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出场劳务费

第207章 出场劳务费

◎5k◎

晚上跟丁厉豪碰了面, 林煜文才知道今晚的饭局还有其他人。

说是其他人也不太妥,据丁厉豪介绍,三位可都是他从小光屁.股玩到大的好兄弟。

因为带着林锦书, 饭局也没碰什么烟酒, 就是简简单单吃顿饭。

不过京市到底是京市,餐馆大厨那手艺没得说,杠杠的!

林煜文父子俩吃得还挺开心,偶尔也会吃到有一两个菜味道挺熟悉。

不光是他俩,连带着丁总的那仨光屁.股兄弟,也吃得喷香。

菜过五味,众人一片欢声笑语中, 忽然有人提起了面前的松仁炒玉米,直夸这菜味道好。

菜口偏向酸甜, 但同时又不掩食材本身的香,松仁酥脆,玉米粒弹糯, 再配上薄薄的芡汁, 别提多好吃了。

不光是大人,就连小孩子林锦书也对这道菜很是着迷。

终於轮到相关话题了, 丁厉豪笑眯眯介绍:“菜好吃, 那完全是食材本身就好哇。”

那一瞬间,林煜文就知道了, 这家夥还有后文。

果然, 丁厉豪嘴巴不停, 继续说:“松仁是广生上次送来的上等东北野松针林里的松仁, 至於玉米嘛, 是我这位林老哥家自己种的有机玉米。”

话音刚落, 四人目光都齐齐转向林煜文。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丁厉豪指着他笑道:“别看他在网上大家都叫他逼王,视频里他好像很喜欢吹牛逼的样子,其实他本人厉害着呢。”

丁总简单几句介绍,便把林煜文的功劳成就总结出来。

另外三人一听林煜文能力堪比国家级院校教授,更重要的是他这个人没什么私心,自己靠有机农业赚钱后,一点都不吝啬本事,教给一众村民,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甚至间接连锁效应还带着湍市在前阵子,也狠狠出了一把风头。

三人纷纷举茶杯再次跟林煜文问好。

林煜文有些拿不准丁厉豪兜里究竟卖的什么药,谦虚了几句。

丁厉豪却不放过他,扯着林煜文的名字继续说:“我看老六特别喜欢那盘土豆鸡块是吧。”

被称为老六的男人爽朗笑笑:“鸡肉香,土豆糯,我还真挺喜欢。”

这道菜林煜文刚才吃的时候就觉得熟悉,这会儿听他俩这么一提及,林煜文又夹了一筷尝味道。

别说,还真别说,林煜文越吃越觉得这就像是自己家走地鸡,自己家土豆的味道啊!

联系刚才那道松仁炒玉米,林煜文基本可以肯定,这道菜里头除了配菜香菇和青辣椒以外,剩下食材应该都是自家的。

果不其然,丁厉豪又一脸“猥琐”笑容的看着林煜文:“这不,这道菜主要食材也是林老哥赞助的呀!”

林煜文:“……”他似乎应该大概,是想到丁厉豪要干嘛了。

林煜文挺无语的,同时,对这件事儿也无所谓。反正食材已经送出去也不是自己的,但到时家里来新劳动力,那受惠的却还是自个儿呀。

林锦书察觉到什么,还颇为自豪挺直小胸膛:“我爸爸可厉害了!”

丁厉豪整张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不光是这顿,其实前阵子王爷爷说的那几道菜,食材也都是林老哥送来我这边,我又着人送过去的。”

他口中的王爷爷刚好就是王六的亲爷爷,真不愧是爷孙俩,对美食的偏爱都一脉相承。

得,话题都聊到这份儿上了,王远志清楚,接下来要是叫他爷爷晓得他在外面吃独食儿,回去肯定落不了好。

“林老哥?”王远志看向林煜文。

林煜文也算是与丁厉豪攒出来默契了,他微微笑着不说话,只等丁厉豪开口。

丁厉豪却突然叹了口气。

怎地,正聊着美食这么开心的话题呢,他这冷不丁地叹气是几个意思?

瞬间,丁厉豪就吸引了另外三人注意力,尤其是王远志。

被人问到,丁厉豪便就坡下驴,笑眯眯说起:“林老哥家里农活儿忙,这不,明儿他们就得乘高铁回去呢。”

嗨!这算什么麻烦。三人心里都不把这句话当回事儿。

毕竟现在国内这交通物流建设的,只要手里捏着钞票,去哪儿不简单?

丁厉豪眉毛又皱起来,就连语气也装模作样了:“不过最重要的是,林老哥家地实在不多,其实我也挺喜欢吃土豆,而且我跟你们讲啊,他们家的芋头炖鸡,也是一绝呢!”

这句话刚说完,丁厉豪就偷偷摸摸捂着嘴巴看着另外三人:“上次见着王爷爷,我都不敢跟他说。”

王远志那颗心呐瞬间就怦怦跳起来,老爷子身体攒了一堆大大小小毛病,多的不敢吃。但同为吃货的他尚还年轻,光是看丁厉豪说话那表情,王远志就在脑子里脑补那芋头炖鸡的滋味儿了。

当然,回过神来,王远志也得对丁厉豪表示感激:“多亏你上次没说。”要不然他这当小辈的,还不知有多麻烦呢。

都不用想,今天这顿饭里头没有芋头炖鸡就知道,林煜文送来的芋头肯定是没有了。丁厉豪又不是那小气人。

家里还真藏了二斤芋头的丁厉豪迎着王远志无比信任的眼神,他心虚片刻,但想想上次在林煜文家干活差点命都交代在那儿,再想身边这一群兄弟怎么能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的劳动成果?

统统都要被拉去地里干活丶干活!

丁厉豪把上次林煜文电话里的意思大概覆述一遍,吃货王远志就耐不住了,急吼吼催林煜文今年一定要多种土豆芋头才是。

都不用林煜文说话,丁厉豪就帮他开口了:“多种个屁!他还得忙着村里有机农业建设呢,自己家地都忙不过来。之前村里别家还没搞有机菜时还能花钱请人来干活,但他们家家户户自立门户后,不得干自己家的啊?”

这话说的,就好像丰隆村的村民多没良心似的。不过倒还真能把这群不事生产的三代们糊弄过去。

王远志带头,三人纷纷要帮林煜文出主意。

丁厉豪却摆摆手,带头道:“我问过了,他那边今年已经提前多育了种苗,等下下周种时,我准备亲自过去帮忙。”

他那语气说得特自然,言外之意流露出的意思是,都是自己人,亲自帮忙才能显出诚意。

三个大少都没经历过农活的摧残,反正一听丁厉豪亲自要去,寻思着要跟林煜文打好关系维保口舌之欲,都承诺到时跟丁厉豪一起了。

林煜文憋笑憋得好生辛苦。

好在这一顿饭他丁厉豪第二大目的也在於此了。第一大目的,肯定是看林煜文生意都拓展到京市了,帮他扩充扩充人脉,这也算是请林煜文出场的劳务费了。

两个目的都达到,这餐饭也就进入尾声了。

饭局结束,只有小孩子林锦书是最大赢家,吃得肚皮滚圆。

晚上京市大多景点都不营业了,林煜文便拉着儿子在什刹海附近逛胡同。

林锦书一天吃得贼好,晚饭后又被遛了一个多小时,十点半到酒店又洗了个澡,等上床刚沾枕头,他就睡熟了,连带着第二天坐高铁还昏昏欲睡呢。

……

王敏芳是镇上红薯粉店老板老黑的表妹,她家之前是种植紫薯的,只不过去年紫薯市场不太好,基本就没赚着什么钱。

不过想想也是,这两年紫薯市场大热,不少种植户也跟进种紫薯,种的人多了,自然价钱就卖不高。

紫薯这玩意本身产量就比不上红薯,要是连单价都卖不高,继续种紫薯也就勉强维持个生活。还不如干脆种小麦呢,毕竟小麦种收全程都能用机器,省力得多。

可要是家里真改种小麦,也用不着留这么多劳动力啊,家里二老就足够照料家里的地了。种小麦又赚不了多少钱,她得跟丈夫一起出门打工。

可几年前她跟丈夫回来种紫薯,就是不想大宝当留守儿童。总不能把大宝供到初中了,再让二宝三宝在家留守吧?

王敏芳心里不甘,眼瞅着再过一月,地里的早油菜一收就又到种紫薯的时候了,今年……究竟还要不要育紫薯苗了?

王敏芳家跟一般人家还不太一样,家里是她做主,公公婆婆也都听她的,丈夫跟公公一样都是老黄牛的性子,而她婆婆也是个开明的,当初她一嫁进来婆婆就直接把家交给她来管。

到现在王敏芳都还记得很清楚,婆婆说她是家里唯一一个上过大学的,她有知识有文化,家里大小的事理应她来负责。

虽说只是个普通民办大专,可能得到婆家这样的看重,王敏芳也是心存感激,这不,她前两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便是回来种紫薯。

不光是靠种植紫薯赚了一笔不小的钱,关键是家里三个孩子也都挺有出息,老大老二都是学校前十,老三虽说还没读小学,可眼瞅着也是个听话乖巧又激灵的孩子。

这不,整个家庭又走到岔路口了,家里丈夫公婆也都在看她。

邻里邻居也给过建议,不外乎是俩大人趁着能干厂子里还要,赶紧出门打工赚钱,把家里的地都种上小麦,孩子交给老人来带。

不光是邻居,就连娘家人,也都这么跟王敏芳说。

王敏芳知道他们这也都是好意,是从别人家看到结果还不错的事业方向。

可王敏芳一想到留守儿童这个词,她就浑身不得劲儿。即便是清楚公婆都是明事理的好人,绝不会胡乱惯孩子,王敏芳就是不愿意!

思来想去,王敏芳心里也没个主意。

眼瞅着距离做决定的时间越来越近,王敏芳更加心慌意乱。

实在是在家憋屈,王敏芳决定出门走走。

出门,也是在镇上逛街。

不过得益於镇上这两年的发展,好多外地网红和从事相关行业的年轻人涌入,连带着镇上的经济也渐渐好转起来。一些店面陈旧的店铺里,竟然也出现了很多前些年只能网购的新鲜玩意儿。

王敏芳是个勤快人,她出来得早,甚至还看到了镇上通往市里的公交车尾气。

眼瞅着镇上街景和前些年大不相同,不少老人脸上也都带着积极笑容,不再跟以往那样死气沈沈的,王敏芳就不舍得走。

——毕竟,他们丰隆镇跟别的镇子不同呢。

走着走着,王敏芳发现走到表哥家店门口了。

老黑招呼表妹进来坐坐,王敏芳也不客气,进来讨了杯水喝着。

老黑那边其实也挺忙,前阵子物流又覆通了。约莫还是自家粉条质量好,年前不少顾客又回购了呢,甚至还有还多建议提高销售量,整个一次购买十斤八斤的建议。

今儿个老黑就约了远帆过来一起商谈。

因为是挂的远帆的购物车链接,要是增加购物选项,那肯定要和远帆说说。

而且老黑还想增加个制作粉皮的设备,这事儿顺便也要跟远帆打招呼。

王敏芳在这坐了一会,远帆就来了。

表妹也不是外人,老黑也没想过避着她,王敏芳也就厚着脸皮听了一会儿。

只是,王敏芳听着听着,便出了神……

她在想,为什么表哥家的粉条生意,能越来越好呢?

王敏芳思来想去,觉得应该是表哥家的粉条品质好,不掺假。这些年他们家吃的粉条都是表哥送的,确实很好吃。

有时表哥家送的吃完了,他们也会去外面买。

买的吧,就总是踩雷,有的粉条明显就不对劲儿,味道就不是红薯粉条应有的,而且还特别韧,像是加了什么科技。

王敏芳当然知道表哥家粉条能闻名十里八乡,靠的就是不掺假的好口碑。

忽然间,王敏芳心里就敞亮了!

她似乎意识到接下来事业的转向——如果说前两年可以靠新产品新物件赚钱,但这两年不同了,网络那么发达的年代,什么东西赚钱大家都蜂拥而上都去搞这个行业,结果搞得这个东西卖不上价,最后是大家都不赚。

可拼不了新思路,要想赚钱,那还不得在品质上下口碑?

这些年人们嘴巴又不缺吃喝了,物资短缺的年月早已过去。联系到从去年起,丰隆村的有机菜大火就知道,现在的人缺的是品质,即便有机菜比一般菜贵得多,可天天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小汽车直奔丰隆村呀!

王敏芳的思路一旦打开,对於接下来要走的方向,就很敞亮了。

她客客气气跟表哥道别,快步回了家,便跟丈夫公婆说起她心中的打算。

公公和丈夫依旧不说话,倒是婆婆发了言:“人家丰隆村有机菜搞得好好儿的,能乐意咱们外人也插一脚?”

王敏芳想了想,道:“我寻思着逼王应该不是那种小气人。他要是真小气就不会自己还没成大富翁就带着村里人一起赚,再说了,咱们镇上,不也有万全菜场也受他的惠?”

王敏芳婆婆虽说还想叨念两句,人家万全菜场毕竟是大老板,能出的钱多,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跟家人一说定,王敏芳便带着丈夫去街上买了两箱礼品,拎着一起去丰隆村找林煜文家。

没想到林煜文还没在家,不过问清了女主人邵银朱他明天上午一定在,王敏芳便让丈夫把礼品放下,先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王敏芳又薅着丈夫去丰隆村,这次果然见到逼王本人了,和她想的一样,逼王还真是那种人!

王敏芳把所求的事儿一说,便听林煜文笑着答应。

林煜文甚至还挺不好意思呢:“这阵子节礼都正贵着,你们上来就拎这些我还当是多大的地。”结果就那几十亩啊。

王敏芳笑呵呵地跟银朱也聊了几句,便满脸笑容跟丈夫一块儿回家。

半路上王敏芳坐在副驾驶上,忽地又想起昨天在表哥家听他跟远帆聊生意的事儿。

她又有主意了!

这两年紫薯不好卖,他们家再用心种出来的好紫薯碰到收购商也谈不拢价钱。

既然这样,那干脆去联系网红卖货主播呗!

同样是要给中间商赚差价,王敏芳想起昨天表哥跟远帆谈的生意,表哥在他的店铺上架商铺顶多也就被抽10个点儿,不比把紫薯卖给中间商少得多?

想到这些,王敏芳激动得不行,先跟丈夫说,可丈夫是个老黄牛听完顶多哞哞叫两声,屁点儿回应都没有。

王敏芳便给婆婆打电话说了这事儿,婆婆那边一听果然也很激动。

挂了电话差不多就快到镇上了,王敏芳催促丈夫再去买两份节礼,她要去表哥和远帆家坐坐。

买节礼付钱时,王敏芳还跟小卖铺店老板聊了两句。

店老板很是高兴,笑眯眯说起今年过年的生意比前两年都好呢。

王敏芳也想自家过得越来越好。买了节礼,她便去看了表哥老黑,得知远帆家带货也不是什么稀烂的货都带,只上架高品质的。

王敏芳自然是拍着胸口保证:“我们今年准备请逼王,肯定要种顶顶好的紫薯。”

老黑笑道:“那成,既是这样,找远帆上架帮着卖肯定没问题。就算远帆那边忙不过来,现在镇上那么多网红呢,反正都差不多。”

作者有话说:

好生悲催啊,周五回来小区电力开闭所崩了,一连停电了两天半!这么大热的天啊,阿梦之前冻的饺子全特么化冻黏在一块了!啊啊啊啊啊!

感谢在2023-06-08 12:45:11~2023-06-11 16:39: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空 10瓶;迷你猪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