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跟前几日一样,看向窗外沉默不语的胤礽突然听见一个欢快的声音,并且在呼唤自己。
“太子哥哥~”
胤礽不太确定地扭头看向门口。
跟上次一样,门锁被人从外边打开,一张玉雪可爱的小脸出现在门缝间。
“小二?”
跟小二一起进来的,还有一个明黄色的身影。
方才还笑着的胤礽,顿时收了笑容。
“你弟弟实在想念你了,方才去慈宁宫看望太皇太后,他非要跟着朕回来。”
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的康熙跟太子解释了一句。
“你们兄弟俩一起玩吧,朕还有事。”
方才听了太皇太后的一番话,康熙心里还是有所触动的,便打算不再逼着保成上进,让他先放松两日,等政务没那么忙了,再好好跟保成说一说。
“皇阿玛你快走吧。”
刚被康熙从怀里放下,胤祾就满不在乎地催促他赶紧离开,迫不及待地跑到他的太子哥哥身边。
兄弟俩亲密地抱作一团,全然没有把康熙这个皇阿玛放在心上。
“用完就将朕扔一边去了,好你个小没良心的。”康熙笑骂了一句。
本想替胞弟周全一句,可他今早才与皇阿玛闹得不愉快。
在他犹豫那一瞬间,康熙已经转过身去,迈步离开了这个房间。
“太子哥哥,你在看什么呢?”
胤祾气呼呼地捧着他的脸,转向自己这边,老大不高兴地质问。
“太子哥哥最喜欢的不是小二了是不是!小二就知道,太子哥哥每天跟皇阿玛朝夕相对,最爱的人就不是小二了!”
小家伙说着说着,还真的伤心了,眼睛雾蒙蒙的,眼看着泪水就要掉出来了。
小孩儿的情绪就像是六月里的天,说变就变,胤礽赶忙安抚。
“怎么会,小二才是哥哥最爱的人。”
“比皇阿玛的爱还要多吗?”
“对。”
“那到底多多少呢?”
“多……很多很多。”胤礽实在想不出该如何形容,便只能先开口糊弄着。
扑哧!
听见太子哥哥重新肯定了自己在他心里的地位,胤祾立马破涕为笑。
“小二也最爱太子哥哥,也比其他人多很多很多~”
他使劲张开两只小胳膊,想要努力表达那个“多”的程度。
一个没站稳,往后坐在地上,摔了个屁蹲。
一众伺候的宫人,尤其是钱嬷嬷,吓得赶紧冲了上去。
离他最近的是胤礽,忍俊不禁的胤礽一边伸手扶他,一边询问:“可摔着了?疼不疼啊?”
“呵呵~不疼的~”
胤祾傻笑着摇了摇头。
“赶紧起来。”
把胞弟从地上拽起,替他拍了拍屁股上的灰。
胤礽抱着他,让他坐在书桌后面那张大大的椅子上,省得这小家伙一个不小心,又摔了。
这张椅子本就宽敞,两个人都坐上去还是大了不少,胤祾晃荡着两条小短腿,好奇地看着面前被打开的书。
“太子哥哥,这个是什么呀~”
“这本书是《声律发蒙》。”胤礽这才想起来,小二貌似还未开蒙。
他不禁又想到了上一世的老五,老五现下倒是还未出生,不过将来他会被太后亲自抚育,太后只通蒙语老五幼时便也只会说蒙语。
还记得皇阿玛当着几位大学士的面,抽查他们兄弟几个的课业,老五每每都是只交一篇满文上去,应付了事,遭到众人笑话。
小二爱面子,若是将来他也落得跟老五前世一样尴尬的境地,恐怕会哭得更厉害。
太皇太后和苏麻喇姑都精通满蒙文,这二者倒是不必他操心,只是这汉文,还是得尽早让小二开始学着。
“小二随哥哥一起读一遍可好?”
“好~”尚且不知读书的辛苦,好奇的胤祾一口就答应了。
“天对日。”
“天对日~”
“雨对风。”
“雨对风~”
……
将第一小节带着他读了一遍,胤礽自己过目不忘,便以为由他执念所化的胞弟也是同样。
“小二,哥哥问你,风对应的是什么?”
“风……风……风对、对”胤祾的小眼睛慌张地打着转,他扣着自己的小手。
“风对桌子!”
胤礽被他的这个答案惊得瞳孔放大。
“小二,你再好好想想,方才哥哥是不是才带着你念过,就在第二句里边,天对日,雨对什么来着。”
面对哥哥期待的目光,胤祾撇着嘴,失落垂下小脑袋,有气无力地道歉。
“小二……实在是记不起来了,太子哥哥对不起,小二太笨了。”
见胞弟如此垂头丧气,胤礽将书合上,随手挪到一旁,拍着他的后背,语气温和地安慰着。
“小二不笨,小二方才只跟着读了一遍,记不住很正常,哥哥是读过一百二十遍之后,才将它们全部记下的。”
“真的吗?”胤祾抬起小脑袋,很不自信地又确认了一遍。
“当然是真的了,这是皇阿玛立下的规矩,不信你可以问孙嬷嬷,我读书的时候,她一直在旁边听着的。”
“那、太子哥哥,你教小二也读一百二十遍好不好?小二一定也会把它们都记住的!”
一心只想证明自己不是小笨蛋,胤祾十分认真地请求哥哥教他。
胤礽张了张嘴,他才因为读书的事,跟皇阿玛僵持,如今反倒要主动去做这件事。
“太子哥哥,小二真的会很认真学的!”
看着胞弟如此上进好学,他如何能够拒绝得了。
“好,哥哥教小二便是了。”
房间里传出一前一后两个朗朗的读书声,梁九功奉命来给太子和二阿哥送些御前的茶点。
他并未进房间打扰,只是将东西交给了伺候的宫人,站着又听了一会儿,便自个儿快步回御前复命去了。
太子殿下终于愿意开口读书了,皇上要是知道了,指不定得多高兴。
听见梁九功说太子主动带着小二读书,康熙心情大好。
“好啊,看来读书还是得有个伴儿才行,一个人是未免有些孤单,只是小二身子弱,无法日日来乾清宫。”
慈宁宫距离乾清宫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这样,你让内务府的人去调查一番,在八旗之中,挑选一批资质尚可,年龄与太子大致相当的孩子,先让他们去宗学里开蒙,再将名单先呈上来给朕瞧瞧,朕到时候再从里头挑选一两个合适的,将来好预备着给太子当哈哈珠子。”
如今太子才三岁,正经上学还有三年,皇上这么早就为三年后的事情思虑,着实是重视太子,梁九功心里感叹之后,领了差事就去办去了。
读到第十二遍的时候,胤祾便已经自信地在哥哥面前背诵,一字不差。
虽比不得太子过目不忘,可与寻常的孩子相较,已然是佼佼者。
“不错,这才十几遍而已,小二便已可以将它们背诵,可见哥哥的小二非常聪明。”
“嘻嘻~”
“太子哥哥肯定更厉害!”
“不过太子哥哥读了一……”
“一百二十遍。”胤礽替他说了。
“对!一百二十遍,小二也要!”
“小二确定真的要读那么多么?”
“那现在离一百二十遍还差多少?”
“还差十次方才这么多遍。”胤礽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方便他理解。
“十次是、是多少呀?”笨蛋小二不好意思地看着他问。
胤礽笑着去握他的两只手。
“十就是小二的手指头这么多。”
看着自己的两只小手,胤祾深吸了一口气。
“这、这么多啊!”
听见小二的嗓子已有些哑了,胤礽吩咐人端了两杯温水上来。
“喝口水,先休息休息。”
小家伙捧着水杯,像只小水牛一样,一口气便将一整杯都饮尽了,就这还不够,整整喝下了三杯才停下。
胤祾小大人似的看向哥哥,忧心忡忡地叹了一口气。
“小二只读了十几遍就觉得好累,为什么太子哥哥要读那么多呢?也太辛苦了!”
不等胤礽开口说话,就听见胤祾开始为他打抱不平。
“肯定是皇阿玛故意为难太子哥哥!皇阿玛坏!”
胤礽笑看着替他生气的胞弟,突然觉得自己心里没那么郁闷了。
“皇阿玛对太子哥哥不好,走!小二要替太子哥哥讨回公道!”
“讨回公道?小二你这是从哪里学来的词?”胤礽笑着揉了揉胞弟的脑袋。
“是从慈宁宫的小太监那里学来的,有个老太监抢了他的月例,他便求苏麻喇姑为他讨回公道。”
诶!
“太子哥哥,小二带你去找乌库玛嬷,让乌库玛嬷替太子哥哥讨回公道!”
“什么?”
说干就干,胤祾拉着胤礽往外走,门都没锁了,其他人也不敢阻拦,竟真的叫他们走了出去。
等康熙终于忙完,想起了两个儿子。
“来人。”
御前伺候的另一个太监赶忙走了进来。
“皇上,奴才在。”
“你去瞧瞧太子和二阿哥还在读书没有。”
“嗻!”
人才去了没一会儿,便慌里慌张地跑了进来,还差点让门槛给绊了一跤。
“慌什么?”康熙不满地训斥了一句。
“皇上恕罪!”那太监赶紧跪下请罪。
“怎么了?可是太子已经知错,按照朕说的读完了今日的一百二十遍?”康熙停笔,看向他问。
那太监头都不敢抬一下。
“额……二阿哥带着太子去慈宁宫里告您的状去了……”
“什么?!”康熙差点儿以为他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