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

黄修远看完岭南材料研究所的汇报,又看了看通用型纳米机器人的详细论文,内心浮现出一丝难得的欣慰。

近期视察了一系列研究机构的陆学东,此时也在一旁,同样在浏览着岭南材料研究所的成果。

他露出一丝笑容:“了不起的成果。”

“我们刚好有空,一起过去看看吧!”

“可以。”

黄修远对于岭南材料研究所的成果,有一种别样的情绪,这两年来,他减少了自己在科研项目的直接指导和干预,该抓学术机构、科研机构的制度和管理。

显然他是为了避免过度拔苗助长,让大中华的学界养成依赖他的坏习惯,而是要有自己的精神。

纳米机器人在二十一世纪的三十年代,就开始日渐成熟,要不是四十年代的生化危机,严重杀伤了人类的有生力量,导致学界出现大倒退,纳米机器人技术不会等到五十年代末,才大规模井喷。

而被黄修远改变进程的当今,此时的科技水平上,整体逼近二十一世纪的五十年代,除了生化就是相对落后一些,其他就是都快赶上来了。

现在他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大中华学界的活力,加上他未来记忆中的知识,让中华文明迈入星际时代,完成他记忆中的遗憾。

黄修远这些年的动作,其实证明了就算是没有他,很多科研人员也可以研发出超时代的技术,他们仅仅缺少一个平台罢了。

就好比方同风、卫国忠等人,在之前的研究所中,不过是普通的研究员,就算是有成果,还要被侵吞、“共享”,等熬到头了,也到四五十岁以上了。

一个科研人员最宝贵的年龄段,一般是30~45岁之间,他们比年轻人更加沉稳,也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基础;比起45岁后的老年人,他们又精力充沛、富有创造力。

如果不能让30~45岁的科研人员成为核心,反而去指望45岁后的“大佬”,那估计吃枣药丸。

毕竟科研人员在45岁后,创造力就大幅度下降,变得越发跟不上时代,去学校教书、指导后辈还马马虎虎,搞科研创造,基本很难有成就了。

因此黄修远在整个大中华区的科研体系中,将一大批年龄超过五十岁的研究人员,全部转到教育系统去,提拔了一大批30~50岁之间的研究员,作为各个研究团队的核心。

虽然一开始,受到的主力非常大,但是随着可控核聚变、航天系统、纳米材料、半导体、生物技术这些领域上,一大批新人脱颖而出。

黄修远的革新越发通畅起来。

其实对于老一辈的院士们,黄修远还是带有敬意的,但是时代在发展,老院士们确实应该退居二线,将主战场交给年轻人了。

毕竟很多院士年龄不小了,高强度的科研工作,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他甚至亲自上门,说服了一部分老院士,让他们带头退休,这些共和国柱石们颐养天年,说不定可以看到中华文明成为真正的星际文明。

……

黄修远和陆学东来到岭南材料研究所。

所长张雪林已经在门口,低调地迎接一行人。

“雪林,你们这大半年来的工作,我和上面都看在心里,继续保持下去,不要害怕失败,只要你们的钱花得清清白白,就没有人会找你们的麻烦。”

“黄总的话,我一定铭记于心。”张雪林点了点头,其实他心里面还挺感激黄修远的。

如果没有黄修远对于本土科研体系的大清洗,他也不会成为岭南材料研究所的负责人。

而他也看开了,兢兢业业做好一切,反而比以前更加踏实了,至少他不用每天晚上担惊受怕,害怕突然被带走,进去捡肥皂之类。

实验室内,依旧是单调的银灰色。

空气异常的干净,气温被恒定在26摄氏度。

更换了防护服后,众人进入了核心区,纳米实验室的非常危险的,某种程度上,纳米材料的危险性,堪比放射性物质。

在实验室安全条例的第13章,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专门规定纳米材料实验室的安全防护规定。

或许这样说,很多人可能很难直观的理解。

纳米材料的危害,可以类比石棉,人类在开采石棉矿的初期,并不知道这种矿物的可怕,一旦人体长期吸入石棉纤维,后果就是肺部病变。

而纳米材料,如果没有合理的防护措施,后果比石棉还可怕。

因为纳米材料的直径更加小,更容易侵入身体的各个器官之中,引发癌症之类的疾病。

以纳米技术起家的燧人系,在一开始,就是设定了非常严格的管理措施,同时对于相关的纳米材料,也进行严格管控。

现在市面上的纳米材料,要么是整体成型的,要么是可以短期降解的(例如金纳米颗粒),要么是长期固化的(例如硅纳米镀层)。

单独的纳米粉末,除了科研机构,或者相关的生产企业,民间是严禁买卖的。

毕竟在密闭空间内,一公斤纳米粉末,不仅仅可以引发粉尘爆炸,还可以让吸入者出现严重的肺部疾病。

这种东西,是异常可怕的危险品。

进入核心区后,黄修远看到了方同风等人,也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了制备好的通用纳米机器人。

虽然这种纳米机器人,就算是他未来的记忆中,也没有出现过,但是未来却有相类似的纳米机器人,同时很多应用,也一一浮现在脑海中。

“不错,同风你们这个成果,可以达到9.5左右的高度了。”

方同风谦虚地回道:“黄院士太抬举我们了,我们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旁的陆学东摇了摇头笑道:“别谦虚了,这个成果非常大,有发展成为大产业的潜力。”

“你们有思考过应用领域吗?”

听到这个问题,卫国忠想了想回道:“想过一些,主要是医疗和纳米工业上的。”

黄修远提点道:“可以思考一下人造器官。”

人造器官?

卫国忠有些不解。

“你们都知道,现在克隆技术还不成熟,而且面临麻烦的伦理问题,因此机械式的人造器官,是当前最好解决方案。”

“原来如此!”方同风眼前一亮。

而一旁的陆学东,其实更加了解人造器官的发展,因为他母亲就因为尿毒症,目前只能通过透析维持。

为了促进人造器官的发展,他甚至用自己的钱,投资了一个专门研究人造器官的公司。

要知道陆学东在燧人系中的收入可不少,每年都可以达到几十亿华元,就算是现在替换成为信用点为主,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他投资的第二器官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不小于15亿华元,这个公司已经正式运行了快三年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