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橘猫撅着屁股站在山涧边,脑袋使劲往山涧上方探,也看见了鱼虾。它脸上露出馋意:“里面好多虾。”“叽叽。”丹参果们在山涧边站了一排,提示江荇除小虾外还有别的。江荇仔细看,果然还发现了螺蛳。这些都是好东西。江荇伸手试图去捞虾:“看着挺不错,我们捞点回家吃。”橘猫:“还可以捞点放到山塘里面养!”丹参果子们:“叽叽!”一人一猫九个果子下了山涧,抓得到鱼的抓鱼,捞得到虾的捞虾。大家各显神通,杂七杂八地捞了半桶。其中螺蛳最多。在这次捞鱼行动中,表现得最好的是橘猫。它圆滚滚的身子灵活得超出了江荇的想象。捕鱼的时候,它蹲在水边看好鱼的位置,等找准了时机,它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一口一条肥美的小鱼,从不落空。江荇只能摸点小虾米,勤劳的丹参果们则摸螺蛳与河蚬。最后,晚餐这一顿山塘鱼全靠橘猫。江荇将这些两指宽,三寸长的山塘鱼煎干,佐以姜丝辣椒丝蒜末,炒了一盘。橘猫一只猫干掉大半,吃得圆圆的肚子越发鼓起来,躺在猫窝里不愿动。江荇摸摸它的肚子,它也懒得躲。江荇逗了橘猫一会,回屋打开电脑,打算做一个规划。他下午看到的三口鱼塘不错,位置、水源、气候等都很好,中间还有大片的空地。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可以将鱼塘的面积扩大一些,比如把三口鱼塘扩大成一口。这样鱼塘能养殖的鱼类更多,也方便管理。扩建鱼塘需要向村委申请。江荇将申请递上去,却迟迟没有得到批复。他去问村支书江港,江港告诉他现在国家管得很严,所有申请都要通过专业人士的评估,才能批下来。隔壁村去年有人要挖鱼塘,上面都没给批,他这已经有三个鱼塘了,还想把它们合成一个大鱼塘,面积太大,可能会影响局部生态环境,想要批下来更难。江荇没想到国家现在管理得那么科学。他对此事表示理解,申请递交上去后耐心等待。两周后,批复下来了,江荇的申请没被通过。有关部门评估,他扩建鱼塘虽然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但也没有什么正面效益,决定暂时不予批复。如果他对这个结果有异议,需要进一步申诉,说明三个鱼塘扩建为一个的必要性。江荇想在里面养广阳鱼,还真有必要扩建鱼塘。只是这个理由没办法直接提交给上面。交上去上面也不会理会。江荇考虑过后,找到杭行一,跟他说想养广阳鱼,并且需要拿广阳鱼的材料去申请鱼塘扩建,询问杭行一能否把广阳鱼的存在暴露出去。如果建成了,他还得捞些广阳鱼回去养。杭行一说广阳鱼那么多,江荇想养捞些回去养就是,只是别捞绝了。广阳鱼暴露出去也不要紧,不会真有人敢大规模过来捞鱼。江荇道谢后,向杭行一认真保证,他不会捞绝广阳鱼,也不会让别人捞绝。杭行一这边没问题,江荇找到他在异管局的联络员赵壑,说想养广阳鱼和其他鱼类,申请要个大水塘。广阳鱼属于特殊物种,不好直接写进申请里,他想走异常管理局这边的渠道。赵壑收到他的信息后,惊讶地给他打电话:“你那有广阳鱼?那种比人参更补的广阳鱼?”江荇只知道广阳鱼食之不冻,倒不知道它比人参更补:“有,不过都有主。”“有主?”赵壑很快反应过来,“你们那块是太杭山山神的地方,有主是指他的鱼?”“差不多。”“我就说。没想到我们分区还能养出广阳鱼来。”赵壑兴致勃勃地说完,又道:“如果你真用来养广阳鱼,我向上面打个报告,看看行不行。”“辛苦壑哥。”“不用客气,能培育广阳鱼是好事,也证明我们工作做得好嘛。你这几天提交一下申请材料,里面包括图片与视频,等会我给你发给材料包,你参照着写。”江荇已经申请过一次了,手中的材料很齐全。他去河边拍了广阳鱼的照片与视频,添加到附加材料里,给赵壑发过去。赵壑看过材料,表示他的材料没有问题,有广阳鱼在,申请下来的概率很大。不过究竟结果怎么样,得等异管局的专家和普通专家一起评估后,才能确定。他还要再耐心等一阵子。在批复的过程中,某天,赵壑特地跟他聊,告诉他,这是以养广阳鱼为名申请下来的池塘,后面的养殖过程中可能会有专家过去调研,确保专塘专用。江荇答应了下来。这次事情很顺利。半个月后,江荇挖池塘的申请就批到村委会了。批复下来的池塘面积比江荇想象中更大,甚至称得上小水库。江港看见申请批下来,很是惊奇,还以为是江荇家里出的力。江荇也没多解释。江荇和江港喝茶,问本地的工程小队。江港直接给江荇推荐了一台挖掘机机手,说乡下挖鱼塘都找这人,对方活干得很不错,价钱也便宜。江荇联系对方后,对方要了图纸看过,表示这活能干,一千块钱一天自带机器,如果他需要的话,池塘底下的淤泥都能帮他清掉。双方谈好价钱,对方让江荇先把池塘的水放掉,方便挖掘机作业。这三口池塘存在的时间很久,之前的主人没怎么管理,也没清过塘,里面还有鱼。江荇打算先请人清塘,放干水把里面的鱼捞起来再说。第20章 养鱼“捞鱼啦!”“这里!”今天是周六,不少半大学生骑着自行车从四面八方赶来,兴奋地涌到鱼塘前。鱼塘边上架着两架抽水机,正突突地往外抽水。有一些还没指头粗的小鱼小虾被抽出来,随着水排到地上。围观的学生提着小桶,一拥而上地捡拾起来。每个小孩脸上都挂着兴奋的表情。随着鱼塘里的水越来越少,水面下黑压压的脊背露出来,无数大鱼拔剌跳动,溅起点点水花。有些大一点的孩子已经下到塘里,高高卷着裤脚,踩在淤泥里弯下腰去伸手摸鱼。岸边的小伙伴出谋划策,不时高声叫喊:“你屁股后面”、“脚边!脚边就有条大鱼!”“你追啊!唉,差一点就摸到了。”脾气急一点的孩子,喊着喊着就忍不住蹬掉鞋袜,扶着塘堤,下去捉鱼了。江港等一帮村里的大人也在塘里忙活,人多,没什么危险,小孩下来捉鱼也就下了。有些时候大人懒得抬脚,还会指挥孩子往前走。大家一边捞鱼一边聊天,每个人都捞得挺高兴。这三口池塘很久没有清理,里面的鱼还挺多,大的小的,大家手边抓到什么就是什么。大大小小的桶被传着递过来,舀上一点水放在淤泥上,谁抓到了鱼就往离自己最近的桶里扔。一桶满了再换新的桶来,岸上摆了一摞桶,都是江荇早上从村里的小卖部买的。池塘里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足有四五十人。众人一边捉鱼一边抽水,没到中午,三口池塘的鱼都被抓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鱼不用管,等新鱼塘挖好了,它们会从淤泥底下钻出来,重新繁衍生息。鱼捞完了,头顶的阳光越发猛烈。眼看要到吃午饭的时间,江荇招着手,让帮忙的小孩过去排队。小孩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部分都没听明白。江荇笑道:“给你们分鱼。”小孩们欢呼一声,一拥而上。小孩排好队后,江荇只分大鱼,一个小孩分一条。这些大鱼都是能长大的品种,不知道在鱼塘里生长了多久,每一条都有三斤以上,肚子发黄,想必刺少肉嫩,每条都很好吃。小孩们看到鱼都很高兴。有些小孩粗犷些,分到鱼后或自行车的篮子里一扔,或放到后座用后座自带的翻转型夹子一夹,将带着腥味的手往屁股上一抹,擦干手骑上自行车呼朋引伴就回去了。有些小孩细心一点,特地揪了路边的野草,搓几下搓成一根草绳,从鱼鳃部位穿过去,打个结,挂在自行车的把手上,慢慢悠悠骑着车回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