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自从年初研制出了简易望远镜以后,微臣又根据您的嘱咐,将镜面制造的更加透亮,并将镜筒制作的可调节,如此就可更容易放大倍数,看到更远的地方。”
天工院内,陆子冈正在小心翼翼的拿起一个单筒望远镜,递到朱翊钧的面前,想要让他鉴赏。
朱翊钧拿过来望远镜就拉开摆弄起来,随后朝远方望去,发现其果然如陆子冈所言,镜片比以往更加透亮,看得也比以往更加远了。
“很不错,这种东西是神物,无论是远洋航海,还是行军打仗都是必备之物。而西洋早就有了这东西,他们凭借这东西以及我中华的指南针,才能得以乘风破浪来到我大明。因此这东西我大明也必不可缺,以后还要大量生产,并进一步推广才是。”
朱翊钧把玩了几下,随即就给陆子冈嘱咐起来。与赵士桢不同,陆子冈更加醉心于制造这些实用性的工具,这些对于朱翊钧来说是更加有用的。
毕竟赵士桢造武器是要烧钱的,而陆子冈造这些东西可是能赚钱的。
“请陛下放心,有了您之前的指点,现在玻璃制造起来没有那么难了。只不过现在天工院的工匠数量太少了,现在人手已经有些不够了,因此现在大规模制造起来怕是有点难。”
陆子冈说完唯恐朱翊钧生气训斥,当即就低头不语,请求朱翊钧示下。
朱翊钧闻言默然点点头,这个问题他其实早就发现了。赵士桢去了兵仗局,那边工匠数量很多,因此他的试验还比较顺利,没有工匠短缺。
但陆子冈跟赵国璧却不一样,他们不止一次跟自己禀报工匠数量稀少了。而他也知道随着天工院越来越重要,其无论是人员还是地方还要地方进一步扩充。这件事情已经是迫在眉睫,不得不做了。
“这个你放心,朕马上会加派人手跟场地,解决这个问题。”
“谢陛下。”
看完了望远镜等小发明后,朱翊钧的参观并没有停止。随即陆子冈又带朱翊钧来到了一个院落。这院落甚大,数座铁炉林立,而这里则有陆子冈正在研究的东西。
灵枢高炉。
中国古代的冶铁技术其实很发达,其虽然出现较晚,但后来居上,首先发明了高水平的生铁冶炼技术,但比欧洲早一千九百年。
随后更是为了解决生铁脆硬的问题,又进一步发明了柔化铸铁、炒钢法、灌钢法诸多技术,甚至最早研制成功炼钢亦或者冶铁必备设备,那便是高炉。
人们通过高炉铸铁,就把炉温提高到了上千度左右,这时矿石化成了铁水。
同时通过预先在炼铁炉的底部开的出铁口,铁水就能从炉子里倾泻而出,用它浇注铸范,或者将它冷却后储存备,因此用这东西炼铁甚是便利。
只不过高炉虽然好,但却有一個很严苛的要求,那就是温度。
古代为了提高温度,采取木炭加鼓风机,让炉内温度上升,现在更是采取煤炭或者焦炭,让温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