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魏征如今虽然还活着,但平时不能太动弹,甚至都不能出府。
高士廉的年纪也大了,这两年之所以身体还成,那是李承乾刻意照顾的结果。
“接下来能够信任的,是房相。”李承乾话音未落,苏淑已经难以置信惊讶的看着他。
李承乾笑了,然后点头道:“房相之后,才轮得到舅舅,因为相比于舅舅,房相更不得父皇信任。”
“妾身不是这个意思,妾身是不明白,殿下和房相是怎么相互相信的?”苏淑不解的看着李承乾。
“房遗爱!”李承乾叹息一声,说道:“当初李钰告房相谋反,实际上手里核心要害,便是房遗爱知道青雀要谋反……唐律,知而不行,也是重罪,而房遗爱一旦被定罪,房家都要被牵连。”
“殿下明确告诉房相不会被追究此事?”苏淑惊讶的看着李承乾。
“父皇都说了,前事不究,孤自然要遵旨。”李承乾笑笑,他的言辞之间,不露丝毫破绽。
苏淑并不在意这些,她看着李承乾,压低声音问道:“那为何,为何殿下不那么信任舅舅?”
“舅舅之所以帮孤,是因为孤是长子,是父皇和母后的嘱托。”稍微停顿,李承乾眯着眼睛,说道:“有些事情,如果不出事,看起来谁都一样,但是一旦出了事,房相会和孤共进退,而舅舅不会,因为还有稚奴。”
李治也是长孙无忌的外甥。
李承乾做皇帝和李治做皇帝,对长孙无忌来讲没有区别。
如果李承乾能够顺顺当当的即位,长孙无忌就是最支持他的人,可是一旦他和皇帝起了冲突,房玄龄会支持他,而长孙无忌则会支持皇帝。
李承乾必须要提防……
……
“至于其他诸相,杨相,褚相,萧相,其实都是一样。”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六部尚书,如果让孤选一个最信任的人,孤会选户部尚书唐俭,之后是兵部尚书李勣,工部尚书李大亮,礼部尚书李道宗,刑部尚书刘德威排最后。”
苏淑轻轻的听着,李承乾将三省宰相,侍郎,六部尚书侍郎,九寺寺卿,少卿,还有其他中书舍人,给事中等等官员给苏淑讲了一个遍。
“绝大多数朝臣其实都是因为父皇倾向于孤这个太子,所以孤说话下令,他们是听的。”李承乾轻轻冷笑,说道:“如果父皇不倾向于孤,那么即便是孤是太子,他们也不会怎么搭理孤……这样的事情,爱妃忘了吗,我们经历过。”
苏淑顿时将想起了李承乾断腿那段时间的事情,那是他们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她和李承乾的头顶上,时刻都有李承乾会被废的阴影笼罩。
那个时候的朝廷重臣,可没有几个人愿意替他们说话。
“稍微好一点,便是从各个方面能和东宫牵扯上关系的人,比如有人的父兄在东宫任职,有人的女儿嫁入了东宫,有的干脆就是从东宫出去了,所以只要不是太严重的事情,他们都愿意帮东宫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