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投石问路!

第526章投石问路!

在没有朱厚照穿越过来的正德四年,也有一个人发现了军屯的田地被大量侵占,侵占之人动辄私役军士种田千余顷,但却‘不输籽粒’。

所谓籽粒就是军户需要上交的‘农业税’。这么些年,指出不输籽粒情况的官员还是有的,但大多停留在在口头上。

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要拿这些人开刀的人,其实是刘瑾。

他派了一个叫周东的御史到宁夏去,到了以后就拿宁夏的都指挥使开刀。

然而刘瑾和他所派的人本身就不‘专业’,刘瑾自己以为他大权在握,出不了什么乱子,而那个周东到了宁夏以后则是照吃、照喝、照拿,甚至改了度量衡,以这样的方式来清查土地,从都指挥使到下边儿的百户、总旗,没有一个是不占田的。

说白了,这家伙不是奔着办事来的,而是奔着发财来的。

所以最后理所当然是轰轰烈烈的开始,干干脆脆的失败。

毛爷爷说过,做任何事,首先要分清楚你的敌人是谁,你的朋友是谁。

军屯这件事,既涉及边疆,也涉及内地卫所,而侵占土地的人,其一为军官本身,其二就是宦官,其三为宗室,其四是依附权利而生的地方豪强。

明廷有派镇守太监和监军太监的规矩,这些人到了各个卫所能当朵圣洁莲花?

而刘瑾本身就是太监,所以他这么搞,就容易自掘坟墓。

不过话说回来,刘瑾去查和皇帝查是两码事,刘瑾的权力毕竟不稳固,若是有人反对,并以‘阉党’之名冠之,以‘清君侧’之名杀之,皇帝一瞧动静很大,一旦放弃了他,他就是死路一条。

皇帝来查,则不一样,尽管反对的人仍然可以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但皇帝不会放弃自己。嗯……宋朝有皇帝自己放弃了,但朱厚照不会放弃。

其实每个王朝的末年,都面临土地兼并的情况,其危害也都基本相似,便是百姓民不聊生,军队空饷、欠饷,战力不足。

明朝实行的是卫所制,军屯的田地被兼并以后,卫所兵的战力不足的现象更为严重。明英宗年间,甚至有记载逃亡军户达120万人的可怕数字。

所以需要改革,重新分配财富,重新振兴军威,

但真的要去推动这个改革,就又会出现一种‘得罪人太多、唯恐有动乱之事’发生的声音。仿佛这帮人就是天降神兵,有三头六臂之能,任谁也动不得、碰不得。

这就很奇怪――这些卫所兵到底强不强?

还是说打外敌的时候一塌糊涂,轮到造反了,就瞬间化为天降神兵?这其中难道不矛盾吗?

实在有些让人疑惑。

实际上,这帮反扑势力究竟有多强,实在不好判断,便是朱厚照这个后世之人也一样看不明白,毕竟刘瑾那次清查军屯,虎头蛇尾的厉害。

如果说是以藩王造反作为一个标志,那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

因为那次造反根本就是个笑话,十来天的功夫就消灭了,连宁王都不如。

总之、投石问路,先将这个张璁以清理马场、军屯的名义派到西北去瞧瞧。倒要看看所谓的反扑是多么强大。

实际上,则不必慌张。

在那个地方,有一路三万人的周尚文之兵是募兵而来,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卫所之兵,他们的军需粮草都是由朝廷供养。

说起来历朝历代不管什么兵制到中后期都会转为募兵,就是原先的兵马全都不行了,遇到战事只得花钱来编练新军。明朝,实际上从土木堡之后,便已经出现募兵制了。

再有一部便是王守仁所领的河套之兵,一共是八卫人马,其中四卫为骑兵、四卫为步卒。这些人算是卫所之兵,但他们都是新到河套,田亩初分,基本上不太存在比较明显和严重的侵田现象。

这七万大军,数量虽远远落后于甘肃、宁夏这些地方的卫所之兵,但是战力则是远远领先的。

其中一部统领为新封平虏伯,中层军官则大部分为军学院出身,他们是‘冉冉升起的新势力’,跟着现在这个年轻的皇帝,荣华富贵样样不缺,如果说有人能策反他们,那得是邪教中的神棍,还得让所有人抛妻弃子,信这个邪教。

另外一部,王守仁更不必多说。

两者一个在西、一个在北,以钳形而控内地。

若是真有什么人扯旗造反,怎么打败这七万人,得好好祈祷祈祷才行。

如果说张璁给的理由带些热血感性,那么朱厚照的准备便是底气理性。

基于此,才有皇帝和众位大臣正儿八经的谋划这件事请的这一幕。

同样的正德四年,同样的事情。

不同的时空中,却是不同的局面。

现在要做这件事的不是权宦,而是皇帝,所拥有的力量,也不是仅仅一个御史以及虚幻的皇权之威,这一次是真的有物理力量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