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由渠入秦

昨日,义渠骇与熊横还在一起讨论《楚辞》、吟诗作赋欣赏歌舞,形影不离。

今天,义渠骇照常去府上造访。突然,熊横的府门外多了一队人马,整个府邸被严格监管起来了。他异想天开,还想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进入府邸。他尽管使钱贿赂,但侍卫们刚正不阿,根本不吃这一套,并告知他:“秦楚两国撕破脸皮正在丹阳大战,非常时期作为楚国的质子,不能私逃;不得外出,以免给秦国传递情报。”

这也是大战之际秦国采取的必要措施。

义渠骇入府遭拒,只好折返回去。刚才看到熊横府上的情形,他才感觉到入秦的质子其实就是一枚棋子。秦楚两国大战,质子的重要作用才真正体现出来,他们的命运会随着战场形势的急剧变化而发生着不可预测的转变。

突然,张焱慌慌张张地跑来,报知:“世子殿下义渠王叔到咸阳了。”

义渠骇不知王叔为何事而来,漠不关心地说:“知道了!王叔可能是为秦国缴纳贡赋远道而来。”

张焱又说:“若是例行两国邦交,遣使入秦即可。但这次王叔亲自来了,肯定有大事!”

义渠骇没好气地说:“能有什么大事?我才不信!”

张焱说:“咱们去问问王叔,就一切都明白了。”

义渠骇猛然间想起,王叔这些年苦心经营,竭尽全力领导义渠国发展壮大,确实不易。作为义渠的世子于情于理对他都应感恩戴德,有着无限的期许。按照常理应该尊王叔为父亲,抛弃了家国情怀,也割舍不了这份挚爱亲情。

义渠骇思虑片刻决定前去驿馆看望王叔,说:“张焱刚才的信使走了吗?王叔下榻的驿馆在哪里?赶快备马我们去见王叔。”

张焱喜出望外,心想世子总算懂点事理了,忙说:“马匹早都准备好了,我们即刻动身吧!”

当他们来到驿馆,由渠早已进宫去见秦王,义渠骇只能耐心等他归来。

此时,秦惠文王正在为丹阳的战事焦头烂额。忽闻义渠王叔求见,心中便知肯定是有要事相求。这段时间秦国抵御二十万楚军让他心力憔悴,义渠人在这关键时刻又来火上浇油,不管大小事宜都让他很难决断,权且拖延几日再说。

秦王一面派人转告由渠,先回驿馆歇息等候;另一面让太子嬴荡火速增兵丹阳战场,命嬴华将军务必速战速决。

宫人传话给由渠说:“我王在蓝田大营整军未归,请王叔改日再来。”

由渠无奈,只好回去等候。当他返回之时,眼前一亮“恰遇一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多年未见,义渠骇早已长大成人,褪去了义渠人的蛮愚与粗野,变得清新脱俗,一表人才。由渠打心眼里高兴,但他少年时的模样记忆犹新,依然能认得出。

“骇儿,这些年过得可好?”

义渠骇定睛一看,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王叔,然而物是人非,多年不见“草木也知秋韶华竟白头。”他好像一下子苍老了许多,见到义渠骇或许是欣喜过望,从马鞍上匆忙下来,身子明显佝偻,行走的步履都有些蹒跚,两人相见一时语塞。王叔张开双臂,义渠骇毫不犹豫地扑了进去,他们紧紧地抱在一起,久久不能释怀。

久违了!他又重回那个曾经给过他亲情温暖的博大胸怀。此刻,“欢笑情如旧,萧疏鬃已斑”,他多么希望这种可依靠的安全感能一直持续下去,仿佛重回少年时,尽情的嬉戏玩耍…

“孩子,这些年让你受苦了!”

王叔的呼唤声将他从以往的美好回忆中拉回了现实,纵有千言万语,一肚子的苦水要倾诉。但“情到深处无怨尤,人事沧桑却何求?”此刻一切尽在不言中。

“孩子,我们十分惦念你,十多年了,你母亲盼星星盼月亮,等着你回去。”

“我母亲最近可好?我也十分想念你们,只是身不由己,无法回去看望你们。”

“你母亲身体还好,只是越发苍老,你回去可能都认不出来了。不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此行正是为此事而来。你回去之后收拾行装,静候佳音吧!”

义渠骇恋恋不舍地离开由渠。

一连数日,由渠几乎天天进宫,然而未能见到秦王。他心中很无奈,但事已至此,只能再多等几日了。

义渠骇预感自己可能会离开咸阳,他和张焱上街去置办一些秦国的书卷带回去,他要用秦国先进的儒家文化,教化义渠人。购买些秦国的棉麻丝绸,为母亲和姻姐做新衣。至于王叔,他把这些年自认为最贵重的物件送给他。

义渠骇一边在街市置办东西,一边派人去驿馆打探消息。

由渠多日未能见到秦王,感觉事情有些蹊跷。

义渠骇也感到这其中必有隐情。于是他也四处走走打听秦国最新的消息,熊横的府邸依然被严密监管无法进入,倒是燕太子丹和魏嗣告诉他,丹阳之战楚国已经惨败。但楚王并未下令撤军,楚军退至丹江以南,以丹江为界双方对峙,然而正值雨季,秦军无法渡河。因此,两军僵持不下,处于胶着状态。

由渠来到咸阳,人生地不熟,如同无头的苍蝇到处碰运气,然而消息闭塞捕捉不到半点讯息。当义渠骇将得到的消息告知,他如获至宝,分析后说:“看来当前的战局让秦王如坐针毡,左右犯难,我们所请之事也让他无法决断。故而有意拖延视战局变化,再做决断。如此说来,我有一计倘若施行定然立竿见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义渠骇听后心中感慨,“王叔不愧为一代英杰,果然智慧超群!”然后用十分钦佩的眼光注视着他,同时也热切期盼着能达成夙愿,早日归国。

由渠找来两名贴身的侍从,携带两封书信,一封送往楚国屈匄将军,言明咸阳城所遇之难事;另一封送回义渠国,拿着兵符命姜戎王统兵五万,向义渠与秦国的边境,调令关至大散关一线佯动增兵。用义渠军的实际行动向秦王施压。为了万无一失,他派出两拨信使先行返回义渠国,再潜行进入楚国。

楚怀王察觉到他所遭遇的窘境,全部拜秦国所赐。于是发疯了一般誓不罢休,要与秦国一决高下,再次命屈匄为主帅,景翠为副将率三十万楚军讨伐秦国。秦王原本意在东出攻打齐国,没想到楚国却不依不饶,纠缠不休,更没想到这一次楚军来势汹汹,以排山倒海之势攻破秦之武关。

秦王确实低估了楚军的实力,一路披荆斩棘,高歌猛进,直逼秦都咸阳,让他不得不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秦王亲自披挂上阵,在蓝田大营点兵三十万抵御楚军来袭。那一日一大早,他派人将由渠请到位于蓝田的秦军大营,并在将军大帐亲自接见由渠。见面后,秦王“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侈矜尚,先哲所去”非常虔诚地向由渠致歉。

“王叔携大礼造访秦国,在下不胜感激。然而前方战事吃紧,寡人这些日子常住军营,处理前线军务,实在无法抽身回咸阳接见王叔,非常抱歉,怠慢了!今日万不得已,只能请王叔不辞辛劳,移驾蓝田军营一叙。”

“秦王百忙之中有幸接见在下,我已不胜感激。此次前来只为请求秦王放归义渠世子,我已年过半百,身心俱疲,难当重任。有生之年,只想为义渠国培养一位合格的戎王,堪当大任,稳固两国的世代交好,让西戎国泰民安,让秦国永远无忧!”由渠向秦王禀明事由。

“难得王叔的远见卓识,为两国的邦交处心积虑,周密安排。我代表此次出征的三十万秦军向您致敬!楚怀王若有王叔这般胸襟,能高瞻远瞩,秦国何来此等灾难?天下何来秦楚之战。不过,我们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复我河山,血不流干,誓不休战!一定要让楚国付出惨痛的代价,接受这次刻骨铭心的教训。”秦王愤愤难平,咆哮道。

由渠见秦王并未回答世子的去留之事,不敢避左右而言它,随声附和道:“王上英明,秦军威武。”

秦王突然变得性情温和,缓缓说道:“义渠世子入秦已有十多年了,从一个懵懂孩童在我大秦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为一个有为青年。这孩子我见过是个可造之才,相信义渠的未来一片光明。其实早就该让他归国继承王位,确保西戎各国的团结稳定。这些年,我忙于处理国事,对世子照顾多有不周,还请您见谅!”

由渠听言激动地跪地致谢:“多谢秦王的抬爱!义渠人永远感恩戴德。”

“我们之间无需这些没用的客套,说些贴切实际的事吧!这孩子长得一表人才,也到了婚配的年纪。秦国的王公贵胄之女,只要他能看上,中意的话,我来作媒给他说一门亲事。巩固两国世代的姻亲永续交好,不知您意下如何?”

王叔无奈地说道:“这件事情恐怕有违您的美意。义渠世子从小便定了娃娃亲,只是他身在秦国一直未能举行大婚而已。再说了,我从未听说他在秦国有中意的姑娘。请王上见谅!”

“那好吧!既然如此,我怎能强人所难呢?另外送给义渠国一百石关中的麦子,绢麻千匹,感谢王叔送给秦国的千匹战马和牛羊。战争时期,这些东西可谓是雪中送炭。”秦王娓娓道来。

“王上恩准义渠世子归国,我已感激不尽。这些物品我断然不能接受,请王上收回成命,就算是世子这些年在秦国的吃喝用度。”由渠面露赧色。

秦王突然站起来说:“王叔此话差矣,见外了。我大秦帝国号称万乘之国带甲百万,区区一点馈赠之物,何足挂齿?王叔携大礼入秦,岂能让你空手而归,那不是让世人耻笑我老秦人不知礼尚往来,不懂礼数,此事毋须推辞。”秦王气愤地说道。

由渠恭敬不如从命,不敢再言,正欲向秦王辞行,突然帐外大将来报,“30万秦军集结到位,请我王点兵出征。”

由渠刚想开口说话,不料秦王却说:“王叔切莫着急离开,随我去去就回。”他根本就没法拒绝,随秦王出了大帐,登上点将台。他举目望去,台下黑压压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秦国的兵马似乎无穷无尽,不计其数,让人震惊、胆寒。

所有的将士铁甲威严,刀剑淋漓,整齐肃穆,秦王高呼:“大秦的将士们:楚军胆敢来犯,我赳赳老秦…”

秦王言罢,台下喊道:“我王威武,大秦必胜…”

台下的喊声震耳欲聋,山摇地动,久久地回荡在军营的上空。

由渠一生戎马虽然久经沙场,但是从未见过如此盛大的沙场点兵。此时他双腿发软,浑身颤抖,顿时整个人胆战心惊。

秦王看到由渠站在台上大惊失色,惶恐不安。急忙走过来说:“王叔,楚军来犯,我们不得不出兵御敌,前方战事吃紧,请王叔携世子即刻归国,切勿见利忘义再起刀兵,确保西戎各国安宁。另外还请王叔做个见证,我大秦的将士如何让30万楚军有来无回,惨败而终?王叔,一路顺风,我们就此别过。”

由渠出了军营十里地,方才觉得心绪平定。他心中明白秦王刚柔相济,恩威并施,让他亲眼目睹秦军的雄壮威武,意在震慑义渠军日后来犯。此次秦王不仅放归世子,而且厚礼馈赠并未索要秦邑城。如此大快人心,天下少有的两全其美之事。秦王心中肯定愤懑难平,但又不能拒绝,只能委屈求全,故而让由渠走这一遭。

面对强秦,由渠只能寄希望于义渠国的新一代戎王,励精图治,发奋图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