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华夏科幻电影的第一步

“喂!喂!高晓芳?”

“喂!我是高晓芳,你是……张伟?你想干什么?”

“我要跟阿莉说话,她在哪?”

“这我哪知道,她又不是我媳妇,你打她电话的啊!”

“我打了,没人接!”

“那我就不清楚了……”

“不清楚,你怎么会不清楚,你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你敢说冯浩那家伙不是你介绍给阿莉的?

你们究竟还瞒了我多少事情?

啊!说话啊,她在哪?!”

“你冲我吼什么,张伟,你自己的媳妇在哪你不知道?

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就是一个没用到极点的懦夫!

阿莉联系冯浩是为了谁伱不知道?”

……

空旷的教室里,干巴巴的男声尖利而又刺耳,一听就是在蹩脚地模仿着女声说话。

而与之相对的,是另一个焦躁且急切的语调,在场所有人几乎都能听出,他言语中那快要抑制不住的愤怒。

“好!”

趁着对话双方停下来歇口气的时候,王皓带头鼓起了掌,并且笑着对黄垒说道:

“黄老师,你的台词节奏真是太棒了,无论是轻重、停顿还是情感,都完美无瑕,不愧是表演系的班主任。”

黄垒微微一笑,既没有很嘚瑟,也没有谦虚的否认。

演员这个职业就是这样,是不是真的有水平,一开口就能知道了。

很显然,王皓找到黄垒来出演《活埋》的主角,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要知道,这部电影的原作主演可是瑞安·雷诺兹,一个征服了寡姐的男人。

也正是凭借着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他获得了第25届西班牙戈雅奖最佳男演员提名,那演技确实是没得说。

而如今的黄垒,还没有被综艺节目所祸害,成为未来的那个“神算子”,正是一個中年演员演技最为巅峰的时候。

通过这次的剧本围读,对于黄垒的演技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后,王皓的信心就更足了。

随着剧本围读的圆满结束,拍摄进度自然又往前进了一大步。

一切似乎都已经各就各位,就等着导演发号施令了。

于是在这种紧张、期待且又忐忑的心情中,王皓终于发出了正式通知:开拍!

2005年5月7日,星期六,晴,【宜】:开工。

上京青年电影制片厂的某个中等摄影棚里,导演王皓、主演黄垒、道具兼副导演张扬、摄影李魁……甚至就连王皓的小舅陆国涛这位制片人,都已经陆续到齐了。

为了《活埋》这部电影的第一场戏,各组人员都按照分配好的任务,匆匆忙碌了起来。

道具组根据分镜头脚本和制片计划卡开始布景,摄影、灯光和录音组将自己的设备开箱搬出来,化妆师给主演上装……

因为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影厂员工的缘故,这些人行动起来熟门熟路,倒是节省了不少时间。

至于那些新人,在边上搭把手,同时跟着学习,也同样没闲着。

一切准备就位,就等演员上场了。

黄垒当然早已经到了,毕竟是老演员,这点敬业精神他还是有的。

不过即便他来了,也不能立刻就拍。

正规电影的拍摄制作,都是有标准流程的,这也是电影工业化的一部分。

依照这种标准流程,电影的拍摄大致可以分为五步,分别是走位、调光、试音、排练,然后才是正式的拍摄。

光是这其中的第一步走位,就十分重要。

为什么?

因为王皓他们如今拍电影,用的还都是胶片机,更方便的数字摄影机此刻根本就没有普及开来。

而使用胶片机拍摄时,虽然也有数码监视器,但那个影像,和最终在银幕上所呈现出来的影像相比,清晰度估计只有百分之一不到,颜色的准确度更是可以忽略不计,只有大致的黑白二色。

在这种情况下,构图、定焦、光效这些,完全就是未知的。

无论是摄影、灯光这些工作人员,还是演员、导演,都所知甚少。

主创们只知道自己负责的那部分效果:摄影知道构图运动,灯光能大致预测光效,导演也知道表演的效果如何。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胶片在冲洗之后,最终所呈现出来的完整影像,究竟是什么样的。

所有的成果完全都得仰仗于工作人员和导演的技术,像后世那种牵条狗就能坐在监视器前当导演的情况,如今是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富裕到舍得浪费胶片和精力,不然就得在拍摄之前,尽量把该做的工作都做到位。

这也就是为啥走位、排练这些步骤在胶片摄影时代会至关重要的原因。

只有演员在摄影、灯光等工作人员的面前,大致把这场戏粗略地过一遍,确定了移动范围和路线、方向,摄影师才能拉着卷尺,根据表演区域来确定机位、景别和运镜方法。

也只有确定了镜头的焦点、焦距和高低位置等参数,灯光师才好确定表演区域的光位摆放,精确地控制光量和光比。

以上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稍微有点不对,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灾难性的。

所以早期的演员,要比很多新时代的演员更加敬业和努力,同时也更加专业。

因为在没有数字摄影机,无法实时观看拍摄效果,反复回放的时代。

演员的每一次失误,那就是在实打实的浪费金钱,其所带来的压力自然就可想而知,非逼着演员提高业务能力不可。

除非你大牌到能够无视这些浪费的金钱,或者是豪气到带资进组,否则就得被导演骂个狗血淋头。

好在王皓的这个剧组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黄垒本身就是老演员了,现场的工作人员也十分专业,即便是张扬和李魁这种生手,在青影厂老员工的帮助下,也干得有模有样。

而随着演员的就位,灯光、摄影、美术和收音的吊杆员自然也都围了过来。

得益于《活埋》场景简单到只有一个棺材的地步,表演区域的确定还是十分简单的。

简单到摄影助理都不需要根据演员的走位在地上贴上胶布做记号。

当然啦,就算是这方面省略了,该完成的工作也不能少。

王皓以最高标准要求着在场的所有人。

他知道,自己等人的身上,寄托着华夏科幻电影的未来,这个项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