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回

福宁殿的御书房里,官家正在批阅劄子,听内侍说李章事求见,忙搁下手中的笔,吩咐内侍领舅舅进来。李用和刚准备向官家行礼,便被官家一把扶起,接着又被官家赐座。

官家接过李用和特意送进言的信,笑着说:“舅舅,你怎么亲自送进宫里来,怎么不派人送来?

“官家,这是您的信,臣不放心交给别人,还是臣亲自送进来为好。”李用和的语气非常恭敬。

亲舅舅的身上。

“不是什么重要的信。再者,眉州的来信,日后每隔十天半个月都会寄来一封,难道舅舅每一封信都要亲自送进言吗?”言家因为生母李宸妃在世时,并没有孝敬过她一天。他也是她病逝后,才知道她是他的生母,但为时已晚,已经来不及孝顺。所以,言家就把对生母李宸妃亏欠和孝敬都用在了李用和这个“日后眉州来信,舅舅派人知会一声就好。”

“臣怕臣家里的人做事不仔细,弄丢了官家的信。”李用和并没有因为官家看重他这个舅舅,就变得得意,或者猖狂跋扈,相反他越发的谨慎。之前,官家要给他加官升爵,他连忙推拒,甚至还为此吓病。“臣平日里没什么事情,能给官家送信是臣的荣幸。再者,臣还能见到官家,跟官家说说话。”最后一句话说到官家的心坎里。官家一直觉得李用和对他太过拘谨,如今听到他老人家说这番话,他心头一片熨帖。“舅舅不嫌累就好。”

“臣不累,一点也不累。”

李用和知道官家日理万机,没有在御书房久待,跟官家聊了一会儿家常话后,便告辞离开了。

官家让张茂实送李用和到宫门口,不过出了福宁殿门口,李用和就请张茂实回去伺候官家。

见张茂实很快回来,官家没有一点意外。

“我原以为舅舅怕我,不敢与我亲近,现在看来舅舅也是希望同我亲近的。”

张茂实知道李用和这个舅舅在官家心中很重要,也知晓官家一直想跟李用和这个舅舅拉近关系。他便顺着官家的话说:“官家,亲舅舅哪有不喜欢亲外甥的。”“你这话说的对,让舅舅亲自送信进来也好,这样我也能跟他多说说话。”官家言讫,便拆开李用和亲自送来的信,厚厚一摞纸。率先印入官家眼帘的是宋嘉树的信。官家看到宋嘉树的字,轻笑一声道:“小小年纪,字写的不错。”宋嘉树一直嫌弃自己的字写不好看,殊不知他的字在小孩子中是最好的。很多七八岁的孩子都没有他的字写的好。“这孩子的字倒是没见过。”官家没有在宋嘉树的字中看到名人或者名帖的影子。“不像是颜真卿的字,不像是欧阳询的字。”小孩子刚学写字,写的基本上都是楷书,而楷书写的最多的就是颜真

官家不认识赵孟頫。如果他认识他的后人赵孟頫,就知道宋嘉树的楷书有他的影子。

上辈子学楷书的时候,宋嘉树最喜欢赵孟頫的楷书,而他临摹赵孟頫的楷书是最像的,甚至可以以假乱真。他临摹赵孟頫的楷书作品,还被博物馆拿去做复制品展出。宋嘉树在信的一开始,先郑重地向新

姓名:宋嘉树(我姐姐叫宋嘉橘,我和姐姐的名字取自屈原《橘颂》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句话。)生介绍自己。

他有趣地列了个表,这让官家觉得很有意思。

年龄:四岁。

性格:活泼好动、聪明机灵、孝顺长辈,可萌可甜可盐(我可以可爱软萌,也可以严肃霸气。)。看到这句可萌可甜可盐这句话后面的介绍,官家不觉失笑:“这孩子还真是好玩。”

擅长:暂时只会读书和算术,等我长大了,再扩大我擅长的范围。

看到“算术”两个字,官家想到之前宋嘉树编造的九九乘法表一事。如今,很多地方的小孩子都会唱九九乘法表。这九九乘法表还写进了算术的书里。长相:所有人都觉得我长得好看,我也觉得我长得好看。

看到这里,官家忍不住笑出声:“哈哈哈哈哈。”

站在一旁的张茂实听到官家的笑声,有些好奇地问道:

“官家,您笑什么?”

“我笑这孩子真逗。”官家继续往下看。

喜欢的颜色:青色、蓝色

喜欢做的事情:也非常多,但是现在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玩,毕竟我是小孩子,是该玩的年纪。

喜欢吃的东西:太多了,只要是好吃的,

我都喜欢

喜欢的.......

宋嘉树写了一张纸的自我介绍,这能让先先生更好的了解他。

看完宋嘉树的自我介绍,官家对他有了

一定的认识。

这孩子不仅聪慧,还十分有趣。看到画像,便知道他是个有灵气的孩子。现在看到他的这番自我介绍,知晓这孩子内里也是一个机灵灵动的。接下来,便是宋嘉树写的文章。他没有写什么仁义,也没有什么道德这样深刻的内容。他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主题,写了一篇文章。他也没有写太深,写读书学习带来的快乐和好处。

宋嘉树写的文章,没有用华丽的词藻,也没用生僻的字来堆砌。现在,在文人学子中流行用生僻字来写文章。用的生僻字越多,好像就显得文章写的好。他用孩子的口吻写了一篇非常朴实,但又充满童趣的文章,看的官家嘴角就没有下去过。在文章的最后,宋嘉树引用先皇的《劝学诗》中的两句诗,“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为结束语。“不愧是神童,四岁就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宋嘉树的文章写的童趣好玩,但又有一定的深意。“茂实,你看看。张茂实双手接过官家递来的信,低头认真地看了起来。当他看到宋嘉树的自我介绍时,忍俊不禁道:“官家,这自我介绍写的真有趣。“是啊,没想到还能这么介绍自己。”官家开始看小苏轼的信,信的一开始也是自我介绍。

当他看到小苏轼最喜欢的人是宋嘉树,最喜欢的东西也是哥哥宋嘉树时,微微笑了起来。看来苏轼这个孩子很喜欢宋嘉树这个哥哥。看完小苏轼的自我介绍,官家也对他有了些了解。

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没有他哥哥灵动。

官家接着看苏轼写的文章。苏轼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为主题写的文章。

小苏轼写了很多交朋友的好处,也写了很多跟朋友一起玩的趣事。官家看的时候,脑子里不觉想象小苏轼和宋嘉树跟朋友们一起玩闹的场景。在文章后面,小苏轼写交朋友要结交好朋友,不能结交坏朋友。他还例举了什么是好朋友,什么是坏朋友。最后的最后,小苏轼说哥哥宋嘉树是他最好的朋友。他还想让孙猴子做他的好朋友,因为孙猴子会七十二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识别妖精。他还重情重义,是个好猴子。官家心里疑惑:孙猴子是谁?是眉州那边的神话传说吗?

看完小苏轼的文章,官家发现这孩子虽在自我介绍上没有他哥哥机灵好玩,但他写的文章有一股灵气。“看完,你觉得如何?”官家问张茂实。

“官家,这真的是四岁的孩子写的文章吗?”张茂实看完后,心中十分震撼。在他的印象里,四岁孩子什么都不懂,只知道玩闹。别说读书写字,就连话都说不清楚,更别说写文章呢。而他手里的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他甚至觉得比一些学子写的都好。”不是找人代写的吗?

“大人可写不出这么童趣的文章。”官家笑道,“稚圭的这两个学生都是神童。”言毕,他又把小苏轼的文章递给张茂实看。张茂实看完,惊叹道:“三四岁就会写文章的神童,奴婢这次见识到了。”

“这两孩子得好好教导,未来是我大宋的国之栋梁。”

“如今他们被官家亲自教导,日后一定会成为大宋的栋梁之材。”看了两个神童的文章后,张茂实终于明白官家为什么要代替韩知制造教导他们。“我的学问不如稚圭,也不如范仲淹他们,我担心教不好他们。”看了宋嘉树他们的文章后,官家变得有些不自信了,担心自己教不好。“官家,您谦虚了,您的学问可不比韩知制造他们差。”张茂实安慰官家道,“再说,您的学问可是晏太傅亲自教导出来的。”“说起来,我没教过孩子读书。”官家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当初提议帮韩琦教导宋嘉树他们读书一事有些冲动了。“您之前不是教过福康公主吗?”张茂实道,“您的学问别说教导孩子,就是教太学的学生也绰绰有余。”官家指着张茂实,笑骂道:“你就会拍我马屁。”

“奴婢说的可都是实话。”

“我已经答应稚圭会好好教导这两个孩子,自然不会出尔反尔。”官家心想,宋嘉树是大宋的福星,未来会改变大宋的命运,他更应该亲自教导才是。这也是当初官家提议代替韩琦教导宋嘉树他们的缘由。“能被官家教导是这两个孩子的荣幸。”宋嘉树和苏轼这两个孩

子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能被官家亲自教导。这世上的人都想被官家亲自教导,但谁都没有这个荣幸。虽说新科进士是天子门生,但他们并不是官家真正的学生。现如今,宋嘉树和苏轼是官家真正的学生,也是货真价实的天子门生。“我能教导他们,也是我的荣幸。”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