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回

跟宋嘉树和小苏轼一起读书后, 赵宗实才发现他们兄弟俩在读书上面有着惊人的天赋。他以前觉得自己读书还可以,但是跟宋嘉树他们相比,他觉得他读书读的一般般。

被宋嘉树和小苏轼刺激到的赵宗实打算更加用功读书, 结果被宋嘉树他们阻止了。

宋嘉树记得北宋的皇帝好像都很短命, 唯一寿命长一点的大概就是先帝和现在的官家, 他们父子二人都活到了五六十岁。不过, 官家之后的皇帝都很短命,有的只当了几年的皇帝, 稍微命长的也只当了十几年的皇帝。

他还记得宋英宗好像只当了几年皇帝, 并且年纪轻轻就驾崩了, 貌似没有活过四十岁。

现在还不是未来宋英宗的赵宗实, 身子比较瘦弱,脸色也有些苍白, 宋嘉树一看就觉得是短命之相。

为了让未来的粗大腿, 不对,是金大腿活的长一点,宋嘉树决定每日都带他踢蹴鞠,还带着他一起晨跑锻炼身体。

不过, 在带赵宗实锻炼身子之前, 宋嘉树特意叫了大夫给他把脉, 看看他需要补什么。

赵宗实觉得自己没病, 但是宋嘉树和小苏轼都嫌弃他太瘦,认定他有病,非要让大夫给他把脉看病。李嬷嬷也劝他,让大夫好好地给他把把脉。他无奈只好同意把脉。

苏宋两家经常看病的大夫是眉州城有名的大夫之一, 医术非常精湛。大夫仔细地给赵宗实把了把脉, 说他身子先天不足。如果不在小时候好好补养, 长大了会影响寿元。

赵宗实一直觉得自己的身子很好,没什么问题,没想到他的身子会这么差,差到影响寿元。

李嬷嬷被大夫诊脉的结果吓到了,她也没想到赵宗实的身子这么虚。之前在宫里的时候,她时常会炖补汤给赵宗实补身子。

为什么之前在宫里的时候,宫中的太医没有诊断出郎君的身子不太好。

大夫给赵宗实开了补身子的药方,并且交代他不要忧思过重。小小年纪,不要整天想这个,担心那个。小孩子就应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这样身子才会变好。

赵宗实的身子之所以这么虚,一是因为在娘胎的时候就有不足。二是因为他平日里忧虑过重。三是他平日里吃饭只吃半饱。

在宫里的时候,赵宗实一日四餐,每一餐从未吃饱过。不是宫里的人不让他吃饱,二是他自己不想吃饱,因为吃太饱,就会犯困,没有什么精神读书。为了好好读书,他只吃半饱。

李嬷嬷一直以为是赵宗实的饭量小,从未想过他没有吃饱。如今听大夫说,赵宗实吃饭只吃半饱,这让她心里又惊又心疼又愧疚。

赵宗实之所以吃饭吃半饱,一是因为他想好好读书,二是因为他学官家。他曾听皇后娘娘说过官家每顿饭只吃半饱,从不让自己吃饱,或者吃撑。

大夫把赵宗实好好地教训了一顿,说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定要吃的饱饱的。如果只吃半饱,不仅会伤了肠胃,还会长不高,最重要的是会伤了身子。

宋嘉树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在古代,好像生病了,大夫首先会让病人饿着,仿佛饿了就能治好所有的病。

大夫再三叮嘱赵宗实一定要好好吃饱饭,不能再吃半饱。

赵宗实羞红了一张脸,乖巧地表示他日后每顿饭都会吃的饱饱的。

大夫知道宋嘉树和小苏轼他们每日吃早饭的时候会吃两个水煮鸡子,还会喝羊乳,他建议赵宗实跟着他们一起吃水煮鸡子,喝羊乳。

来到眉州后,赵宗实每日早饭都跟宋嘉树他们吃一样的东西。虽然午饭和晚饭没有吃饱,但也吃了七八分饱,所以这些时日,他长胖了些。

等大夫走了后,李嬷嬷又把赵宗实说了一顿,说着说着她老人家红了双眼,哭了出来。

赵宗实心中越发愧疚,赶紧向李嬷嬷保证,他一定会听大夫的话。

小苏轼见宋嘉树一直盯着赵宗实,立马有些不高兴了,伸手扯了扯他的袖子。

宋嘉树回过神来,低头看向小苏轼,发现他一脸不高兴,忙关心地问道:“三宝,你怎么了?”

小苏轼鼓着脸说:“哥哥,你一直盯着石头哥哥看,都不盯着我看,我没有石头哥哥好看么。”说完,还生气地叉着腰。

宋嘉树失笑道:“三宝当然比石头哥哥好看。”

“那哥哥你一直盯着石头哥哥看,不看我。”小苏轼说完,撅起小嘴。

“我是在想事情。”宋嘉树突然想到上辈子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帖子,帖子的内容是分析各个朝代皇帝短命的原因。他记得贴子里说唐朝的皇帝活不长的原因,一是因为他们太能吃甜了,二是因为他们痴迷吃金丹。北宋皇帝短命的原因,一是因为他们有遗传的精神病,二是因为北宋当初建造皇宫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水银。

北宋皇嗣经常夭折,还有稀少的缘故,就是因为宫里的水银太多。

石头哥哥原本就先天不足,从小还被送入宫中生活,他的身子能好才怪。

说起来,石头哥哥现如今没有在宫里,是因为宫中的苗美人生下小皇子。这个小皇子应该活不了多久,之后石头哥哥又会被官家接入宫中教养。

在石头哥哥再次进宫之前,得先把他的身子调养的好一些。

“石头哥哥,从明日开始,你跟我和三宝一起跑步吧。”自从赵宗实来到眉州后的这段时日,宋嘉树和小苏轼每日早上没有再去跑步锻炼身子。“下午,你和我们一起踢蹴鞠,这样身子才会强壮。”

小苏轼连连点头附和:“哥哥说的对。”

赵宗实没有拒绝,“好啊,我跟你们一起。”

“那从明日开始,我们三个早起跑步锻炼身子。”

“好啊。”

“石头哥哥,走,我们去踢蹴鞠。”宋嘉树一手牵着小苏轼,一手拉着赵宗实跑出去。

赵宗实之前在宫里的时候,每日除了读书,很少做其他的事情。他虽会踢蹴鞠,但是踢的很少。每次都是李嬷嬷或者张俊义,又或者皇后娘娘提醒他多动一动的时候,他才会踢一会儿蹴鞠。

他踢蹴鞠,也就自己踢着玩一会儿,从不跟其他人一起踢蹴鞠。

打马球也是。他也学会了,但是平日里很少打。

汴京的达官贵人喜欢打马球。官家和皇后娘娘也喜欢打马球。平日里官家非常忙,但是也会抽时间打一会儿马球。

皇后娘娘平日里也会抽空打马球。有时候还会在过节的时候,邀请宫中的妃嫔、宗室、命妇们一起打马球。

赵宗实打马球也是皇后娘娘亲自教的。不过,他不太喜欢,平日里不怎么打,只有官家组织大臣们一起打马球的时候,他才会去打一下。

他打马球打的并不好,还被官家说了几次。对他来说,有那个时间去打马球,还不如多看点书。

“石头哥哥,我之前就跟你说过,你不能只读书,不然会变成书呆子的,你要跟我们一样会玩。”宋嘉树摆出一副大人的架势,教育赵宗实,“多运动,不仅对身子好,还能让人变聪明。”

小苏轼点点头附和道:“哥哥说的没错。”

“多运动?”赵宗实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面露疑惑。

“就是多动动,像跑步、踢蹴鞠都是运动。”宋嘉树一脸认真地说道,“多运动会让脑子变得灵活,我和三宝这么聪明,就是因为我们喜欢踢蹴鞠。”

小苏轼道:“踢蹴鞠可好玩了。”

赵宗实笑道:“我听你们的。”

“石头哥哥,你放心,我和三宝会好好教你踢蹴鞠的。”

想到踢蹴鞠一事,宋嘉树发现他忘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忘记让他娘给他请一个教功夫的师父了。

等踢完蹴鞠再跟娘说这件事情。

赵宗实一直以来都不觉得踢蹴鞠好玩,反而觉得踢完蹴鞠一身汗很难受。他爱干净,不喜欢自己身上一身汗,更不喜欢汗臭味。但是跟宋嘉树他们踢了一下午的蹴鞠后,他感受到踢蹴鞠的乐趣,有些喜欢上踢蹴鞠。

宋嘉树他们踢蹴鞠的时候,李嬷嬷在一旁看。当她看到赵宗实笑的非常灿烂地跟宋嘉树他们一起踢蹴鞠的模样,眼中满是欣慰。她从未看过赵宗实如此有精神的模样。

李嬷嬷看了一会儿便回去,亲自给宋嘉树他们做晚膳。她在做菜的时候,宋嘉橘跟在她身边学做菜。

宋嘉橘觉得自己日后要进宫做女官,除了会琴棋书画,她应该还会做点心、做菜。她之前一直跟着家里的厨子学做点心和菜,但学的都是眉州的菜和点心,不符合汴京人的口味。如今,李嬷嬷来了,她自然要跟她老人家学做汴京的菜肴和点心。

李嬷嬷在宫中的时候,曾特意跟着御厨学做菜和点心。她的手艺并不比御厨差,教宋嘉橘绰绰有余。

不管是有钱人家,还是官宦人家,又或者普通百姓人家,越来越多的女子学厨艺。一手好厨艺会让女子能找到一门好亲事。还有,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女厨子。

女厨子非常受欢迎。当然,女厨子不仅要有一手的好厨子,还要会识字。当然,长相也要清秀。

眉州城就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女厨子,被各家争抢,而且给的价格非常高。

女子学厨艺不仅能赚钱,还能嫁到一个好人家,这让民间百姓宁愿多生女儿,不愿意生儿子。

李嬷嬷一边教宋嘉橘做菜,一边跟她说做菜的一些趣事。

宋嘉橘听得非常认真,随后小心翼翼地问道:“嬷嬷,宫里的贵人们喜欢吃什么菜?”

“官家和皇后娘娘他们没有什么爱吃的菜,御厨们做什么,他们就吃什么。”李嬷嬷说起这件事情,微微地叹了口气,“官家和皇后娘娘不敢透露他们爱吃什么菜,或者爱吃其他的东西。”

宋嘉橘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

“一旦让别人知道官家和皇后娘娘爱吃什么,民间就会有很多人跟着吃,这样会导致东西的价格上涨。”李嬷嬷道,“以前官家喜欢吃蜜饯,达官贵人和民间百姓们都跟着吃,导致蜜饯卖的非常贵,还导致制作蜜饯的药材的价格涨价,害得普通百姓都吃不起药,从那时起官家再也不敢让别人知道他喜欢吃什么。”

宋嘉橘听后,恍然地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啊。”这么看来,官家和皇后娘娘也不容易。

“汴京城的达官贵人都喜欢吃脍鱼,我做的脍鱼的味道还不算是最好的,我听说有一个女厨子能把脍鱼做成一幅高山流水的画来。”

“画?”宋嘉橘一脸震惊,“脍鱼如何能做成一副高山流水的画?”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宫里的御厨也能把脍鱼做成画,不过都是小画。”

宋嘉橘惊异道:“汴京城的厨子这么厉害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