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德三年,春。
正是杏花盛开的时节,周妙妙细心的打理着院子里的花草,还把顾释的房间,书房通通打扫了一遍。
杏花开时,就是春闱放榜之日。
当然,这些周妙妙并不关心,重要的是,这也应是顾释从京城归来的时候。
榆阳城门口,某人骑着棕马,一袭青色粗布衣,背着书匣子,嘴里叼着一棵青草,悠哉悠哉进城来。
“呦,这是顾释啊,哈哈哈,考得怎么样,有几层把握?”
“顾释顾释,快和我们说说,京城是不是遍地黄金?我长这么大还没出过榆阳县。”
“顾释啊,我们可相信你了,估计八成中了?”
“哎,顾释,你听我说……”
“顾释……”
没错,那个男人从帝京回来了。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就是脸上春风得意,笑得嚣张。
不过,李知州送的马倒是去了一趟帝京回来就健硕非常,四脚踏地有力。
这帝京,对马的待遇也这么好?
榆阳县的乡亲们和他打着招呼,都问他考得如何,顾释摇摇头,笑而不语。
“哎,听说那些高中了的学子,那都是八抬大轿,锣鼓喧天给送回来的。你说这顾释衣着如常,又无人马护送,莫非是又落榜了?”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哎呦喂,估计真是落榜了,可惜喽,他本来是个人才。”
“天才少年不过昙花一现,成了一个普通人了。”
顾释笑对众人,没有解释。骑着大马朝家里走去。
顾释家的院子在榆阳城东南角落,离城中心颇远,不是很繁华。但是难得的宁静。
青砖石瓦的房子,院落被周妙妙打扫得是干干净净,井井有条。院中的杏花开得正盛。
这春闱放榜,也叫“杏榜”。
“周妙言,少爷回来了。”顾释下马,但不进门,就站在门口大喊,等周妙妙来接他。
周妙言,是周妙妙的学名,小名周妙妙。这十里八乡都叫她妙妙,喊着亲切,周妙言太过书面,显得疏远。
(本章未完,请翻页)
“嗯?顾释,今天难得叫我的学名。”周妙妙本在院里忙活,听到顾释的声音,放下手中的活计,跑了出来。
“毕竟得告诉你一件大事,所以庄重一些,叫学名就更严肃了不是?”顾释笑道。
周妙妙极力控制着喜悦的神情,毕竟让顾释看到她这般神态,免不了一番调侃取笑。
他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周妙妙心里乐呵。
“怎么,我那么久不在家,就不想我?”顾释挤眉弄眼的讪笑,看着有点猥琐,浑然没有读书人的正气。
“拉倒吧你,你在外面不回来才好,我也清净些。”周妙妙红着脸反驳道。
周妙妙牵过顾释手里的马儿,进了院子。院子里实际上并没有马厩,不过那棵杏树倒是可以栓马。
顾释看着干净的院子,落满杏花,篱笆周围种了兰草。还是自己的院子待着舒服。
“这帝京确实是车水马龙,锦绣繁华,不过少了点人情味,还是这县镇上待着自在。”顾释深吸一口气,很是享受。
“对了,给你的。”顾释从书匣子里翻出了一个小盒子,拿给周妙妙。
“这是……胭脂?”周妙妙好奇的打开盒子,里面赫然是成色绝佳的胭脂。
“很贵吧?”周妙妙有些心疼,她和顾释本就过得清苦,三餐有两餐都是稀粥,他还拿钱给自己买胭脂。
“这可是佳人坊的胭脂。”顾释一脸得意的道。
“什么?!佳人坊?”周妙妙面色一变,怒上心头。佳人坊可是天下有名的胭脂水粉作坊,其胭脂质量上乘,深受王公贵族女眷的喜爱,自然,价格也是高的吓人。
“本想给你买一些吃食,但是路途遥远,还没带回来估计就坏了。所以这胭脂是最好的选择,你一个女儿家,肯定也喜欢这玩意儿。”顾释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旧笑容满面。
“顾,释,你哪来这么多钱买这个?说,你知不知道家里快揭不开锅了!!”周妙妙气势凌人,吓得顾释一哆嗦。
“就是……这银子是探花的赏钱!”顾释赶忙解释,他对周妙妙的厨具“十八般武艺”仍旧心有余悸。
周妙妙一下子愣住了。
“探……探花,这么说你中了?还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前三甲。”周妙妙就吃惊了那么一秒,然后归于平静。
“那当然,你也不看你家少爷是谁。以后啊,可以叫我顾探花,我不介意。”顾释臭不要脸,开始显摆了。
“没脸没皮,哼,猪鼻子插葱,还装起来了。但是你的迎送队伍呢?一点派头都没有。”周妙妙可不会放过打击他的机会。
“我和李知州提前沟通过了,我的迎送队伍就免了,多给我一些银两就好。”顾释果然是奸商,这都能换成钱。
“所以,你多得的钱呢?”周妙妙伸出手,要搜刮他私藏的那一部分钱。
“哎,这是……”顾释无奈的叹了口气,从袖口掏出一个布囊,里面是沉甸甸的银子,足足三十两。
周妙妙满意的笑了笑,拿着银子回到了屋内。
“冀州比较远,皇榜从帝京到榆阳估计得一会儿。放榜之时,我就是名副其实的探花郎了。”顾释笑着道。
“哼,你那么好面子,为什么取消了迎送队伍?那不是更威风。”周妙妙不解道。
顾释沉默了一会儿。
“要面子还是要命,我分得清。人不可过盛,不可招摇。我想好好活着,我还有好多事没做。”顾释收敛起往日的嬉皮笑脸,正色说道。
周妙妙呆了一下,不是太能理解顾释所说的,似乎,三年的相处不够了解完全的顾释,他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不等二人继续叙旧,街道上锣鼓声震耳欲聋,人声鼎沸,而且都朝顾释家院子汇聚过来。
“放榜啦,放榜啦,冀州第一,当朝探花,榆阳县顾释,可喜可贺。”
吆喝声令整座城池沸腾起来,皇天不负有心人,冀州总算是出了一个前三甲。
“好啊,这小子,这么低调,就一个人静悄悄就回来了。”
“是啊是啊,要不是放榜,这小子还不知道得瞒我们到啥时候。”
“顾释,以后恐怕得叫顾探花喽。”
顾释喜摘探花的消息,在冀州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如此一来,他在冀州的威信和人气将是水涨船高。
好一个顾释,好一个探花郎。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