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剧的好处就是节奏快,不拖沓。
现在才第三集,包大人就已经执掌开封,升任龙图阁大学士,成为了三品官员。
老百姓们自然乐意看到包大人升官,但接下来的剧情,就变得令人气愤起来。
「安乐侯庞昱奉旨放赈,非但不体恤百姓,反而把银子都收进自己口袋里,在当地无恶不作。
当地通判想将他的恶行上告皇上,不但没有成功,庞昱甚至直接诬陷他把他关进大牢,无奈之下,通判只得求狱卒帮他传信。
因为朝野上下对庞昱放赈一事都颇有微词,皇上准备派包拯去查看情况。
包拯向皇上要了三道御札,公孙策连夜将其改造成了三口铡刀。
而庞昱之父庞太师知道此事后,非常担心自己儿子,暗戳戳想要搞事情。」
百姓们看的入戏,对庞昱实在是恨得牙痒痒,都希望包大人能赶紧整治整治他。
但夏栗子却是欢呼起来:“铡刀来了,恭喜包大人获得新装备!”
秦,始皇摇头:愚蠢,不仅给贵妃的弟弟官职,还给他那么多的钱财,就因为喜欢这个妃子,这宋朝的皇帝脑子有没有问题?
汉,刘彻对那三口铡刀很感兴趣,看着连连点头:这铡刀不错,很有气势。
但……能先斩后奏就不必了,他觉得还是把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比较好。
唐,李世民看着庞昱小人得志的嘴脸十分恶心,同时又担忧那个庞太师会做出对包拯不利的事情。
这么看来,观音婢不让辅机做尚书右仆射,的确是有道理的。
宋,仁宗满脸问号,他根本没有一个庞姓的妃子啊!而且,他的目光看向庞籍,庞卿家风清正,也不可能会有这种子嗣啊!
庞籍也是兢兢业业好好上班的那种类型,作为当事人的他和包拯,此刻都很奇怪,为什么已经无事可奏了,官家还不散朝。
明,朱家兄弟们开始议论起铡刀来,甚至有人想描摹下来让工匠试着打造。
而朱元璋则是看着视频上面容温和的仁宗不屑评价:“又蠢又傻,沉迷美色,不亏是那些废物皇帝的祖宗。”
「与此同时,送信的狱卒也赶到了开封。在得知具体情况后,包大人带着铡刀出发了。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庞昱想将通判斩首,但是却被飞身而来的展昭救下。
展昭将通判安置好,找到包大人向他告知了一切。
并且,庞昱派去搜捕通判的人全都被展昭拦下。
随后,包大人带人把他捉拿回了府衙。」
发现庞昱被包大人抓了起来,不少人暗暗叫好,但又十分担心包大人无法对这位皇亲国戚下手,毕竟那个庞太师看起来就不好惹。
霍去病、扶苏和朱棣在不同时空发出了相同感慨:“展昭干得好!”
宋,仁宗的脸色却不是很好看,为什么后人会觉得他会这么纵容皇亲国戚?
「包大人在公堂之上将庞昱的罪证说得清清楚楚,然后让人摘去象征他身份的衣冠,将他搭上铡口。
就在这时,庞太师赶到,说圣上已经下旨不许包拯对庞昱使用铡刀。
但包拯此刻并没有接到圣旨,他让人把庞太师赶了出去,结束了庞昱罪恶的一生。
百姓们听说庞昱得到报应的欢呼声和庞太师失魂落魄的表情交织在一起,一动一静,对比鲜明。」
各朝各代,不管是田间地头,还是闹市酒楼,都有欢呼声和叫好声响起。
这包大人竟然真的处理了这作恶多端的皇亲国戚,实在是太让人痛快了!
秦,看着一脸赞许的扶苏,嬴政倒是难得和儿子有了同样的想法,毕竟罪有应得之人得到报应也是大秦律法所希望的。
汉,刘彻开心鼓掌,然后又有些不过瘾地进行评价:“唉,就是之前那个安乐侯太气人了,要是一上来就铡了他可就更痛快了。”
卫青:陛下,那它还怎么往下演啊?
唐,程知节沉迷剧情,不经意间瞥到旁边黑脸的尉迟恭,对包大人的赞赏移情到了他身上,对着他比了个大拇指。
尉迟恭不明所以,但被夸了他也不好意思不做表示,又把大拇指给他比了回去。
把一切尽收眼底的李世民都来不及去想刚才看到的剧情了,立刻捂住嘴,生怕自己笑出声来。
明,朱家兄弟们把桌子拍得“砰砰”响,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剧情的满意:
那庞太师颐指气使的模样看着就气人,这下好了吧傻眼了吧,人家包拯不搭理你!
你女儿是贵妃怎么了,他们还是王爷呢,他们要是被父皇分到这个活都不敢中饱私囊!
宋,仁宗看见这个剧情走向,刚才胸口的郁气总算舒缓了几分,刚想让群臣们散朝,他回去继续看剧,结果接下来的剧情,就超出了他的想象:
「仁宗知道包拯铡庞昱之后勃然大怒,直接把包拯关进了大牢。
展昭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直
接带着通判的奏折和百姓们的陈情书冲进了皇宫,他直言若是包大人这次能脱离险境,他愿意从此跟随左右。
面对突然出现的展昭,仁宗很冷静,但当看到他给自己的奏折,得知庞昱干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之后,他冷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