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笙刚收拾好准备出门,正巧赵清越今天旬假,放一天假,便跟着一起来了。
镇子上人头攒动,小商小贩络绎不绝,好不热闹。赵明笙好久没见过这般热闹,看什么都新鲜的不行。她在一首饰摊子前驻足,红绸布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发簪耳饰,虽然比不上京城的样式,但是胜在精巧。ぷ99.
她随手挑了一根木簪,在头上比划。小贩看着有戏,便鼓吹道:“小娘子真有眼光!”
赵明笙选中了一家文具店,刚想进去,却被赵清越拦下。
他扯住赵明笙的袖子,不动声色的摇摇头。
赵明笙虽然心下疑惑,但还是停下了进店的步伐,跟着赵清越走了。
两人走出了一段距离,赵清越这才开口道:“虽然他家门口摆放的都是好货,但那都是摆出来糊弄人的,实则里面都是劣品。”
“哥哥懂得好多!”赵明笙敬佩的瞧了眼身旁的人,毫不吝啬地夸奖道。
无人看见的角落,赵清越嘴角露出一抹苦笑:被骗多了,自然就懂得多了。
没走出多远,赵清越余光发现了什么,回过头对赵明笙说:“我去买点东西,你就在此处不要随意走动。”旁边就是一食肆摊,他指了指凳子示意她在此等候。
虽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赵明笙还是就近找了个长凳坐了下来。
面食摊上有两口大锅,一口翻滚着白汤用来煮面,另一口则是用来盛放卤汁,咕噜咕噜地冒着小泡。老板娘将煮好的面捞在一个大碗里,再浇上浓香的浇头,顿时香气四溢。
澄澄的汤汁配上白劲的面条,看上去就很好吃。
赵明笙在一旁坐着,香味飘来直往鼻子里窜,明明才吃过早饭不就,可她觉得自己又饿了。
不过一会儿赵清越便回来了,手上还举着一件红彤彤的物什。
离的近了,赵明笙看清了他手上的东西,顿时两眼放光。
“糖葫芦!”
“小馋猫,走吧,我们边走边吃。”
赵明笙看看糖葫芦,又看看老板娘一碗碗端出的打卤面,欲言又止。
这副样子赵清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想吃打卤面?”
赵明笙忙不迭地点点头,可怜巴巴的样子,赵清越看不下去了,只好先将糖葫芦收起来,给她要上一份打卤面。
“老板娘,来碗打卤面。”
大娘笑呵呵地应下,手上麻利的将面团揉捏搓擀,很快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打卤面就端了上来。
“我......吃不完。”看着面前的一大碗,赵明笙苦着一张小脸说道。
她是典型的眼大肚子小,这一碗分量十足,她要是吃下去,这剩下的路程怕是得扶墙走。
赵清越无奈地叹了一声,重新拿过一个空碗,将面挑走了大半。
碗里还剩下许多卤汁和菜,赵明笙过意不去,举起碗想拨给他一些,没想到却被挡了回去。
赵清越将她的碗推回去,自己则端起碗两三口就将面条扒干净,还一边故意吓她说:
“再不吃,一会儿文具店该关门了。”
赵明笙信以为真,忙不迭端起碗,学着他的样子吃面,一不小心却被呛到了。
一张小脸咳得通红。
“没事吧?”
赵清越急忙端了碗茶递给她。
赵明笙连话都说不出,只能摇摇头,接过茶水咕嘟咕嘟地喝了个干净。,
一碗茶水下肚,总算顺了气。赵明笙不敢再急,小口小口地吃着面。
这时旁边突然传来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
“哟,这不是赵大郎吗!”
一位打着折扇身穿一身紫袍的年轻男子打一旁路过,还以为自己看差了眼,特地折返回来,确认后他耻笑道:“怎么穷的连碗打卤面都要分食了?”
柳其昌平时最讨厌的便是赵清越的故作清高的模样,偏偏还就得夫子的青眼,他考了三年都没过的秀才,这人一考就过,还拔得头筹,你说气不气人!
今天得了机会,他定要好好羞辱这赵清越一番!
他身边跟随的两个小厮也在一旁起哄,“就是就是,穷成这样还在书院上学也是不容易呢!”
赵明笙气不过,正准备站起身和他们理论一番,却被赵清越按下。
“好好吃你的饭。不用理会这些不相干的人。”
柳其昌此人,虽说和赵清越是同窗,可他却从来不用心读书,反而没事干就带着两个小厮在镇子上鬼混,是镇子上有名的混混。
镇上的杏安堂便是柳其昌家开的,他的父亲是杏安堂的老板。赵清越思及父亲还在杏安堂坐诊,所以尽管以前被多次挑衅,他都一一忍耐下来。
只要不搭理他们,随其冷嘲热讽几句,他们觉得无趣便也就会散了。
“这小娘子长得倒是怪俊俏,跟个穷小子可惜了。不如......”
话还没说完,一道尖锐的目光似一把利剑向他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