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将工具箱放进钻地探测器的储物仓,而后打开密封门,依次钻进驾驶室。为了降低钻地阻力,探测器的直径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就造成了驾驶室非常的狭小,三个大男人穿着舱外航天服坐到里面,非常的拥挤逼仄。
谢端阳坐在了最前面的驾驶位上,他入座之后,最先打开了设备的电源供应,舱内照明设备自动亮起,系统加电后快速启动,各种仪器设备开始正常工作,各种红绿指示灯开始闪烁,前方的综合显示屏上,显示出各种传感器读数,和前方的监控画面,一种科技感扑面而来。
钻地探测器的主要工作地点是在地下深处,因此驾驶室进行了密封,配备了氧气供应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满足成员自由呼吸所需。三人坐进驾驶室,关闭舱门之后,系统就开始放气加压,很快就达到了一个标准大气压。乔瑞达三人摘下航天服的头盔,试了一下呼吸和说话,完全没有障碍。
谢端阳手动打开两套通信系统,分别是地震波通信系统,和中微子通信系统,调节频段和月球基地建立起联系。钻地探测器需要经常深入地下深处,进行作业,普通的无线电,在岩石土壤或者水冰的阻隔下,会衰减的非常厉害,深入个几十米就会丢失信号。换成地震波通信,就不会存在这种情况,在上百米甚至是几百米的地下,也可以维持通信稳定。只不过地震波通信也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带宽太低,传输速度快不起来,进行实时语音通信勉强能做到,进行视频连线就会出现带宽不足,严重卡顿现象。相比之下,中微子通信,优势就要大很多,中微子的穿透性更强,甚至地球这样的庞然大物也可以穿透,带宽基本没有限制,只要功率足够,跨越地月距离,直接进行视频连线都没问题。所以目前钻地探测器使用的主力通信设备,就是这套中微子通信系统,地震波通信只是做为备份使用。
通信很快建立成功,在显示面板上,出现了左右两个画面,左侧的是月球基地画面,坐着刘梅、范子超等人。右侧的是来自地球瑞达航天城飞控中心的画面,显示的主要成员是二十多位考古、外星文明研究、语言文字、密码学等领域的专家教授。可以说为了这一次的外星飞船发掘,瑞达航天和国家已经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不搞到一些外星遗物,先进科技,都对不起这份付出。
“喂,这里是钻地探测器,现在进行一下通信测试。刘梅,你们那边接收到了图像清晰吗,有没有干扰?”
“图像清晰完整,延迟很低,干扰目前没有发现。”
“地球飞控中心呢,你们那边看到的图像清晰吗,延迟有多少?”
“这里是地球飞控中心,目前通信状态良好,画面还算清晰,不过延迟有些高,至少有2秒以上。”
“好吧,延迟两秒,还算是正常范围。哥几个,系好安全带,抓好扶手,咱们这就出发。”
谢端阳提醒了一句,而后按下启动按钮,探测器前端的巨大合金钻头,开始高速旋转,整个机身都跟着震颤不休。钻头启动之后,谢端阳一拉操纵杆,控制着钻地探测器,向前行驶一段距离,而后一头钻进前几次探测钻出来的通道。此时钻地探测器以近乎90度角垂直下降,乔瑞达三人基本处在一个水平状态,如果不是安全带束缚着,早就跌到了驾驶室前放舱壁上。这也得亏月球的引力比较小,人体体重也明显减轻,如果是在地球上,长期保持这个状态,肚子和肩膀非被安全带勒红不可。
钻地探测器走的是老通道,不需要重新钻探,是以下降速度非常快。前100米的通道,基本处于水冰内部,在探测器灯光的映衬下,整个通道晶莹剔透,美轮美奂,就像进入了龙王的水晶宫殿。你很难相信,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一片荒芜的月球上,竟然有这么一大片的水冰,大自然的造物,当真神奇。通过视频连线,看到如此美丽的场景,连飞控中心内那二十多个老专家都是啧啧称奇。
“这个冰晶通道,真是太漂亮了,如果在其他地方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一定会以为是在地球上的南北极冰川拍摄的。”
“是呀,谁能想到,在月球的南极地区,还存在如此多的水冰呢。”
“你们说这片水冰的形成,会不会跟下面那艘外星飞船有关系呢?”
“有这个可能,毕竟两者的距离太近了,水冰又正好位于外星飞船的上方,这实在太过巧合了。”
“也许这片水冰,就是外星人制造出来的,为的就是掩盖他们的飞船。”
“如果这艘外星飞船,真的来自一万多年以前,那个时候地球上的人类,还处在刀耕火种时代,根本没有能力对月亮进行观测,这艘外星飞船如此先进,有掩盖的必要吗。”
“年代实在太过久远了,谁也说不清一万年前的月球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在专家们闲聊的时候,钻地探测器已经深入地下百米有余,钻过了水冰范围,进入到了月岩和月壤混合区域。这个地层,材质松软,流动性大,原来的通道早就被月壤封死了,只能用钻地探测器重新开辟线路,如此一来,下降速度反而慢了下来。
二十分钟后,钻地探测器终于钻透了外星飞船上方的月壤层,当的一声,撞在了飞船合金外壳上。接下来是剧烈的震动和刺耳的摩擦声,通过机体,传导到驾驶室内部。也是在这个时候,外置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明显受到了未知原因的干扰,画面有些模糊,出现了雪花和横纹,就像是老电视,信号不好的时候,呈现出来的样子。
第一次乘坐钻地探测器深入地下的乔瑞达,被这突如而来的震动和噪音吓了一跳,有些慌张的询问道:“这是怎么了,这么大的噪音和震动,难道咱们钻到了月岩层?”
谢端阳查看了一下前摄像头拍摄的影像,又观察了一下几个仪表的读数,一脸淡定的说道:“看现在的深度,咱们应该是到达飞船的顶部了,刚刚探测器撞上的,就是飞船顶部的合金舱壁。”
“那这个监控图像上出现的干扰现象,也是源于这艘外星飞船吗?”
“对,这种未知干扰,只有接近外星飞船的时候,才会存在。这种干扰会影响所有的电子设备,包括摄像头、通信器、各种传感器等等,都会出现各种莫名奇妙的故障。”
谢端阳熟练操控钻地探测器原地转向,沿着外星飞船的外壳,横向钻探。再次前进了上百米距离之后,钻地探测器终于摸到了飞船外壳的边缘,接下来是一个斜向下的坡面。钻地探测器沿着坡面,继续向斜下方钻探,持续深入一百几十米,才到达斜面的边沿。接下来是一个向内收的反斜面,也是那个疑似飞船大门存在的地方。
从前面几次无人和有人的探测结果来看,整艘外星飞船呈现出一个草帽形状,后面伸出三条尾巴,上面安装了三个巨大引擎。飞船主体采用了未知合金材料,一体成型,外壳光滑平整,硬度极高。船体上还有一些开孔,猜测是一些武器的发射口。疑似飞船入口的地方,在草帽下沿,开口呈现长方形,宽度20米,高度40米。目前入口处有一扇非常厚重,也非常结实的大门挡着,人类发明的各种切割工具,几乎试了一个遍,都没能破坏这扇大门,目前最好的成绩,只是在大门上留下一道浅浅的划痕,其坚硬程度可想而知。
月球没有磁场,钻地探测器身在地下深处,也无法通过环月卫星定位,只能预估一个大体方向前进,所以定位没有那么精确。钻地探测器来到探测器下沿的地方,距离大门还有不少的距离,向两侧各自摸索了上百米距离,才找到飞船入口所在的地方。
“到地方了,这里就是外星飞船的入口。这扇大门整体光滑如镜,只有底部正中,距离下边沿两米多的地方,有一个疑似密码键盘的装置,我们也尝试输入各种密码组合,结果大门没有任何反应。大门本身又太过结实,各种破拆工具,我们都尝试了一遍,结果很不理想。”谢端阳指着监控屏幕中,模糊不清的大门,向乔瑞达解释道。或许是大门这里距离飞船核心更近的原因,对电子设备的干扰更严重了,高清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已经糊成了一片,监控屏幕上只能看到一条大门轮廓,看不到任何的细节。
“说结果不理想,太高抬咱们了,这么说吧,人类发明的各种切割工具,我们几乎使用了一个遍,目前唯一的成果是在大门上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划痕,想要靠这些东西,打开这扇大门,基本不可能。”周小波也参与了多次大门破拆测试,对这扇大门的结实程度,有着清晰的认知。
“那,你们有没有尝试过,破坏大门周围的舱壁呢,也许舱壁的材质没有那么结实呢?”乔瑞达开口询问道。
“怎么没尝试过,大门四边的舱壁和飞船顶部的外壳材质一模一样,又硬又耐磨,还有一种类似记忆金属的自愈属性,咱们的工具想要在上面划出痕迹都难,更不要说是破拆了。”
“好吧,是我想当然了,这样,咱们戴好头盔,去外面看看吧。这里的干扰也太厉害了,监控上什么都看不清,不亲眼看看实物,我也找不到打开大门的方法。”
“好的,大家都戴好头盔,开启氧气供应,打开温度维持系统。待会打开密封门出去之后,外面是真空环境,温度非常低。”谢端阳提醒大家一番,当先戴上舱外航天服的头盔,低头调整好各种设置。乔瑞达有样学样,戴上头盔,做好了出舱的准备。
见大家都做好准备之后,谢端阳这才按下操作台上的一个绿色按钮,启动开门程序,一阵坑坑坑的抽气声响过后,驾驶室内大部分空气被抽气泵抽走,储存起来,以备下次使用。接下来密封舱门自动解锁,谢端阳向外推开舱门,当先走了出去。乔瑞达紧跟其后,走出钻地探测器,第一次踏足在外星飞船的舱壁上。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奇怪,这里不是飞船的下沿吗,下边应该是悬空的,乔瑞达又是如何踩在飞船的舱壁上的,不会摔下去吗。你别说,这还真的不会,前文说过,这艘外星飞船,就是月球南极引力异常的源头,到了飞船的大门附近,对周边引力的影响就更大了,以至于飞船对人体的引力,都超过了月球给与的重力,于是乔瑞达可以头下脚上,行走在飞船下沿,如履平地,本人还没啥感觉,感觉和行走在地面上差不多。
“这就是外星飞船形成的引力效应吗,强度竟然这么高,体验上似乎比地球的重力还要更大一些。”
“确实如此,第一次下来的时候,我们测试过引力的强度,大概相当于1.5倍重力的样子。咱们现在处于头下脚上的悬挂状态,引力还要抵消大概六分之一的重力,这才显得压力没那么大。”
出于破拆测试的需要,在这扇大门上方,早就被谢端阳等人开辟出了一个较大的空间,至少乔瑞达站起来,自由走动,没有任何的影响。三人打开钻地探测器的储物仓,把三个工具箱拎出来。装车的时候,在月球重力下,还不觉得多重,现在到了1.5倍引力下,再想拎起工具箱,就困难多了,舱外航天服的助力功能开到极限,才能勉强做到。好在工具箱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底部安装有四个轮子,完全可以放到平整的飞船大门上,推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