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提速成长!苏白的养成计划!

关羽的话说到了刘备心里。

他确实并无责怪苏白之意。

只是自己的情况就这样。

一无所有,唯一上得了台面的也就只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个身份。

可人家给面子,称他一声皇室后裔。

不给面子,就是个卖草鞋的!

现在,连从军的机会都变得渺茫,刘备甚至有些怀疑就自己这种情况,以后真的能够成为一方帝王?

说出去恐怕根本就没人信。

要兵没兵,要背景没背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算再有远大志向,那也只是空中楼阁。

“是我的错。”

一直默不作声的苏白忽然开口。

刘备颇为自责。

人家来投靠自己,结果如今落得在这荒野流浪的地步。

心中多过意不去。

“苏先生,我们真无责怪你的意思,只怪那招兵的都尉有眼无珠,不识先生本事。”

“不,我说的不是这个,既然我已知晓未来之事,又何须去投靠何进?”

啊?

三人面面相觑。

这不是你说的吗?

现在怎么又改口了?

“投靠何进,原本只是三位的暂时之举,也不会在那里长呆,而真正改变三位命运的,则是一年之后的董卓之乱!”

董卓?!

刘备瞪大了眼睛。

满脸难以置信。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小人物竟然会和如今权倾朝野的董卓牵连。

彼时,董卓还未真正掌管朝廷大权。

但以拥兵自重,不服朝堂指挥,面对东汉朝廷的多次任命置之不理。

哪怕朝堂已经发现情况不对,想要试图解除他的兵权,董卓根本置之不理。

“不错,一年之后汉灵帝死,身为外戚的何进辅政,并且率军进京与贵族官僚袁绍合谋诛杀宦官,并且不顾朝堂反对私召凉州军阀董卓,率领凉州军入京!”

“至此,董卓彻底掌控朝廷大权,而大将军何进也被张让等人所杀!”

“也正是他,也真正导致东汉王朝彻底走向灭亡!中原乱局正式揭开帷幕!”

苏白目光灼灼。

他发现自己还是太过保守。

原本以为刘备在自己发家的过程当中,自己只需要推波助力,就能够帮助刘大耳在三足鼎立之时拥有足够实力。

但现在看来。

加快进程未尝不可!

如果刘备能够在天下群雄围剿董卓之时锋芒毕露,甚至可提前称帝!

也就不必再经历蜀汉建立之初的困局。

甚至在面对曹魏和东吴都有分庭抗礼的底气!

虽然历史对于刘备的褒贬不一。

正式称他为古今之盛轨,可在野史却有诸多人说刘备表里不一,诡计多端,善于笼络人心。

不过就这段时间的相处以来。

苏白觉得,他确实算得上是一个好老大。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

不说远了,就今日征兵一事,也能看出眉目。

人家都已经邀请他们入伍。

但为了自己,刘备毫不犹豫的放弃。

无论是他出于对自己的信任还是重视。

换做任何人,都会心中有所感触。

“可是苏先生,一年之后便开始了董卓之乱,但现在我都还一无所有,你如何能说这是转折点呢?”

刘备摊开双手。

正如他现在的处境一般。

两手空空。

“不着急,距离董卓之死还有四年,这时间,足够你韬光养晦,老刘你可还记得,曾经的好友公孙瓒?”

“当然!”

刘备脱口而出。

两人从小相识,他更是将公孙瓒当做兄长。

只不过自从对方出任辽东属国长史之后,两人便各自一方。

自张纯判断之后,两人也有一年之余未见。

“咱们不如去投靠公孙瓒,以他当做起家的跳板,没准到时候,董卓之乱之时,老刘你已经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

苏白煞有其事的说道。

刘备听的心动。

“可是……公孙瓒现在远在幽州,难道我们要从丹杨赶往幽州?”

苏白点点头。

“算起来,如果我们现在出发的话,也许还来得及赶到幽州,没准到时候你们去了就能立下大功!”

此话一出。

刘关张三人瞬间找到了方向。

既然在这丹杨无法留下。

远走他乡未必不是个办法。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何处不能有所作为?

又何苦久困于一世之内。

说干就干。

三兄弟都是个行动派。

拉着苏白就准备上马远赴辽东。

“诶……等等啊!咱们还得先做些准备,至少买些干粮和水吧……喂喂!慢点,我要被颠下马背了!”

……

深秋。

辽东边境。

实为降虏校尉的都亭侯公孙瓒在军营当中苦思冥想。

张纯之乱虽大至已经结束。

可是此人仍旧活跃于关外。

一年之前。

公孙瓒与张纯丘力居等,战于辽东属国石门。

虽然张纯大败,抛妻弃子逃入鲜卑境内,可公孙瓒也因为立功心切,继续追击导致入敌太深,最后反被敌军围困于辽西管子城两百余日,不仅粮草耗尽,更是兵士溃败,士卒死伤大半。

好在此时,丘力居也是粮尽疲乏,只能远走柳城。

公孙瓒这才保住一命。

但这一战也一直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时刻想着能够将张纯杀掉,一雪前耻!

可在这边境驻守多年,与敌人多次交战,虽然打的乌桓不敢来犯,但是却未能取张纯首级,实乃遗憾。

如今中原乱局也波及到了辽东边境。

黄巾军余孽尚未铲除。

丘力居更是蠢蠢欲动,蓄势待发。

公孙瓒现在如同困兽一般,始终无法得良策。

“长史大人,如今边境战事将至,朝廷又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