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的地界被青江一分为二,江这边是新城,江那边就是老城。
齐客驾车,开过了青江大桥,就到了老城区域。
沈问津坐在副驾驶,抱着摄像机问:“你的视频剪完了?怎么来得这么快?”
“刚剪完,在渲染。”齐客说。
齐客避重就轻地没回答后一个问题,沈问津没追究,接着问他:“你咋知道的老城有灯会?我啥也不知道。”
“朋友圈恰好看见。”齐客道。
灯会挺热闹,包圆了一整个广场。另有步行街从广场出来延伸至小巷尽头,灯火通明,沿街卖着各色吃食和手工艺品。
沈问津和齐客肩并肩晃了一阵,身上多了一个斜挎包,一个竹编的小灯笼和一只熏香,还有许多进了肚子里。
他们俩从街这头走到街那头,又折返回来,途中沈问津始终没见齐客拿起相机。
所以齐客说的拍照……
是指拍沈问津。
“啥情况?”沈问津被下令站在原地不动的时候还是有点懵,一边下意识摆着造型,一边拼命给齐客递眼神。
“国庆,你微博营业一下。”齐客对于他凹造型的能力很满意,抓着相机按了一下快门,指挥他摆另一个pose。
“不是。”沈问津扯了一把头发,“那你提前跟我说声,我稍微整下发型换套衣服啊。”
齐客摇了一下头说:“这样就挺好。”
沈问津以为齐客在安慰人,而当他拿到成片的时候,发现——
确实挺好。
照片的构图很舒服,里头的青年高高瘦瘦,从侧边打过来的光显得他的脸棱角分明了许多。不那么刻意的造型反倒给图片上的人增添了几分亲和力,灯火下的眼眸湾着笑,端的一副开朗明媚的姿态。
“你这拍照技术挺牛。”沈问津点着头说。
“模特好。”齐客和他互夸。
俩人正准备去别的地方再拍一组,忽听不远处的铺子上传来了一声惊呼。
“齐哥津哥!”一个穿着一中校服的高中男生从铺子后边钻出来,挥着手朝这边走,问了一个很有灵性的问题:
“你俩是活人吗?”
“不是。”沈问津说,“死了。”
小男生还没接话呢,齐客就先敲了一下他的脑袋:“好好说话。”
沈问津捂着脑袋回头瞪他:“要不你来social?”
“对不起。”不能social的齐客能伸能屈。
沈问津满意了,把和人社交的活大包大揽地扛了下来。他扯着齐客上前几步,问:“咋放假了还穿校服呢?”
小男生挠挠头,憨憨一笑:“校服扛造,脏了不心疼。”
“确实。”沈问津叹了口气,开始追忆往昔,“年轻真好,看到你这身校服,我就想到了曾经在运动会一举拿下三个金牌的样子。”
齐客在旁边凉丝丝地拆台:“第一年脚扭了,第二年表姐结婚,第三年参加艺考培训,三块金牌梦里得的?”
“齐客!”沈问津咬着牙,“你咋突然这么多话?不说话会死?!”
齐客做了个在嘴上拉拉链的动作。
小男生在旁边笑得直不起腰,撑着膝盖欣赏俩人说二人转。他转而又听沈问津问他:“你现在高几?”
“高三。”小男生一五一十地回答。
“哟,那岂不是马上高考了?”沈问津睁着眼四下打量,冲向不远处的铺子,反手买了个文曲星摆件递给小男生,“高考顺利!”
“谢谢津哥!”小男生振臂高呼,双手捧过文曲星,像是在捧黄金。
小男生欢天喜地地举着文曲星走了。沈问津看着他那兴高采烈的背影有些唏嘘。
“嗐,咱们曾经国庆就只放了两天。”他说,“现在说减负,上头管得严,假期得放足,都不许提前开学。”
齐客的眼神从灯火的缝隙里舍下来,轻飘飘应了一声“嗯”。
过了片刻,忽问:“你当时……干嘛去了?”
“什么?”沈问津一愣,随即很快反应过来,齐客是在问高三那年的国庆。
那年国庆,他跨省去参加培训,结果还被老师放鸽子,两天的假期完完全全折在了里头,十六张试卷只写了两张。
于是他返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着周景汀要卷子抄。
彼时,周景汀恰好换位置换到了他的斜前方。但偏生这人也不知道这两天干了啥,十六张卷子愣是一张没写,正逮着别人的卷子照猫画虎,笔在纸上滑得快擦出了火星。
听完沈问津的诉求,他眼也不抬地说:“我在抄我同桌的卷子呢,一张都没抄完。你找你同桌去。”
沈问津:……
沈问津和齐客当时正处于一天只说一句半的阶段。
沈问津闭了闭眼,想着偶尔打破一下僵局,把一句半变成两句半也不是不行。
但未曾想齐客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就在自己正准备开口求人的时候,齐客的一叠卷子已经放上他的桌面了。
沈问津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心想他的同桌啥时候这么好心,一晃眼却发现,那叠卷子好像有点白。
再一看。
好嘛,一个字没写。
回忆收拢,沈问津抓着相机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着照片,一边懒洋洋地说:
“培训去了。”
齐客点了一下头。
沈问津把相机递给他,抬眼问:
“那你呢?你当时也一个字没写,是干嘛去了?”
齐客“唔”了一声,含糊地说:“家里有点事。”
沈问津没有追究人隐私的习惯,这个话题就这么抛下了,俩人继续去别处拍照。
齐客的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回家后不过一小时,二三十张修完的照片已然发到了沈问津的手机上。
不仅有沈问津艺术照似的个人影像,还夹杂着几张氛围绝佳的风景照。
同时飞来的还有他的一句话。
齐客:挑着发个微博。
“挑照片”这种事难不倒沈问津。他小公鸡点到谁我就选谁地飞速抽了五张人像四张风景照,而后对着文案犯了难。
他坐在沙发上撑着脑袋,单手编辑了半天,终于敲出一行发自肺腑的字:
[老板拍照技术有点牛]
底下的评论涨得很快,画风兵分五路——
[大家好,这是我老婆,对,我们官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