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我蛮夷也

“咳咳……家父楚国老令尹!”

全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齐刷刷的看向卫书。

十多双幽幽的目光,让卫书内心有些毛骨悚然。

“我……我先声明啊!我卫书求学出门以来,从来没靠过他,人活一口气,就算是靠我自己单枪匹马,也能闯出一番名声!”卫书一身正气。

“我楚国卫氏一族的祖训之一,就是行走在外,要自力更生!”

“为了大家,我可是做了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违背祖宗的决定?

噗嗤!

韩非一口老酒喷了出来。

其余人面色各异,脑瓜子嗡嗡地盯着卫书。

神特么的祖训?

你再吹!

你卫家的列祖列宗要是知道你这么个不肖子孙,会不会气得直接活过来劈死你!

这么编排祖训,才是做了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吧?

卫书也发现在他说出这番话后,所有人那惊异的目光。

“不对,你们怎么不惊讶?楚国老令尹应该算是鼎鼎大名了吧?”卫书一脸疑惑。

韩非立刻恢复面无表情,“师弟,我们都知道,而且……整个小圣贤庄也都知道。”

“什么?都知道?儒家怎么可能都知道呢?”卫书瞪大双眼,不可置信。

“儒家怎么可能不知道?”韩非悠悠一叹,“只有师弟你自己以为别人不知道罢了。”

卫书脸上的表情极为精彩,愣在了原地。

震惊、迷茫、难受各种表情接替出现。

小圣贤庄所有人对他的谦让、师兄李斯的任劳任怨、临淄令赠他墨宝……

所有画面也在卫书的脑海中快速闪过。

都是假的?

良久。

卫书才回过神来,喃喃自语:

“这么说?我就是只猴子?天天对着太阳活蹦乱跳,还以为搁那天天向上?”

闹了半天,小丑就是我自己?

说着,自顾自灌了一杯酒,颇为失意。

本就寂静无声的屋内,气氛格外安静。

韩非、紫女、弄玉等人面面相觑,想笑却又觉得不好笑。

张良看着意志消沉的卫书,面露不解。

身份和责任本就是相互对等的。

卫书以令尹之子的身份行事,也没有值得丢人的。

张良刚想开口劝解,可是卫书下一刻就放声大笑,没心没肺:

“那我就不装了,摊牌了,家父老令尹!干!”

气氛顿时缓解。

众人尴尬地举杯庆贺。

只有紫女和红莲看到了卫书眼中,那一闪而逝的消沉。

接着。

卫书开始讲述在罗网的传奇经历。

“话说,月黑风高、万籁无声,罗网杀手……”

“只见,那罗网头领一身黑袍,头戴斗笠,只露面带杀意的双眼,厉声问道:来者何人?”

“我负手而立,歪嘴一笑:家父楚国老令尹!”

“那罗网首领闻言,面露惶恐,扑通一声,双膝跪地,磕头如捣蒜……”

紫女、弄玉、焰灵姬、红莲听完这个狗血故事,忍俊不禁,屋内响起一阵清脆的笑声。

离谱!

韩非、张良虽然也在笑,可嘴角抽搐,表情僵硬。

当然,他们也不是不信卫书所说的话。

虽然未必有什么磕头来拜的狗血桥段。

但是以老令尹的身份狐假虎威,再配合其他的一些手段,以卫书的能耐本事绝对可能糊弄住罗网。

别忘了,罗网总部驻扎在关中之地的兴国,可是兴国是楚国的铁杆盟友。

或者说,兴国是楚国的小弟更为恰当。

当今楚国老令尹,一手巩固了楚国的霸主地位!

天下之大,诸王纷争。

可是王与王之间,也是分层级的。

楚、赵、齐三强鼎立。

楚赵两国又多次会盟压制齐国,三国之间隐隐又以楚王最为尊贵。

至于兴、魏、韩、燕、宋等国君,因国力弱小,只能放低姿态,抱大腿。

譬如,韩国。

城父会盟后,号称韩国百年最强之将姬无夜,直接被吓出了心理阴影。

以后的数次会盟,在楚国上将军项燕和老令尹面前,更是连个屁都不敢放。

打不过,就靠拢。

姬无夜很快成为了朝堂上的铁杆亲楚派!

比被楚国老令尹扶上王位的韩王安,还要亲近楚国。

面对楚国的要求,朝堂上谁要是敢反对,姬无夜立刻就会变成一条疯狗,逮谁咬谁。

韩国已经如此。

更加仰仗楚国才能生存的兴国,自不用多说。

而依附兴国才能生存的罗网,在“得罪老令尹”和交出蓑衣客之间,几乎是很容易做出选择。

如果这不能,再加上鬼谷传人、五世相韩这些身份呢?

当然,具体就要看卫书怎么忽悠了。

“卫书兄真是个妙人!”

张良举杯笑道,心中不由好奇,这般行事不羁的卫书,真的是儒家弟子、老令尹之子?

“子房,我觉得你真的很适合去儒家!”卫书同样举杯,大笑不止。

“若有幸,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乐舞消散,闲人退去。

醉醺醺的焰灵姬、红莲、弄玉等人皆被带走。

韩非、卫书、张良、卫庄、紫女五人在房间中,气氛略显沉重,不复轻松。

“有事直说吧!”卫庄靠在窗边,头也不回。

卫书跪坐在软垫上,幽幽一叹,“大家对百越宝藏感兴趣吗?”

百越宝藏?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个词语吸引,面露好奇。

紫女眼中浮现追忆,百越宝藏似乎和苍龙七宿有关。

“百越宝藏?难道跟当年,楚韩两国共同征讨百越……”

博览群书的张良,不禁为众人科普着那一段血色过往。

韩军在百越烧杀抢掠,奸淫灭门,无恶不作,搞得天怒人怨……

即便韩王安登基后,直接命令史官尽数抹去那段血色的记载。

史书上只留下了韩王安大书特书的赫赫功绩,对百越唯有“百越灭,尸骸遍野,越国复立”这一段话记载。

但是,修改史书那是韩王安登基后的事情,登基前的史书,五世相韩的张家怎么会没有?

张良越说越起劲,就像是个亲身经历者,将韩军的暴行说得历历在目。

只有韩非和卫书,咬肌抽搐,面容微沉。

这的确是先祖在造孽。

虽说百越之地还不是诸夏文化圈,那是真正的蛮夷之地。

但是韩军使用的屠城灭族、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施暴手段,实在是有些太过了。

可是那一战后,楚国东部边陲几乎再无战事。

是非功过,很难说的清。

张良说完后,才猛然发现不对,略带尴尬地一笑,“这……”

“没事,我蛮夷也,无所谓!”卫书非常大度,双手一摊。

张良更加尴尬,他当然知道这段话的出处。

楚伐随,随曰:“我无罪”。

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

楚国本意是想逼迫随国,为楚国提高尊号。

那时的楚国让四夷臣服,却只有一个男爵的封号。

在候伯遍地走,子男不如狗的春秋,楚国无法参与天下大事的讨论中。

不过高傲的周天子并没有鸟楚国。

毕竟天下姬姓诸侯国这么多,怎么着也轮不到山旮瘩里出来的楚国主持局面。

楚国算哪根葱?

暴怒的楚国也彻底放开了,国君熊通索性僭越称王,自号武王,开启了疯狂灭国的前奏。

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更是亲自到洛阳武装朝圣,并向周天子的使者发问。

“天子的九鼎,保熟吗?”

由此,天下各国再也不敢小瞧楚国这个“蛮夷”了。

“我蛮夷也”自然也不是楚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是天下人对楚国的蔑称与轻视。

用在这里,完全就是卫书的自嘲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