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郡
楼烦县
郭嘉和徐晃兵合一处后,第一时间向北放出大量的斥候,寻找苏仆延的足迹。
很快郭徐二人就收到情报,情报中提到苏仆延的大军也越过了长城,来到了朱家川河一带驻扎。
“得亏郭长史早前发现乌桓有南下的打算,不然丢了楼烦县,整个太原、西河郡都将有大麻烦!”
徐晃有些欣喜的说道。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楼烦的地理位置。
楼烦位于恒山山脉和吕梁山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以丘陵为主,其整体走向为东高西低。
而恒山山脉和吕梁山山脉在地形上接近于一横一竖刚好将太原、西河等地包裹在怀中,抵御北方的异族的威胁!
如此以来楼烦自然成了太原、西河郡等地的北大门。
而楼烦县在汉制中本隶属于雁门郡,臧洪之所以还能掌握楼烦还得多亏了张燕。
之前张燕占据太原、西河二郡时,为防止乌桓入侵就抢先占领了楼烦县,臧洪入主太原后也继续保持对楼烦地区的统治。
郭嘉表情凝重的看着徐晃说道:“公明,正因为如此,此战我们不仅仅是要抵御乌桓的进攻,还有争取将乌桓赶出并州!不然并州永远是一个四战之地!”
“这些我都知道,但你的计划实在是太冒险了!毕竟主公给我下了死命令,必须保证你的安全!”
徐晃点点后,有些担心说道。
“公明放心,郭某不会这么容易死,更何况你也要相信臧蒙将军啊!”
郭嘉淡淡的说道。
“必须如此?”
徐晃还是不甘心的问道。
“嗯!公明准备依计行事吧!”
郭嘉依然无悔的答道。
而另一头的司马懿,从晋阳出发后,经霍县入河东郡后,又马不停蹄经箕关而出河东,终于入了河内郡,再经三日行程后,终抵温县司马家。
“大兄,我回来啦!”
司马懿回家后,打听到司马朗在书房后,便急匆匆的跑到书房大声喊道。
“二弟?你可算回来了!”
司马朗看见司马懿后,先是一阵迟疑,随后三步并两步走到司马懿身前,双手抱着司马懿开心的说道。
“让大兄担忧了。”
司马懿有些腼腆的说道。
随后久别重逢的两兄弟拉了很多的家常,司马懿将一年多来的大小事情详细说给了司马朗听。
“二弟,你说你此行回来,是为了联合张杨出兵上党郡,共击袁绍?”
司马朗突然开口问道。
“嗯,还有就是征北将军想让我行冠礼、取表字。”
司马懿肯定的答道。
“不会吧,你准备入仕了?你这一年多都经历了什么?”
司马朗惊讶的问道。
毕竟司马朗从小和自己弟弟一起长大,知道自己的弟弟才能远高于自己,日后必将是经纬之才。
所以司马朗知道自己的弟弟对于入仕之事,必然是极为慎重。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想听听大兄的意见。”
司马懿有些茫然的说道。
“你呀,你自己都做了选择,还来问我!如果你没认定征北将军,你又怎么会给为兄说此事呢?”
司马朗一边笑着,一边继续说道。
“其实征北将军还是不错。自一年多前横空出世,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占据了四郡之地,麾下也是人才济济。再加之征北将军也十分器重与你,愚兄此事认为可行!”
“既然大兄也认为可行,我便没什么顾虑了。此次河内之行,便是我的立冠之礼!”
司马懿经过司马朗劝说后,也不再纠结,意气风发的说道。
“二弟不可大意,大兄近日收到消息。辛评也悄悄来河内了。”
司马朗对着司马懿慎重的说道。
“哦?看来袁绍手下还是有不少能人嘛,如此以来只有从长计划了!”
司马懿听后,沉吟道。
河内郡野王
河内郡太守张杨正在接待着远道而来的辛评。
说起辛评也是一个劳碌命,最近的日子先是从邺城跑到了塞外,好不容易完成使命从塞外回到邺城,又被袁绍派往河内联合张杨。
原本在之前的计划中,并没有联合张杨一事,毕竟张杨仅有河内一郡之地,属于可有可无的转态。
加之张杨和臧洪势力接壤之地,仅有河东的箕关可攻,但箕关易守难攻。
后来田丰沮授意识到,己方联不联合张杨没关系,但绝不能让张杨和臧洪联盟,毕竟河内郡和上党郡连在一起,且无险要之地可守。
随即二人像袁绍建议道,让辛评出使河内,和张杨达成同盟,并陈兵箕关。
“仲治兄,远道而来,多多辛苦!招待不周之处,还望见谅!”
张杨举起酒杯,对着辛评笑道。
“张太守客气了!”
二人寒暄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