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多手准备

燧人公司的相关工作,和黄修远的计划,没有出现太多偏差。

夜深人静的小楼,偶尔从路边传来一阵鸣笛。

黄修远看着自己的离岸账户,经过这些天都操作,他的总资本来到了2.1573亿米元。

在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下,金融市场就如同吃了泻药一般,每天都是愁云惨淡。

国内也不好受,做外贸的公司,面临订单锐减,以及收不回货款的危机;大a股也是一片环保色,投资者要么持币观望,要么割肉离场,疯狂的投机者,试图进行抄底。

这些情况,黄修远只是稍微看了看,便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事上。

他的利用海外的肉鸡,多次跳转之后,秘密重返国内的网络中,再次暗中劫持了大批的肉鸡。

然后小心翼翼的渗透,进入了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器,08年的xp服务器,在黄修远眼中,就如同一个筛子。

很快蜀省以及周边地区,不少通信运营商服务器,被他植入了一些“小程序”。

编写好一些预定的短信通知,这些短信通知,会在设定好一个小时内,集中向指定区域的用户手机,发出密集的短信通知。

而短信会署名大量的“正式”名称。

如果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区域,可能这种短信,可能很难引起巨大的反应,但是内陆的川西北地区,那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08年国内的手机用户在6.4亿左右,普及率达到45.7%左右。

减去一人多号、老人儿童,在青少年和青壮年中,手机普及率在70~80%左右。

就算是川西北相对落后,但是这里邻近蓉城经济圈、关中经济圈,手机普及率再低,至少可以达到10~20%。

而手机信息在传递给用户后,还会传播给其关系亲密者,只要有20%的人相信,这20%的人,就可以裹挟剩下的80%,造成巨大的从众效应。

从众心理下,又会进一步将之前不相信的人,转化为相信,类似于核裂变的链式反应,要抑制是挺困难的。

加上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没有经过网络时代的信息洗礼,对于“谣言”的免疫力,并没有那种草木皆兵的警惕性。

要不然,就不会有“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说法了。

至于辟谣的问题,根据官方的反应速度,最快也要一天时间。

而那时候,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除了这些通知,还有大量的自救知识,也被他编辑好。

为了避免事后麻烦,他设定好了痕迹的自动清除,加上在海外的肉鸡,直接斩断了被发现的可能。

另一边。

他以为燧人公司的名义,让林百杰在蓉城西北侧的安德镇,收购一片工业用地,作为蜀省分公司的回收厂。

为了方便操作,这片工业用地之前,就是一个家具加工厂,收购这个加工厂后。

开始大兴土木的建设,这里有大量的钢结构厂房材料,还有一批准备给工人居住的集装箱房,一批合理的生活用品。

以及施工队伍,一大批的工程机械。

黄修远还让老爸去帮忙看场子,加上他从总部派过去的一名副总经理。

他老爸购买了房子和店铺后,本来还打算回来一趟,结果被黄修远又安排了这个事,只能接下这个差事。

这两个准备,是当前他可以做到的极限,如果动作再大,就有可能太明显了。

接下来,就是慢慢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4月27日。

材料实验室的设备,终于完成了安装调试,进入最后的竣工验收阶段。

黄修远和陆学东等人,亲自检验了一部分设备,便分出一部分精力,组建了材料研究小组。

开始一边检验设备,一边尝试材料研究。

中检公司方面,表示会在三个月内,帮燧人公司办理好实验室的相关手续。

在材料实验室的试运行过程中,黄修远找了一个机会,独自合成了他需要的东西。

那就是“大脑抑制剂”的二代药物,看着手上的试剂瓶,里面有二十毫升的淡蓝色液体,他毫不犹豫用注射器,抽出10毫升淡蓝色液体,通过颈静脉注射到体内。

过了半个多小时,再次将剩下的10毫升,注射到体内。

此时全新的大脑抑制剂,和他大脑的“操作系统”,形成了奇妙的反应,那种感觉,和之前的初代大脑抑制剂,是有些不一样的。

初代大脑抑制剂,只是起到了缓解效果,而新的大脑抑制剂,是和脑细胞结合在一起,让脑细胞在“操作系统”的辅助下,实现一部分功能的控制。

比如他需要超级记忆的时候,就可以激发超级记忆;需要冷静思考时,就进入冷静思考状态。

而新一代的大脑抑制剂,药效有效期也是非常久,注射一次后,基本可以维持15~17年左右。

这和初代相比,就明显方便了很多,初代药剂需要两三天注射一次,带来了不方便和不安全。

他将所有的实验痕迹,都消除干净,又删除了实验室的内部监控数据,用昨天晚上的监控进行替换。

第二天,是五一劳动节。

除了陆学东几个人,不少员工都在轮休。

公司管理层其实大多都没有休息,而是在忙碌着。

将软件实验室的工作,交给各自的副手,他和陆学东来到材料实验室内,刚刚组建的新材料研究小组,一共有13人。

除了他和陆学东俩人,还有五个从国内各个实验室挖来的研究员,剩下的六个是应届毕业生。

他们这些天都在熟悉实验室,尽管不知道黄修远的水平如何,但是单凭这个投资近亿的实验室,就值得他们过来了。

一众正式研究员中,从国内某个纳米材料实验室挖来的贺稳,算是一个还可以的研究员,只是一直郁郁不得志,才选择跳槽过来燧人公司。

黄修远看着众人,严肃的开口:

“今天叫大家过来,任务非常简单,我在留学期间,曾无意间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来之前大家都签署了保密协议,我丑话说在前头,希望大家都遵守保密协议。”

贺稳也附和着,他是研究小组的副组长,自然要表明立场:“公司待我们不薄,都给我把嘴巴把严,涉及公司机密的内容,都自己烂在肚子里。”

“知道,知道。”

“放心董事长,我一定保密。”

几个实习研究员,更是珍惜眼前的机会,毕竟材料学专业,要在国内找到燧人公司这么好的待遇,还真挺难的。

燧人公司的员工工资和待遇,分成四个大级别,二十个细分级别。每一个大级别,细分为五个小级别。

大级别分为:初级、中级、高级、顶级。

各个细分级别,就是在大级别后加数字,例如初级的细分,就是初级1、初级2、初级3、初级……以此类推。

环卫工之类,和公司签订的合同,就是初级1—劳动普工,底薪在1500元。

而实习研究员的合同,一开始就是初级3—研究员,底薪9000元。

像贺稳这样的资深研究员,一开始的合同就是中级3—研究员,底薪在8万。

加上公司的期权和分红,以及其他一系列福利,就是去外国公司,他们都可能没有太大兴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