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父子局!永乐天子VS太上皇,打出狗脑子!!
“你,你……”
“你这是强词夺理,胡搅蛮缠!”
此刻,孔夫子叹了口气……
自己死后。
儒门弟子已经堕落到,只会这种无谓的口舌之争的地步了吗?
孔丘已经懒得再和他们饶舌了。
直奔正题:
“诸君,老夫此来所谓之事,想来你们也清楚。”
“请诸君从夫子庙散去。”
“莫要再扰动应天安宁!”
终于说到正题了!
士子们的心,猛地跳了起来。
他们闹这么大,为的什么?
还不是为了把朝廷的人引来,逼着朝廷主动和他们谈此事吗?
此刻,
已经没有人纠结,这位国师占了孔圣座位的事情了。
文庙内所有士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最前方的几十名举子。
这些人,
就是他们的头领。
也是这次哭庙的发起人。
一名留着訾须的士子,越众而出。
抬头紧盯着高台上的孔夫子:
“想要我们从夫子庙散去,可以。”
“只要新帝废除暴政,我等自然散去!”
孔子面无表情:“新帝何来暴政?”
何来暴政?
孔子的一句话,像是点燃了干柴堆。
台下的士子们,
瞬间情绪激动起来。guxu.org 时光小说网
“新帝令天下读书人,日后刊行文本书籍之时,要得到朝廷的审核勾准才能刊行,这难道不是暴政?!”
“这与钳制读书人喉舌,不让读书人说话,又有何异?”
“不让圣人子弟说话,这就是天下人最大的暴政!”
“就在昨夜,已然有一名士子为了捍卫我辈读书人说话的权力,已然一头撞死在这孔圣塑像前!”
“天下士子千千万万,不怕死者,又岂止那位仁兄一人?”
“不错!朝廷一日不废除暴政,我等便一日不从这夫子庙散去!”
“朝廷不废暴政,我等宁愿学昨夜的仁兄,撞死在这圣人之庙内!”
士子们越说越是激动。
群情激奋,来势汹汹。
一个个慷慨激昂,
似乎都做好了舍生取义的准备!
孔夫子只是冷眼旁观。
他开口了:
“老夫是乘舟来的夫子庙……”
孔夫子的声音不大,
但却清晰的在这偌大的大成殿内回荡开来。
士子们诧异的望向这位国师,不知道对方想说什么。
孔夫子的声音还在继续:
“那船家曾言,他不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士子去文庙哭闹。”
“纵然是朝廷要管着天下士子著书立作,可只要士子们不乱写,这朝廷禁令又于士子有何关系?”
讲到这里,不少士子面露不屑。
他们大概明白这位国师的意思了,可船家无知,事情又岂是像他说的那样简单?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夫子的声音忽的冷了下来。
他扫视着台下的儒门弟子们。
毫不留情的讥讽着他们:“只要你们在书中所言,合乎于【礼】,朝廷刊行审核勾准的政令,又能拿你们如何?”
“这一点,连那个不识字的船家都知道。”
“你们自称孔门子弟,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却孔子的教诲都忘了……”
“我看……”
“你们的书,真是读到狗肚子里面了!”
轰!~
这老儒,居然敢如此侮辱圣人子弟?!
夫子庙内。
一众士子勃然变色!
那领头的几十个举子,更是额头青筋乱迸。
他们刚要出口怒斥。
恰好,孔夫子那对深不见底的苍老眸子扫了过来。
一瞬间,
这些举子们忽然心头一紧。
所有的话都憋回了肚子里。
这感觉就像是……
就像是幼年时,他们在私塾里调皮捣蛋,被夫子抓了个正着一样。
旁观的李云龙一边大口嚼着猪头肉。
一边满脸鄙夷的摇了摇头:
“那些小秀才也都是废物点心,一个个都被说的张不了嘴,那么多年的书全特娘的白读了!”
话音刚落,
赵刚无奈的声音紧跟着响起:
“你个老李,到现在你连【李云龙】三个字都写不出来!”
“还有脸说别人?”
“人家再不济也比你强……”
“我说了多少次让你多学点文化知识,你哪次听我的了?”
此刻,
李云龙听自家政委,又说起让自己学文化知识的事情,顿时一阵头大。
可又听赵刚说那帮小秀才比自己强,当场就不服了:“他们比我强?”
“这帮教书先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
“他们是能放枪还是能放炮?”
“这真上了战场,能给陛下效力的,还得是咱独立团的好汉子!”
赵刚赶紧息事宁人:
“行行行,你比他们强,比他们强!”
“先别废话了,咱听那老秀才,怎么和这帮小秀才掰扯。”
安抚住了李云龙,赵刚才算是松了口气。
自己的这个搭档,
上战场,为陛下效力那是没得说。
就是这孩子脾气,经常让人头疼。
想到这些,赵刚只能摇头。
但他的目光,已经紧紧的盯在了那高台上的老儒身上了。
这是他和这位孔老先生的第二次见面。
他并不知道这位老先生的真实身份,但他知道陛下很看重这位老先生。
尤其是刚才,
他更是亲眼见证了,这老先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弄毁了那座孔圣人塑像。
更是大大咧咧的直接坐到了孔子塑像的位子上,接受这帮文人的跪拜。
就连被发现了,都还能振振有词的为自己分辩。
光是这份本事,他赵刚就不得不说一个【服】字!
“怎么?不服气?”孔夫子从高台上缓缓起身。
一步一步的走了下来。
那高大的身形,
恍惚间,
如同巨岳般靠近士子。
那几乎让人喘不过气的压迫感,
让那些靠近的士子们,一阵心里发虚。
甚至不由自主的弯了腰。
那名訾须举子,咬着牙挺直了身子: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我辈儒门子弟无不是靠著书立说,以宣扬主张思想。”
“如今新帝要朝廷审核勾准之后,才能刊行书籍,这……”
“这分明是不让我等言朝廷、主君之过!”
“不让我等为天下万民之不平,鼓鸣发声!!”
孔夫子一声嗤笑:
“天下万民不平发声?”
“老夫看你们分明是为自己的利益【发声】!”
“国家丈量土地、清查隐匿户口的时候,你们就迫不及待的【发声】。”
“得了功名,免税免徭役,同乡父老向你们投献土地时,你们为何不【发声】?!”
“国家向地方大族收税之时,你们又开始【发声】,说什么朝廷不可与民争利!”
“你们的家人,借着你们手中的特权,祸害地方的时候,你们为何不【发声】?!”
这些天,
孔夫子一直在看赵逸为他准备的,自春秋之后的史料文献。
尤其是关于读书人的史料。
可他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愤怒。
那些自称他孔丘门徒的【圣人子弟】,分明就是地方上的吸血虫!
害民贼!!
四周的士子们,听得脸上青一阵、红一阵。
他们很想反驳,
奈何这位国师所言之事,天下士子就没有没做过的,自然也包括他们在内。
孔夫子越说越是愤怒。
他猛地从袖中掣出一物。
竟是一根粗大的戒尺!
自从上次在朝堂上,见识了自己的那帮不肖徒子徒孙之后。
他就特意寻了一根戒尺,随身带着。
以备【不时之需】。
今天还真用上了。
訾须儒生只觉得耳边风声作响,随即一片黑影便劈头盖脸的砸了下来!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
孔夫子每打一记戒尺,口中便念上一句自己在《论语》中说过的话。
不过片刻,
那訾须举子已然被打的鼻青脸肿。
可他心中的愤怒,依旧不曾消减一分:
“孔子教你们做君子!”
“做舍利取义的君子!”
“做爱国爱民的君子!做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君子!”
“可你们偏偏要做小人!”
“不肖后辈,为儒门抹羞!”
“儒门的学问,就是坏在你们这帮人身上!”
“该打!该打!!该打!!!”
……
……
大日当头,
应天城以北,数十里外某处河沟边。
五个和尚,
正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正是逃命的朱棣一行人。
一夜跑了数十里,除了朱棣之外。
其他四人累的好似四条死狗一般,尤其是朱高炽,差点儿没昏厥过去。
堂堂天家父子,
为了逃命弄成这般模样,简直是历朝历代帝王之耻!
只怕今日这一切,日后说不得还有记到史书上……
而这一切,都是拜朱瞻圻那小畜生所赐!
想到朱瞻圻,朱棣又忍不住青筋乱跳。
他奋力爬起来,
疯狂的踹向朱高煦:
“混账东西!”
“混账东西!!”
朱高煦措手不及,
抱着脑袋,手忙脚乱的爬了起来。
怒视朱棣:
“老头子!你疯了!”
朱棣咬着后槽牙:“朕疯了?”
“要不是你生了个坏种,朕堂堂大明皇帝,能落到这般境地?!”
“你生了这个孽障,还不好好教他!”
“我等今日之祸,都是你这废物汉王,养了个好儿子!”
眼见老爹把所有的锅都甩到了自己身上。
朱高煦也不干了:
“怪我?”
“关我屁事!”
“这都是你惹出来的祸!”
“当初要是你信守承诺,封我为太子,那朱瞻圻就是皇太孙。”
“日后他就是皇帝!”
“这皇位日后要是能传到他手上,他今天还能造反?”
“说到底,这都是老头子你说话不认账的报应!”
想到自己被老爹忽悠的这些年,
朱高煦越说越气,越说越激动:
“老头子,你少特娘给我来这一套!”
“这个位子……”
“你做到底,千万别让给我!”
朱高煦火力全开。
各种垃圾话不要钱似的砸向朱棣。
朱棣气疯了:
“无父无君的兔崽子!”
竟是直接冲了过去,直接一巴掌抽到了朱高煦的脸上。
啪!~
朱高煦也懵了。
转瞬,怒火竟是烧红了眼:“老东西!你真当我不敢动手?!”