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分卷阅读317

盒内的缟色绒布面里,放着一本书册,封面写着《寻梦录》三字。

她认出这是凌无非的字迹,心头一紧,缓慢翻开第一页,只见白底红线框内,一排排字迹工工整整,以手记口吻,记录着七年前的旧事——

乙酉年六月初十,小暑。春暖风和,日光烨烨。余欲舟济玉峰下,于水边遇丽人,乃吾与星遥之初见也。遥欲涉而恐水,以苦船不敢独渡,遂同舟。舟行河上,忽起风浪,舟人相告“鱼仙为之祟也”。遥不信邪,取鱼叉镇之,险落水,甚愕险渡河。余甚钦佩,扶其登岸。遥不与吾言,一人入深山中。本谓不复见兮,心有所遗坠。然阴差阳错,夜于山中遇匪。遥过而相救,如神兵天降。余心甚慕。

沈星遥看罢此页,翻阅的手不自觉发出颤抖,于是又往后揭了几页,竟见其中所记录的,俱是当年二人相识后漂泊江湖,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

手记页脚尚新,并无翻毛黄字,厚度足有半寸之余。当中笔迹尚可嗅出些许墨香,显然是近几月内书成。分明不是旧物。

他写这些做什么?

沈星遥的心蓦地揪紧,将手记从锦盒内拿出,直接翻到最后一页,只见上头写着几阙诗,自也出于他的手笔:

昆山梦晓月阑干,羽盖霜风逐夜还。

芙蓉花冷香销尽,前尘浮世一夕耽。

汉江水远涛山阻,蟾宫千尺恨难攀。

匪石未转飘萍散,重头业已隔海川。

昆山晓梦,沧海迷蝶。芙蓉花露,匪石无转。字字句句,书尽悔恨,显是他恢复记忆后,一字一句雕琢而成,将一幕幕追不回的前尘旧梦,尽书笔下。所珍存的不仅仅是过去,更是一场黄粱好梦,一生追悔不尽的遗憾。

这当是凌无非的随身之物,又怎会经由秦秋寒之手,通过伙计转交于她?

沈星遥的心跳得厉害,下意识站起身来,却又跌坐回去,愈觉四肢乏力。

“这是那位秦老先生交给你的?”她颤抖着举起手记,对方才与她交谈的那名伙计问道,“究竟是他要把这给我,还是这手记的主人不想要它了?”

伙计听了这话,默不作声低下头。

“所以他还活着对不对?”沈星遥说着这话,不觉红了眼眶,“是他想放下,还是又一次忘了我?”

伙计闻言沉默,良久方对她浅浅拱手施礼。沈星遥心知再也无法从他口中问出什么,苦笑摇了摇头。心下一片茫然,已浑然不知自己在做什么,木然将手记放回锦盒,紧紧抱在怀中,起身离开,走出门时,却被门槛绊住,跌扑摔倒。

本该支撑住地面的手,却本能收回,死死护住怀里的锦盒。

第158章 匪石未转两心同(一)

瀫水浪涛奔涌不息, 两岸青山相对,峰峭崚嶒,莽莽苍苍。

凌无非在船舱醒来, 甫一睁眼便觉头疼愈烈,不及坐起, 便又重重仰倒, 背后撞上床板,发出钻心疼痛。

他痛苦地蜷缩起身子,缓了许久方恢复意识,听着从紧闭的窗外不断传来, 心生疑惑, 迟疑片刻翻身下榻, 缓缓走到窗前, 正待开窗,却听得门响,紧跟着是一声充满疑惑的“师兄?”

凌无非满头雾水,蓦然回头, 见宋翊端着汤药站在门前, 身后则是低矮船舷外滔滔不绝的江水。

他不由愣住, 指着门外风景问道:“我这是在做梦吗?”

宋翊十分认真地摇了摇头。

“我怎么会在这儿?”凌无非说完, 刚放下手, 便觉肩背漫开一阵钻心的疼,连忙伸手扶住。

宋翊听到这话, 微微蹙眉, 似在梳理思路。

凌无非不等他开口, 又问道:“星遥呢?她在哪儿?伤得重不重?”

一连串的问题,听得宋翊不知从何答起, 认真想了一会儿,方道:“这是在回金陵的路上。沈姑娘同其他人都还在衢州。她伤势比你轻些,当无大碍。掌门交代过……”

“等会儿!”凌无非显然没有耐心听他讲述前因后果,直接打断道,“她们人都还在衢州,我回金陵干什么?还有……”

他留意到屋角的行囊,是他去往龙门山前,留在崇明的包袱,中间瘪了一块,显然少了东西,于是上前查看,摸得正中一片空空,大惊失色,回头冲宋翊问道:“里边那个盒子呢?”

宋翊面露难色,迟疑片刻道:“掌门看过盒子里的东西,已托客舍的人转交给了沈姑娘。”

“可那盒子上了锁。他怎么能……”

“盒子落在地上,摔断了锁。”宋翊说道,“掌门的意思是,事已至此,该当有个了解。若再无休止下去,只怕会……”

凌无非听到这话,登时怒了:“谁让他替我做主的?我都……”

他心绪烦乱,懒得多做解释,当即便往舱外奔。宋翊见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