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热评风波

第118章 热评风波

《从热映电影,看华夏新生代导演的“退步”!》

这,是《致命来电》上映的第二天,在网上突然爆火的一篇帖子,同时也可以说是《致命来电》票房爆炸的导火索。

“就在昨天,笔者闲来无事,走进了电影院。

本来是想看《霍元甲》的,然而一张海报却是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那张海报上的宣传语让笔者嗤之以鼻。

‘华夏人自己的科幻电影’,这种话着实是让人笑掉大牙。

华夏有科幻电影吗?

而且对于笔者来说,相比于内地电影,还是香江电影更加精彩。

就拿同期上映的《霍元甲》来说,它有着所有港片共有的优点:

节奏明快,镜头运动流畅,配音亲切悦耳,对白洗练有力,配乐时尚且感染力强,音乐和剧情每一秒钟都能够紧密结合,整体上让人充满了沉浸感和代入感,即便是罐头音乐略显重复,但效果也极为出众。

这些优点再搭配上紧凑的剧情和爽点,加上干脆利落的动作场景和正邪冲突,足以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

即便是那些电影中的人物表演略有些套路化、脸谱化,但技法的纯熟大大降低了观众们的理解门槛,使之欣赏起来轻松无比,娱乐性极强。

这就像是在吃快餐、罐头和泡面一样:虽然不是顶级料理,味精感浓,添加剂多,但是能让绝大多数人都轻松获得相当好的观感体验。

而上述的这些优点,几乎都是内地电影所缺乏的,无论是过去的那些老电影,还是现如今那些大导演拍的大片。

它们都几乎存在着相同的问题,那就是镜头运动和构图死板,气氛沉闷土气,音乐老气横秋,即便是轻松的题材,也往往板着个脸装深沉,喜欢讲述大道理,将观众当成了他们的学生和下属,试图将自己的思想塞进观众的脑子里,同时还要告诉你,自己是多么多么高级。

如果说看香江电影就像是在做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像是在动画片和电子游戏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像是在吃蛋糕、喝汽水、品汉堡游迪士尼乐园。

那么看内地电影就像极了在城乡结合部的小商品大世界闲逛,即便是那些所谓的大场景、大制作,也依旧掩盖不住其本身苍白的表现力和催眠的效果。

不过以上这些观念和看法,在笔者看完了那部号称是科幻片的《致命来电》后,却是获得了很大的改观。

或许鄙人的观念还是有自身的局限性所在,至少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觉得内地的新生代导演是已经开始“退步”了。

是的,在这里我用了“退步”这个词。

这并非是一种贬低,而是一种褒奖。

或许我之前的那些言论会让很多相关的电影人不爽,也会有很多人批评我,说港片的那些优点实际上是一种落后的审美,登不上大雅之堂,也无法获得各大电影节的奖项。

但有一句话说得好,‘人民喜闻乐见的,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是的,在有些人嘴里,电影是高雅的艺术。

是的,纯熟的流水线味道总是让人感觉诚意和火候差了那么一点点,美味的泡面也带着一种上不了宴席的廉价。

但泡面能够让绝大多数人用最轻松的方式获得相当高的爽感,并且泡面的口感和香味也是成熟工业的结果,想要超越这些,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好在我昨天在华夏新生代导演的身上,看到了这种堪称可喜的‘退步’。

拍摄《致命来电》的导演名叫王皓,根据我所查到的资料,他今年才24岁。

是的,伱没看错,这个能够拍摄院线大片的导演是81年生人,去年才刚刚从上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之前在电影频道连续拍摄了《活埋》和《鲨滩》这两部堪称优秀的电视电影。

《致命来电》是他的第三部电影,也是第一部院线大片,同时和他的前两部电影属于一个名叫《心迷宫》的系列。

很显然,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位新生代导演很有野心,同时他也完美地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

至少在《致命来电》这部电影中,我没有看到内地那些电影的缺点,反而是发现了不少和香江电影,甚至是好莱坞电影相同的优点。

节奏紧凑,悬念十足,运镜干脆,配乐融洽……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甚至一度以为自己是在看一部好莱坞大片,其中的追逐和枪战戏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至于那电影的结尾,恕我不能剧透,但我敢说,王皓这位年轻导演的脑洞,绝对是华夏导演中绝无仅有的。

这才是华夏新一代的导演,这才是华夏开放之后的新一代电影。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华夏新生代年轻电影人技术上的‘退步’,而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观念’上更为包容的、现代化的‘进步’。

希望华夏还能出现更多像他这样年轻的新生代导演,引领华夏电影走上一条更为宽广的,充满希望的道路!

一颗白菜,记于2006年1月28号。”

这个名为“一颗白菜”的影评人帖子,在互联网上可以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同时也将《致命来电》推到了风口浪尖。

对于他“退步就是进步”的观点,网友们分成了好几个阵营。

有赞同他的,有反对他的,自然也有两不相帮看热闹的。

赞同他的人认为现如今的内地电影确实不好看,审美都太过老气了,电影质感就透着一股子“土气”,不够新潮和现代化。

反对他的人则认为,好莱坞那些所谓的商业大片,实则都只是工业垃圾,现代糖精,其中并没有艺术最为重要的“思想性”在其中,没有人文关怀,必然不能长久,无法令人久久回味,也无法触动人心。

如此一个影评又牵扯出了电影究竟是该商业化还是艺术化的大命题,让互联网在这个春节变得热闹了许多。

而无论是否赞同,作为观点主要论述对象的《致命来电》,总算是小火了一把。

特别是这篇影评里给王皓安排上了“华夏新时代电影人”的头衔,部分人甚至开始以“第七代导演”来称呼他。

对于这个名头,王皓并未亲自发声。

只不过当这个名头从互联网扩散到现实中时,某些人坐不住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