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
这两人的出现,让屋内的一众人等当即就站了起来。
他们无比紧张,毕竟赵王朱高燧可是掌管北镇抚司的。
锦衣卫便是归他管理,有监察百官的权利。
“几位大人不必紧张,坐吧。”
朱高煦笑着说道,而朱高燧也是面色和缓,笑着说道。
这两人的模样一看就不是来抓人的。
众人这才安稳下来。
忙为汉王和赵王倒上酒水,其中一人小心翼翼的问道。
“不知两位王爷为何会来此?”
大家都是混迹官场上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他们的来意。
朱高煦笑着说道。
“武英殿内发生的事情,想必诸位大人也都知道了。”
“真是没想到啊,我那个侄儿下手如此狠辣。”
“你们是没看见,吏部大人被杀的时候,鲜血飙射出来,足有两米多高。”
他绘声绘色的描述着,还刻意用手比划了下。
在场的都是文臣,也没见过如此血腥的场景,脸色都有些苍白。
连带着也没什么胃口了。
“二哥,你说的太吓人了。”
“诸位大人都是清雅之士,还是注意一些的好。”
赵王朱高燧提醒的说道。
“差点忘了,是本王莽撞了。”
朱高煦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算是赔罪。
几人哪里敢怪罪汉王,只得跟着陪喝一杯。
可刚才他们已经被朱高煦的言论恶心到了。
此时,在喝酒也是憋得十分难受。
“不过几位大人还是要放宽心一些。”
“毕竟日后是由我那侄儿朱瞻墉监国了,想必这类杀戮之事也是少不了的。”
“你们多适应适应,过段日子,习惯之后也就好了。”
朱高煦继续笑着说道,而赵王朱高燧也跟着不住点头。
的确如此!
什么事情,可不就是习惯就好吗?
然而,几名官员却是吓得手脚都在发抖。
若是以后都是如此,他们哪里还会有什么好日子过呀!
“三殿下还太年轻了,他并不适合做监国啊!”
有人终于说了出来,立即就有人跟着附和。
“是啊,三殿下从未涉足过朝堂政事,让他来做这些事情,实在太过为难他了。”
“嗯,的确是这样的,三殿下还是小孩子,自然还是应当在学堂内进课更好。”
“不若我等联名上书,请求皇上取消三殿下的监国职位。”
“在下觉得可行。”
……
很快,这几人便达成了一致的目标,决定上奏折撤去朱瞻墉监国的职位。
而朱高煦和朱高燧也没有说话。
官员们做的事情对他们有利,自然不必阻止,而且他们今日来此便是推波助澜的。
老爷子竟然将监国的权利给了朱瞻墉,而且还是在他也在应天府的情况。
如此重视嫡系之人,岂能不让他们生气。
尤其是朱高燧,他曾经也找老爷子要过那枚金牌,都被拒绝了。
没想到他会将金牌交给朱瞻墉,这也就算了。
今日还让他监国。
岂不是有要将天下也交给他的意思。
这如何能行!
一个黄口小儿,既没有战功,也没有朝堂实力,凭什么就来做这个诺大国家的监国。
实在太可笑了。
他当然不允许这件事情的发生。
而二哥朱高煦虽然也不是良善之辈,但是与他合作,至少可以分封而治。
如此,他也有一片天下,而不是像如今这般,虽然贵为王爷。
又掌控着北镇府司,却依旧没有手握实权的感觉。
“几位大人,为国操劳,实在是太感人了。”
朱高煦装模作样的说道。
“汉王大人过誉了,我等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但是皇上才刚返回应天府,便又再立监国。”
“怕是身体方面……”
说道这儿的时候,说话之人便停顿了下来,看着朱高煦。
朱高煦当即明白过来,朝堂官员们要的是一个理由。
于是便顺着这人的话点了点头。
“哎,父皇连年征战,身体的确不如从前康健。”
“尤其是这次大败阿鲁台之后,他的身体状况下滑得越加明显,实在是让人忧心啊。”
朱高煦说着的时候愁容满面,异常悲哀。
毕竟是他跟随朱棣出征阿鲁台的,所以自然也会最了解朱棣的情况。
这些官员根本就没人怀疑他说的话,只是更加确定了此时皇上让朱瞻墉监国的举动是错误的。
毕竟让一个毫无经验的人来监国,也只有病了之后,脑子不清楚的人才说得出口。
有了这个理由,几位官员的脸色明显好了许多。
【PS:跪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