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西凉军在城外列阵攻城。
除西门外,其它三个城门外都聚集了万余西凉军。不过让人好奇的是,西凉军个个骑在马上,也没有准备攻城用的云梯和冲车。
北门城墙上,司徒王允亲自前来观察情况,身后跟着一身戎装的李肃。
如今李肃已经官升至虎奋中郎将,是王允手下除吕布外的第二号将领。
王允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西凉大军对着李肃皱眉道:“贼军势大,你要加倍小心,不可疏忽大意!我已经派人去联络奉先了,只需坚守两日便可!”
“司徒放心,除西门外我在每个城门都加派了三千大军,长安城高大无比,守住数日不成问题!”李肃拱手道。
其实说出这话时,李肃还是有点心虚的。如今军营中已经人心浮动,军心不稳了,但这事李肃如何敢对王允实说,这不是摆明了告诉王允自己能力不行么!
正在这时,只听城外李榷大叫道:“城上的将士们听着,如今我西凉大军已经包围了长安城,城池旦夕可破!念在我们曾同在董丞相手下做事,我不想多造杀戮!我知道你们都是被吕布和李肃这两个狗贼逼迫的,只要你们出城投降我保证会既往不咎!”
城上的王允见守城的将士们一片骚动,军心动摇,顿时大惊失色,对着城外大吼道:“李榷反贼,你休要妖言惑众!你反叛朝廷,日后必定死无葬身之地!我已命吕布率军返回,到时候我们里外夹击,必定让你们有来无回!”
城上众军听到吕布军不久就会返回,顿时心安了不少。
李榷一听吕布要回来了,立马吓的菊花一紧,心道今晚必须抓紧实施计划了。
不过李榷知道当下不能弱了气势,便信口胡诌道:“哈哈,吕布那厮早就被我军斩杀了,不然我们如何能前来攻打长安!你们竟然指望一个死人,真是可笑啊!”
城上的王允和李肃一听吕布已死,吓的差点站立不稳。
不过王允毕竟是混迹朝堂的老油条,定力还是不错的,当即收敛心神佯装大笑道:“哈哈哈,吕布乃当世第一勇将,你等乌合之众如何能敌,别在这里胡说八道了!”
李榷也只是信口胡说而已,也不再与王允争辩,反正自己今天扰乱一下对方的军心就可以了,晚上才是重头戏。
只听李榷厉声喝道:“反正信不信随你,大家要投降的趁早,明日我军就全力攻城!执迷不悟的人城破之日就是死期!”
说完,李榷便下令收兵回营了,留下忐忑不安的王允和李肃在风中凌乱。
而于此同时,郭汜和张济也分别在东门和南门干着同样的事。
郭汜更是吹嘘的说吕布已经被他三个回合斩于马下。城上众军本就军心不稳,如今被李榷郭汜等人一番恐吓,更是人人自危。
而此时朝堂上,百官们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有的建议给李榷郭汜等人封个大官,让他们罢兵;有的建议放弃长安回到洛阳去建都......反正不能在这等死就对了。
而此时站在百官首位的王允已经被气的脸成猪肝色了,这分明在打他的脸啊!
只听王允突然大吼一声道:“闭嘴!朝堂之上乱哄哄的成何体统?你们眼里可还有圣上?”
说完王允还朝坐在上首的汉献帝恭敬的拱了拱手。
百官闻言立马恭敬的垂首而立,心中暗骂王允无耻,你自己不照样高声大喝?
没看到皇上都被你吓了一个激灵吗?不过如今王允手握大权,众官只能沉默不语。
如今汉献帝才十二岁,之前生活在董卓的淫威下,如今又要看王允的脸色过日子,心中虽有重振朝纲的抱负,可惜生不逢时啊!
汉献帝心中苦闷无比,但此时多少得配合王允说句话了。
只听汉献帝笑着对王允道:“爱卿可有什么建议?”
王允看着对自己恭敬无比的汉献帝内心不禁感慨万分。
想当初自己设计诛杀董卓之时是想当一个挽救汉室的忠臣义士的,但当自己真正大权在握时却渐渐迷失了本性成了权臣。只能说那至高无上的大权太诱人,让人无法自拔。
王允摇了摇头暗道:“恐怕在小皇帝和百官的心中,自己也是另一个董卓吧?”
“爱卿?”汉献帝见王允低头不语,不禁小声提醒道。
看小皇帝那小心翼翼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王允是皇帝呢!
王允见小皇帝发问,立马收起心神道:“圣上放心,我已传令吕布将军班师回朝,到时候我们一定可以击退叛军的!”
王允此时说的胜券在握一般,其实内心也心虚无比。吕布军到底有没有被西凉军消灭,王允自己心中也拿捏不准。
“王司徒说的如此轻巧,万一吕布军没有及时返回呢?难道让圣上冒着城破的风险吗?”只听辅国将军伏完冷声道。
伏完乃是汉献帝的老丈人,女儿伏寿正是当朝皇后,是汉献帝的死忠,早就对手握大权的王允心怀不满了。
王允见有人出来挑刺,不由恼怒地皱了皱眉,转头见是伏完这个不知死活的硬骨头,冷声道:“难道辅国将军有什么本事退敌?”
汉献帝见老丈人出来跟王允顶杠,不由替他捏了把冷汗。
只听伏完出声道:“据我所知,汉中太守刘康如今手握数万雄兵,麾下将士能征惯战,何不诏其前来长安勤王?汉中离长安只有数百里,骑兵前来不出三日即可到达!”
“汝不见昔日董卓乎?”王允闻言大怒道。
这不是明摆着让刘康来和自己夺权吗?王允心中暗骂伏完居心不良,恐怕是想借刘康之手赶自己下台吧?
其实伏完正是想让刘康率兵来长安制衡王允,只有在两方抗衡中,皇帝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伏完见王允不入套,又出声道:“那刘康乃是汉室宗亲,岂是董卓这种逆贼可比?我看王司徒是有什么私心吧?”
汉献帝本就聪慧之人,一听伏完的建议立马知道了老丈人的用意,而且他也觉得刘康这个汉室宗亲比王允等人靠谱多了,心中十分意动。
只听汉献帝鼓起勇气对着王允说道:“多一路援军便多一份保障,爱卿何不试一试?”
王允见小皇帝明显对自己有着防备之心,把自己当权臣了,不由怒火中烧,大声道:“此事关系重大,我等还需从长计议!今日微臣还有要事处理,改日再谈吧!”
说着王允对着汉献帝一拜,竟然径直离开了。
汉献帝看着无礼离开的王允沉默不语,朝堂百官也只能摇头叹息。朝会后,伏完却独自进入了汉献帝的书房。
书房内伏完对着汉献帝拱手道:“陛下,如今王司徒行事越来越肆无忌惮,我们必须要引刘康来长安制衡于他!”
汉献帝摇头苦笑道:“朕也这么想,可是如今王允把持朝政,没有他的同意我的诏书根本出不了长安城!”
伏完闻言道:“我与城中英雄酒楼的掌柜王义颇有交情,据我所知酒楼有信鸽可以直达汉中,我们何不通过酒楼的渠道下诏书给刘康呢?”
汉献帝闻言心中一喜,出言道:“可是那王义乃生意人,会冒着得罪王允的风险帮助我们吗?”
“陛下只管写诏书给我,至于成与不成就看天意了!”伏完沉声道。
出了皇宫,伏完便立马带着诏书进入了英雄酒楼。
然而伏完等人不知道的是英雄酒楼根本就是刘康安插在各地的触角,密诏送到酒楼就跟送到刘康手里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