孔子也是不得了,「道德隆重,守之以谦」,这两句话让我们终身受用,让我们与人相处减少很多障碍。我们讲以「谦」来对治「憍」,由于谦卑的缘故,让功德一天一天的增长,乃至于圆满,直到到临终。才不会从得意中摔下来,就是「谦」的重要性。这是讲「憍」,下一个:

『八、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害」,是对于有情众生(不是对境界),心无悲愍,完全没有一种想要去利益他的心,或者是为他拔苦的心。你对有情做什么事呢?『损恼为性』,你用身业、口业来损恼他。『能障不害,逼恼为业』,你这样去损恼他,你自己是不是很快乐呢?不是,你损恼他,结果你自己也很苦恼,你自己也是逼迫、也是苦恼。因为这个法,从你内心发动出来,一定先伤到自己再伤到对方。所以你损恼他,事实上你也不快乐,你内心也是逼迫苦恼,两个都受伤,这就是「害」。

前面讲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聪明的人不要太刻薄。就以修行人来说,在团体当中,很少人会用身体去伤害对方,世间人可能会有,出家人还不至于,但是我们会去损恼对方,都是讲话。有时候一句话讲出来,就像拿刀子割伤人一样,而且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生气,自己还不知道。

律上有讲到「独角牛」的公案︰说劫初的时候,有一个农夫养了一只独角牛,这只牛出生的时候,力气特别大,很有力量,但是有一个缺陷,就是头上只长一只角。虽然只有一只角,但牠很争气,工作勤勉,力量也大,从白天做到晚上,为主人做很多事情。主人对牠也非常感恩,给牠施设很好的房子、打扫得很干净,也提供牠很好的食物。牠对主人也非常感恩。

有一天,隔壁村庄要举办一场斗牛比赛,就是两只牛的主人各交一千金,然后两只牛的头绑一条绳子,往左右拉,把它拉过去就得胜。这一天独角牛就跟主人说:「主人,隔壁村庄斗牛比赛我应该去参加,我从小力量就很大,我为你争取一千两黄金。」主人说:「你有把握吗?」牠说:「我啥事没什么把握,这力量我是有把握的!」主人说:「好,可以!那我们去参加吧!」就带着这只独角牛去参加斗牛比赛。

两个人一上场,根据规矩,双方主人要先介绍自己的牛,对方主人说:我这牛是怎么怎么的好…那么独角牛主人上去也是赞叹,我这只牛也是怎么怎么的好…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天生只有一只角」。讲完之后就开始比赛,结果独角牛一下子就输掉、被对方拉过去了,一千金就输掉啦。回家的路上,两个闷闷不乐,垂头丧气,主人就说:「你看,都是你,好端端的就要去参加比赛,输掉我一千金。」独角牛牠也很委屈牠说:「主人啊,你不能怪我,你在介绍我的时候,就讲我的优点,我出生一只角,这是我天生的缺陷,你讲到我的缺陷,我就没有信心了,所以一上去就输掉了,怎么能够赢呢?」主人说:「那怎么办呢?」说:「我们明天再比一场,这次你不要介绍我的缺点,专讲优点就好了啊!」第二天再去比赛,主人都不讲牠的缺点,果然这只独角牛信心大增,一下子就把对方拉过来。所以佛陀说,自今以后比丘应该讲柔软语,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待人处事,讲话要留意,不是你想什么就讲什么,说「我这个人很正直」,不是这样的。我看一本医学报导说,要是父母亲脾气不好,动不动发脾气、经常呵斥子女,子女长大后,对自己比较没有信心;这件事情他本来可以做好,但是他不敢做,从小被骂怕了。我们有因缘收徒弟、或摄受信徒,也是这样,除非他的根性非常利,不要一开始就去触动他的伤处。同参道友更是这样子,我们言词不要太刻薄,厚道一点;话讲得圆融一点,多带一点鼓励性质、少一点责备性质,多一分摄受、少一分责备,对其成长非常重要,有好处。如果一下子就把他伤害了,那他以后就自暴自弃了!反正也没希望,干脆一天混一天算了。他会这样也是我们口业引起的,以后我们修行也会有障碍。所以讲话要厚道一点、留一点口德;人跟人之间相处,多赞叹对方的优点,要讲缺点也是私下讲、私下劝谏。这个很重要。就是要有悲愍心,经常注意这句话讲出来,会不会伤到对方,要注意这件事情。以这种厚道的性格来对治这个「害」,不要去损恼众生,特别是言词。

『九、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所谓「殉」,就是追求;不是为了团体,而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名闻或是利养。『不耐他荣』,「耐」是忍受,不能够忍受他人有荣耀的事情,内心生起一种『妒忌为性』。多数有「妒忌」心的人,都是我执、我见比较重的人。我们的生命体─色、心二法都是因缘所生,剎那剎那变化,但是他不这么认为;认为生命体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有这个「我」总觉得觉得世间荣耀之事,都应该归于我;假设有某方面的荣耀归于别人,内心当中就不耐他荣,不能忍耐这件事情,生起嫉妒心了,严重一点就会去障碍、破坏别人。

『能障不嫉,忧戚为业』,因为经常去嫉妒别人,心中老是忧戚、不快乐──这个功德怎么会被他得去呢?应该是我的!心中充满着忧戚。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这种相貌。这是它表现出来的业用,忧戚是由于嫉妒而来的。

我们在僧团里面,人与人之间相处会发觉啊,我们对于上一辈跟下一辈比较好相处;对于上一辈的老法师会很恭敬,他有什么功德,我们不会嫉妒,只会仰慕;对于下一辈的慈悲摄受,当然他的功德比不上我们,就是慈悲摄受;但是平辈之间,你的资粮跟他的资粮差不多,就不容易相处了。

其实,每个人的善根不一样,你持戒这方面的善根强、他的禅定善根强、他的般若波罗蜜善根强,假设我们没有更宽广的胸量,我嫉妒你、你也嫉妒我,那么严重一点,就是我破坏你、你也破坏我,结果两个人都受伤。所以在大乘佛法当中,很强调「随喜功德」。你看普贤十大愿王,菩萨修行十种功德,疾速成就佛道,其中一个就是随喜功德。

「随喜功德」有两个好处:

一、如果他是一个初学者,刚开始栽培善根,去诵经、或者拜佛、或者学习打坐,你随喜赞叹他、给他鼓励──啊呀,有人鼓励我、赞叹我,我应该要更努力!如果你一下子就泼他冷水,他就自暴自弃了。所以我们去随喜别人的功德,使令他的善法更精进,这也是一种利他行。

其次,你赞叹他的功德,你跟这个善法就结下善的因缘,以后这个善法在你身心要出现,会比较顺利一点。跟善法结善缘很重要!你要是嫉妒他、伤害他,以后你要修这个善法就会有困难,因为你曾经对这个善法,有嫉妒的心所在里面,除非你忏悔,否则这个烦恼也会障碍你。你说︰「奇怪,这个善根我怎么都栽培不起来?」就是你过去曾嫉妒别人。所以我们修行: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佛法讲「法门无量誓愿学」,在五乘功德当中,十方一切诸众生:好比慈济修习这些慈善事业,我们内心深深随喜;虽然我们在深山里用功,但是有人做慈善事业,我们也随喜;纵然只是人天事业,人天法也是善法,人天也是菩萨道所要修习的善法。「二乘有学及无学」,泰国比丘修禅定,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我们也随喜,菩萨也随喜二乘功德。「一切如来与菩萨」,当然十方诸佛菩萨显现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六波罗蜜、菩提心,那更是要随喜了!

换句话说,我们的心情是︰不管自己修习什么善法,那是个人今生的因缘,但是面对五乘善法,只要它的性质是「善」的,我今天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我内心当中的心情:「所有功德皆随喜」,我的心情是这样的,只要是善法我都随喜,这样才合乎自利跟利他的菩萨道。这是以「随喜功德」来对治我们的嫉妒。

『第十、悭者,耽着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此亦贪爱一分为体。』

这个「悭」就是「耽」,是「爱」的意思。不过「耽」比「爱」的势力更强大,是「爱」得很厉害了,才叫「耽」。『耽着财法』,内心当中对于自己的财物、或者所摄持的法门,非常的爱着,『不能惠舍』,不愿意把你的财富,以及所学到的佛法,适当的布施出去;『秘吝为性』,「秘」是把它隐藏,不让人家知道你有财富、你有佛法;『吝』是吝惜不舍,吝惜不给别人。一个是隐藏、一个是吝惜。

它的相貌是︰『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涩」就是不流通、阻碍住了,鄙恶的一种不流通。也就是︰这些财物、佛法,不能从你的身口意流到其他众生身上去,无法流通,『畜积为业』,把它聚积起来,不肯施舍。

在蕅益大师的《成唯识论观心法要》上说:「悭财者,世世贫穷;悭法者,世世愚痴。不可不戒也!」对财物悭贪,有什么过失呢?世世贫穷。对法的悭贪呢?这个法有很清净的传承、很殊胜啊,但我不随便给别人,那有什么过失呢?世世愚痴。所以不可不戒也!这件事情要注意啊,这样的因地是不好的!会使令我们贫穷、愚痴。「财」跟「法」就像流水一样,要流通才能够增长广大!

以佛法的意思,要「舍」才能够「得」,舍得出去才能够得到更多;你把它保存起来,「死水不藏龙」,下辈子就糟糕了,会贫穷、愚痴。所以要用「施」波罗蜜来对治悭贪。这是讲到前面十个随烦恼。我们看最后一段总结。

『此十各别起故,名为小随烦恼。』

「小随烦恼」它的生起是各别的,不是一起生起,所以名为「小随烦恼」。

关于「小随、中随、大随」,我再解释一下。随烦恼分成三类:「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所谓「小、中、大」,不是约着势力的强弱,而是约着活动范围。就是前面的这十个小随烦恼,它的活动范围,不能够普遍于一切不善心所,而且各别而起,有这个、就没有那个,它不能够普遍在不善的心所活动,所以叫「小随」。

「中随烦恼」,下面讲到「无惭、无愧」,能够普遍的在一切不善心所活动,换句话说只要你起的是不善,一定有无惭、无愧。这就是「中随」,活动范围比前面更广,但较后面小,所以叫「中随」。

「大随烦恼」的活动范围就更大了,它不但普遍在不善心所,而且也在「有覆无记」的心所活动。「有覆无记」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在□□、无□□高深的禅定中,他不思善、也不思恶,内心没有善、也没有恶,就是无记。但这个无记是「有覆」的,还有一个「我」存在;「覆」就是障道的意思,能障碍我们真如法性的显现。「大随烦恼」的活动范围,能够普遍的在不善心所,以及「有覆无记」的心所活动,叫做「大随烦恼」,这个活动范围更大。

总之,「小随、中随、大随」是约活动范围安立的。

再看下面「中随烦恼」,有两种:

『十一、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无惭」的定义有二︰一是『不顾自』,就是不尊重自己,没有一种自我期许的要求;所谓人身难得,你也不在乎,没有希圣希贤的心念,就是自暴自弃、不顾自身。其次,『不顾法』,佛陀所说的教法很尊贵,也不想去随顺,我内心还是照自己的思想去做事,不顾佛法的尊贵,也不想要增上。『轻拒贤善』,因为自暴自弃、对佛法也没有尊重心,这些贤善的事情,功德的境界,本来是应该要让它增长的,但是你轻拒─轻视拒绝。因此『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既然你对成贤成善之事,没有希求心,那你的生命就是生长恶行,增长一切恶法为它的业用。你的生命没有什么目标,怎么办呢?只好跟着习气走──现在心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这种境界。

『第十二,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不愧」,是说你不尊重世间人的讥嫌,你做错事,世间人会指点你──你看啊,这个比丘、沙弥做这种事情;还说他心中有正法,结果做这种事情。护法神也会讥嫌你:唉呀!我护这个比丘的法,实在是倒霉啊,这种行为,我都护持不下去啊!你对于世间的种种讥嫌也不在乎,『崇重暴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