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愈发寒冷,北京城里每天都有人冻死。
周启骑着马儿,在街上慢行。
大明的侯爵是有仪仗的,那是勋贵的排面。
但那玩意只是特定场合用的,没有谁会天天出门都仪仗开道,那太傻了,除非大明的勋贵们脑子都进了水,不过出门带几个随行的护卫仆役还是很有必要的。
奈何周启刚刚封侯,压根就没有这个意识。
在城里骑马当然是跑不快的。
即使大明律令到了明末早就形同虚设,周启也不可能在大街上纵马狂奔。
万一撞到了人,可就不好了。
慢慢悠悠的出了西直门,先去了庄子。
挽马比较瘦小,看不快,但胜在性子温顺。
魏勋同样骑着匹马,跟随在身边。
天气太冷,老头岁数又大了,穿的再厚也觉冷。
到了庄子,把魏勋介绍给何老头。
然后吩咐何老头准备足够的屋舍,准备把那帮俘虏安置在庄子。
何老头当然不敢说什么,连忙带着人收拾屋舍。
田庄没侯府大,但屋舍却不比侯府小。
能有六十多间屋子,空余的也有四十余间。
用来安置两百余人,勉强到是也够了。
虽然要四五个人挤一间,但大学生都还住八人间呢!
周启看了几间屋子,就去了城北军营。
至于魏勋,则留在庄子跟何老头互相熟悉。
到了城北,就遥遥望见辽东军大营空荡荡,只剩下一片狼藉,也没有人打扫卫生。
满桂军营到是还在,不过军卒已经开始打点行装。
看样子也要离开了。
周启见到满桂之时,对方正愁眉苦脸!
还有几个军官,则正在骂娘。
好像在骂兵部,看到他来才住嘴。
“满将军。”
“周将军。”
满桂称他将军,到也没有错。
明威将军也是将军。
周启好奇:“刚听几位将军在骂兵部,是遇到事了吗?”
满桂瞪了几个军官一眼,才无奈地道:“朝廷调令下来了,我们不日就要回大同,可一路人吃马嚼的,给的军资却不够,根本就不够数千人马回到大同的。”
周启不解:“不是给了两千两银子吗?”
满桂一提这個,也忍不住生出了火气:“狗屁,哪有两千,说是两千两,可到了我们手里却只有一千,真要有两千,某何至于为了军资发愁。”
周启大吃一惊:“怎会这样?”
满桂叹口气道:“已是惯例,有甚大惊小怪的。”
“兵部也吃饷?”
周启难以置信,他只知道军中将官喝兵血。
却不知道兵部也要剥皮。
满桂脸色郁郁:“这年头有机会谁不捞上一把。”
周启:“……”
说的好有道理,他竟无言以对。
想想也是,确实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大明的武人烂,文官同样也烂。
只是这抽血比例也太高了。
给了两千,到手只有一千。
都是吸血鬼啊!
周启问道:“将军何时回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