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150页

楚润娘冷笑:

“还能因为什么?因为秦王,还是不知足,犯下那么大的错,只不过从亲王降为郡王,她竟然失心疯了一样,跑我这儿来胡说。”

说完,楚润娘松开柳元卿,又说道:

“不说他们,让人丧气。你这个时候来,午饭可吃了?要是没吃,就陪姨母吃了午饭再回去。”

柳元卿一见到楚润娘,便就将什么都忘了,这时候才想起来黎昊还在外面等着呢。

一捂嘴,柳元卿瞪着圆圆的眼睛道:

“啊,姨母,大哥哥,大哥哥还在外面等着呢。”

楚润娘不解:

“大哥哥是谁?”

柳元卿面上露出些许不自在来,有些滞滞扭扭地说道:

“就是奉大公子。元卿出去玩,正好碰上了,便就一起在京上转转。正好听说巡城使在抓贼,元卿就求着大哥哥带着元卿去看热闹,这才碰上的国公爷。”

楚润娘是过来人,明显不信。

若是不约好了,就是碰见了,柳元卿的性子,也不可能会随着黎昊一起逛。

楚润娘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拉长了声音道:

“哦……是碰见的啊?”

柳元卿脸一下子通红,撒娇道:

“姨母,人家在外面等着呢。”

楚润娘笑道:

“在我宫门外等着,也是他的荣幸,急什么?你娘来了,不也照样在外面等着?怎么,你心疼了?”

柳元卿一扭身子,生气道:

“姨母爱见不见,我心疼他做什么?反正是皇上姨父让他来的,又不是元卿非要带他过来的。”

楚润娘扯柳元卿道:

“怎么,生气了?”

柳元卿不肯转头,背对着楚润娘坐着,也不肯出声。

楚润娘笑道:

“怎么,真生气了?”

柳元卿还是不肯回头,闷声说道:

“谁生气了,才没有呢。”

楚润娘知道柳元卿不能再逗了,再逗可就真要急了,要是一生气跑了,可就不好玩了。

瞅着柳元卿的背影,楚润娘笑了,然后对婉寻说道:

“请奉大公子进来。”

柳元卿还是不肯回头,就那样侧着头坐着。

黎昊进来,对楚润娘行礼道:

“臣昊叩见皇后娘娘,祝皇后娘娘千岁。”

楚润娘认得黎昊,也清楚黎昊的出身。

当年的事,黎昊并没有隐瞒楚润娘。

只是以前,从不曾特别注意过黎昊,但是,他接近柳元卿,有什么目的?

楚润娘直到此时,才认真的打量起黎昊来。

不过心下不由得也暗自感嘆,一转眼,二十一年过去了。

前些天尤王妃进宫,曾经跟她提过黎昊的婚事。

可是皇上一直压着,自然是有他的打算。

所以,楚润娘当时只是将尤王妃为黎昊看好的妻子,拿给了黎丰舒看。

谁都没有想到,最后,黎丰舒竟然会下旨,将何惠柔赐婚给了黎阳。

看来……

虽然没有问,但楚润娘多少猜测,黎丰舒是不想这么急着给黎昊定婚。

用意是什么呢?

楚润娘嘆气,这么一晃神的工夫,已经过去了好一会儿,可是楚润娘竟然忘了让黎昊平身。

柳元卿本来不好意思,但半晌听不到楚润娘的话,终还是忍不住转过头,见楚润娘不知道在想什么。

而黎昊则依旧跪在地上。

柳元卿忍了又忍,一咬牙,说道:

“姨母……”

楚润娘回神,看了眼柳元卿,笑道:

“起来吧,坐。昊哥儿最近挺闲?家里不是在为世子准备婚事?”

黎昊坐下,宫女上了茶果来,黎昊道了谢,才回道:

“回皇后娘娘话,世子的婚事,王爷、王妃自有主意,臣也就帮着跑跑腿。臣见识浅薄,又什么都不懂。王爷也说臣,不敢求着能帮上忙,只要不给添乱就行。”

楚润娘笑了笑,拿起茶碗,用盖子慢慢地挡了挡茶叶,状似无意地又说道:

“听说昊哥儿跟着元卿在街上是碰见的?怎么这么巧?我听说秦王楚王他们也很想碰见元卿,都碰不见呢。改天本宫真要告诉他们一声,让想碰元卿的人,去向昊哥儿学一学,昊哥儿可别捨不得教。”

柳元卿一听,急了。

这是在怀疑黎昊接近她,别有用心。

柳元卿怕黎昊多心,以为她在皇后楚润娘面前说了什么,站起身道:

“姨母!”

☆、162 坑臣

楚润娘抿了口茶,放下茶碗,皱眉道:

“你这孩子子,性子还是这么急。话,哪儿有你插嘴的份?老实的,要不姨母可就要生气了。”

柳元卿急道:

“可是……”

楚润娘少有严厉地瞪着柳元卿道:

“坐下。”

柳元卿瘪嘴,颇有些委屈地坐到了楚润娘的身边。

黎昊并没有因为楚润娘的责难而面露难色,反倒冲着柳元卿安慰地笑了笑,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回皇后娘娘话,遇上长公主殿下并非难事,主要还是看长公主殿下肯不肯跟人同行。或许碰见长公主殿下取决于臣,但最终的决定权,却是在长公主殿下手里。”

楚润娘听了,先是一愣,继而笑道:

“聪明,果然聪明。”

然后不觉得,楚润娘跟着便就嘆了一声:

“可惜了。”

黎昊不知道楚润娘口里的“可惜了”什么意思。

柳元卿也不知道,忍不住问道:

“姨母说可惜了什么意思?”

楚润娘笑了笑,不过并没有要给解释的意思,而是说道:

“来者是客,这句话在宫里也适用。正好到了午饭时间,本宫看皇上一时半会儿是来不了了,你们陪着本宫用饭吧。”

勤政楼里,柳元卿和黎昊走了之后,黎丰舒手里捏着柳成展写的婚书,面色铁青地瞅着地中跪着的两个人,就那样冷冷地瞅着。

黎丰舒高度怀疑当年的事,是几个妃子做下的。

但是,对于自己的儿子,虽然说不上寄予厚望,但最起码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安安份份。

人都说知子莫若父!

从一开始,黎丰舒对于太子人选,由于无嫡立庶,便就打算着选贤立之。

毕竟他想着大商千秋万代。

将来接位,并不代表着享乐,还有着责任。

让大商国泰民安的继续下去。

所以,秦王,从来不在备选之内。

上次秋猎事件之后,他将秦王从亲王降为了郡王。

黎丰舒以为秦王能懂、萧贵妃能懂。

最起码,萧照应该能懂。

可是,令黎丰舒万万没想到的事,他只不过压下了给秦王的赐婚书,秦王竟然就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