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老弱妇孺还是正当壮年,都未能逃脱大雪龙骑的铁蹄践踏,终成亡魂。
贾钰就这样漠然地端坐于赤兔马背,冷眼旁观着这一幕,面上波澜不惊。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善恶之义的对决,而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族群争战,唯有一方彻底亡国灭种或者融入,远走迁徙,才能终结这场浩劫。
倘若鞑靼的铁蹄真的踏破了长城,那么无数的汉家儿女,必将重演历史的悲剧,沦为鞑靼人屠刀下的羔羊。
甚至在过往的漫长岁月里,那些游牧民族曾将汉人蔑称为“两脚羊”,视为他们的食物。
这才是真正的残酷!
时光悄然流逝,夕阳渐渐西斜,绚丽的晚霞染红了整片草原。
狼居胥山脚下的鞑靼大营,哀嚎与惨叫逐渐消失,最终归于死寂。
唯余满地的尸骸,以及散落一地的弯刀与长弓。
“主公!”
张辽兴致勃勃地飞奔而来,禀报道,“汗帐那边,我们俘获了不少重要人物。”
“哦?”
贾钰闻言,神色微动,随即策马前行,缓缓向营地中央那顶金色的帐篷驶去。
当他来到金帐前,才发现这帐篷的宽敞超乎想象,占地竟有半亩之广。
帐篷外挂着金色的流苏,顶端矗立着一尊铜铸的双翅天狼神像,威严而神秘。
蒙古族的狼图腾最早只是古代乞颜部落孛儿只斤氏的图腾,这在《蒙古秘史》和《蒙古源流》中都有记载。
后来,随着成吉思汗的征伐,横扫亚欧大陆,苍狼逐渐成为所有游牧民族的共同信仰和象征。
元朝覆灭后,其残余势力退入草原深处,融合了天龙与苍狼的元素,创造出了新的图腾——天狼神。
“主公!”驻守在金帐两侧的大雪龙骑士兵齐声躬身问候,并掀开了帐篷的帘布。
金帐内,上百名鞑靼贵族瑟瑟发抖地跪伏在地,惊恐地望向帐外。
随着一阵马蹄声的逼近,一道黑色的身影缓缓映入他们的眼帘。
来人身高七尺有余,剑眉星目,面容刚毅如刀削斧砍一般,浑身浴血,就连垂落的发丝都被鲜血凝结成缕。
他的出现,令人望而生畏!
“谁是鞑靼的阙氏?站出来!”
贾钰端坐于乌骓马背上,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帐内的鞑靼贵族们,语气冰冷如霜。
人群中一阵骚动过后,一名身着华贵服饰的鞑靼少妇战战兢兢地走了出来。
她媚眼含春,尽管心中恐惧却仍努力保持镇定地说道:“中原的勇士啊,你赢了。这里的一切包括我自己现在都是属于你的了。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我们。”
草原的生存法则向来都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今天你灭我全族,明日我屠你满门在草原上早已司空见惯。
而女人、牛羊和马匹则被视为最宝贵的财富,即便是在战败之后也往往能够得以保全。
因此这位鞑靼大汗的阙氏对于眼前的结果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接受。
更何况贾钰的英俊与勇武也确实深深吸引了她这些粗犷的草原女子。
“哦?是吗?”
贾钰用佩剑轻轻挑起鞑靼阙氏的下巴,淡淡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由你来向我介绍一下这些鞑靼贵族们的身份吧。”
接下来在鞑靼阙氏的指认下帐内一个个鞑靼贵族的身份逐一被揭露了出来。
其中囊括了鞑靼大汗车不登班珠尔的三位子嗣、扎萨克图汗部与土谢图汗部的继任者,还有太师、丞相、平章政事以及枢密院参知政事等大批达官显贵及其眷属。
“主公,这下我们可算是捞到了一条大鱼啊!”
张辽看着眼前这些身份显赫的俘虏,脸上不禁露出了狂喜之色。
要知道草原三分瓦剌、鞑靼和漠南三部各占一席之地。
而此次鞑靼作为进攻边关的主力,贾钰能够率部将这些鞑靼的王子和高官一网打尽,这份功劳可谓是震古烁今,丝毫不逊色于当年霍去病初次领兵时的赫赫战功。
“不对。”然而就在众人欢欣鼓舞之际,贾钰却突然眉头紧皱冷静地指出了一个问题,“这里怎么没有喀尔喀部和土默特部的人?”
他眼中流露出的侵略性再次投向了鞑靼的阙氏。
“喀尔喀与土默特两部并未向大汗俯首称臣,因此他们的人并不在此处。”
阙氏坦然无畏,直言不讳地陈述了事实。
话音甫落,空气中仿佛响起了一声轻微的“咯噔”。
贾钰与张辽的面色不约而同地微微一变。
他们之前从科尔沁部的蒙古族人阿尔斯楞处获取的情报表明,车不登班珠尔已成功地将鞑靼五部统一在自己的麾下,并自称为鞑靼之王。
然而,阙氏的话语却透露出喀尔喀部和土默特部并未加入鞑靼的阵营。
这究竟是谁在说谎,谁又在道出真相?“我知道你们心中所惑。”
“我可以为你们解开所有谜团,但我有一个条件。”
阙氏那双棕色的眼眸中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她目不转睛地盯着贾钰。
这位鞑靼部最尊贵的女子,拥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
她鼻梁高挺,眼窝微凹,发色淡雅,发梢带着自然的卷曲,肌肤细腻如凝脂,白皙中透着淡淡的粉红。
她身着华服,身姿曼妙如火。
尽管她只有二十三四岁的年纪,但举手投足间却流露出一种成熟的风韵,令人心驰神往。
就连一旁的张辽也忍不住喉头滚动,咽下了一口口水。
然而,贾钰的内心却并未被她所动摇。他面无表情地说道:“阙氏似乎忘记了自己现在的处境。
如今人为刀俎,你为鱼肉。”
“好个狠心的郎君。”
“你们中原人果然始终都是这般冷漠无情。”
阙氏轻轻挑起柳眉,红唇微翘:“那我换个方式来说,我愿成为你的女人。”
此言一出,整个金帐内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张辽等大雪龙骑的将领们全都目瞪口呆。
方才还在浴血奋战,此刻竟然谈起了婚嫁之事,这草原女子未免也太过豪放了吧。
“不行。”
贾钰凝视着阙氏那双棕色的眼眸,冷冷地拒绝了。
“好,既然如此,我便无话可说了。”
阙氏听后高昂起头,摆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
现场的气氛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那个,阙氏啊,我家主公的意思并不是不行。”
““尽管他乃是大胤皇朝贾氏宁国公府的直系血脉,欲娶一位异邦女子为元配夫人...“...”
旁边的张辽赶紧上前打圆场。
他们此刻身处草原深处、鞑靼腹地之中,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毁灭性的后果。
阙氏,身为鞑靼部族中备受尊崇的贵妇之一,其尊贵程度与身份地位仅次于鞑靼大汗。
她所掌握的信息对于贾钰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张辽看来,自家主公身份尊贵无比,即使是纳一名鞑靼阙氏为妾又如何呢?
“唰!”
听到这话,阙氏猛然抬起头来,眼眸中闪烁着一丝喜悦的光芒。
“你便是大胤贾家的嫡子?就是那个一门两国公的贾家?”
想当年鞑靼三部被驱逐至北海之时,正是第一代宁国公贾演亲自率军所为。
是故,在鞑靼部族的高层眼中,即便对大胤皇帝一无所知,也绝不能对贾家的大名充耳不闻。
而贾钰作为宁国府的嫡子更是让阙氏感到惊讶不已。
在草原人的眼中,这份仇恨并不会让他们迷失双眼,反而会让他们对曾经的仇敌产生尊敬和臣服之心,这便是强者法则的体现。
“正是。”
迎着阙氏炙热无比的目光,贾钰点了点头淡淡地说道:“有些事情想必你也清楚。”
“我今年刚满十六,尚未婚配,不论是从贾家的立场,还是从我个人的角度,都不可能给予你正室的地位。“
“倘若你情愿,我可收你为侧室,待时机成熟,定会助你重返草原故乡。“
被誉为阙氏的存在,其背后必然蕴藏着非凡的身世或出类拔萃的才智。
不论是从宏观的天下大局出发,还是为了贾家未来的繁荣昌盛,将这位女子迎娶入门,都是一本万利、毫无弊端之举。
贾钰自然不会像那些迂腐的八股儒生一样看不起异族女子。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阙氏目不转睛地盯着贾钰,伸出了自己娇嫩细腻的右手。
见状贾钰也毫不犹豫地握住了她的手。
就这样在长生天的见证之下,二人在鞑靼大汗的金帐之内立下了婚契。
不久之后,金帐内只剩下娜仁托娅与贾钰两人,那些鞑靼贵族都已被大雪龙骑带走。
“公子,你如何称呼?我是娜仁托娅,你唤我娜仁便好。”
娜仁托娅一双明媚的眼眸始终注视着贾钰,似乎因先前的盟约而显得分外活泼。
“娜仁托娅,寓意为曙光,真是个美妙绝伦的名字。”
贾钰微微一笑,和颜悦色地回应,“我是贾钰,宁国府之子,大胤的骠姚校尉。”
贾钰的态度明显和缓了许多,毕竟眼前的女子已是他定下的妾室,无需再像先前那般针锋相对。
“咯咯咯。”听到贾钰解释自己名字的含义,娜仁托娅忍不住笑出声来,眼眸弯成了新月。
作为曾经的鞑靼阙氏,她深知贾钰身份的尊贵,无论是宁国府嫡子,还是大胤骠姚校尉,都足以令人敬畏。
更何况,贾钰年仅十六,便已是英姿勃发,前途不可限量,远比车不登班珠尔那个老朽要出色得多。
“娜仁。”
贾钰神色凝重地看着她,“实不相瞒,我半月前从蓟镇出发,穿越漠东草原而来,对此地的消息知之甚少。我需要你将所知的情报尽数告知我,越详尽越好。”
“好。”
娜仁托娅也明白事态的严重性,郑重地点了点头,开始娓娓道来。
她详细讲述了车不登班珠尔如何从一个车臣部汗王,征服扎萨克图部、土谢图部,自封鞑靼部大汗的经过。
还提到了草原上各大部族的态度,以及鞑靼军队的构成和战术。
贾钰听得津津有味,眼中不时闪过一丝精光。
这场由前鞑靼阙氏娜仁托娅主讲的情报分享会,持续了整整半个时辰才告一段落。
随着娜仁托娅的讲述结束,贾钰开始在帐内踱步,神色愈发严肃。
他深知自己面临的局势:三十万鞑靼骑兵中,精锐不足半数,余者皆为牧民。
然而车臣部、扎萨克图部以及土谢图部之间的关系并非坚如磐石,只要能够成功征服车臣部,其余两部必将不战自溃。
然而问题在于,他如何将这一重要情报及时传递给大胤军队?
又该如何让那些将领相信他这个少年校尉的话呢?毕竟在军中校尉多如牛毛,谁会轻易相信一个少年的判断呢?
正当贾钰陷入沉思之际,帐外传来了张辽的声音:“主公,天色已晚是否让弟兄们在此安营扎寨休息一晚?”
贾钰抬头望去只见帐外已是黄昏时分,草原被一片晦暗所笼罩,夜色渐渐浓重起来。
他点了点头道:“嗯,就在此地扎营休整一晚,明日再做打算。”
在草原上深夜行军是极为危险的行为,即使是大雪龙骑这样的精锐部队也不敢冒险。
而且经过七天七夜的连续奔波和数个时辰的激战,每一名大雪龙骑士卒都已疲惫不堪。
狼居胥山位于漠北消息传递并不迅速在此休息一晚并无大碍。
“遵命!”
张辽闻言大喜过望立刻下去安排扎营事宜。
这些天来他也一直未能好好休息,此刻终于有机会喘口气了,怎能不感到欣喜万分呢?
“郎君,让妾身为你更衣吧?”
娜仁托娅柔声问道。
......
远在边关重镇。
自大胤王朝派发的增援前锋已抵达多日。
甚至连领军之将,修国公麾下的头号战将侯孝康都已血战三场,全身战甲尽被鲜血染红。
“大人。”
“城外那些蛮族已经开始清理战场了。”
“依此情形,他们今夜应无再战之意。”
大同守备年羹尧,拖着疲惫之躯,低声向主帅禀报着战况。
整整十多天,三十万蛮族铁骑在大同、宣府之间,激战已不下百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